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生命記憶》之故事16

海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昵稱 海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號 55849890</span></p> 可怕的沼澤地 劉宏海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看過前蘇聯(lián)的經(jīng)典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嗎?女戰(zhàn)士歿入沼澤的慘烈鏡頭一定讓你震驚不已吧??蛇@樣的慘劇也真真切切地在北大荒出現(xiàn)過,有游擊日偽的抗聯(lián)戰(zhàn)士、有挺近北大荒的轉業(yè)軍人,也有屯墾戍邊的知識青年。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50年前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開發(fā)撫遠荒原時發(fā)生的一樁真實事件。</p> 北大荒的藻澤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1969年4月30日,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6師60團5連(前進農(nóng)場5隊),因拖拉機陷入沼澤,連隊組織營救未果,行動中先后有5人因饑餓、寒冷、勞累死于別拉洪河的沼澤之中,1人失蹤。他們是轉業(yè)軍人戰(zhàn)和柱、北京知青李際平、哈爾濱知青馬萬海、當?shù)芈毠m云剛、苗福全和王永增。</p><p class="ql-block"> 李際平生于北平解放前10天,即1949年1月21日。1965年支邊到黑龍江省蘿北縣江濱農(nóng)場3隊,兵團組建后改編為2師10團,1969年初參加撫遠開發(fā),調到60團5連。遇難時年僅20歲。</p><p class="ql-block"> 馬萬海生于1950年,是個孤兒。1966年從省城哈爾濱來到江濱農(nóng)場支邊,也是1969年初參加撫遠開發(fā),從3隊調到60團5連的。遇難時年僅19歲。</p><p class="ql-block"> 李際平是連隊中長得最標致帥氣的小伙,得一綽號“阿爾巴尼亞”,叫得順口了,大家就簡稱他“老阿”。馬萬海個子矮小,用東北話說有點“蔫吧啦唧”,沒有親人的孤兒生活養(yǎng)成了他孤僻的性格。相對于“文革”中大規(guī)模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來說,李際平和馬萬海算得上是先行者了,后來的知青都稱他們“老知青”,其實大家都是同齡人,他們離別都市遠赴邊陲時都只有16歲。</p><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李際平、馬萬海等一批2師10團的兵團戰(zhàn)士,跟隨時任磚瓦廠副連長的戰(zhàn)和柱,奉命來到6師60團,參加黑龍江兵團最為艱巨的任務——開發(fā)撫遠的戰(zhàn)役,成為新建連隊——5連的首批成員。</p> 李際平遺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撫遠,在三江平原的腹地。那是一片地理上被稱作低平原沼澤的地方,文學上被譽為“尚未開墾的處女地”,說白了,就是一片渺無人煙的亙古荒原。夏季荒草齊天,蚊蟲大如蛾;冬季,白雪皚皚,煙泡猛如虎。那時的五連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住的是用樹枝和泥巴搭起的窩棚,連帳篷都是奢侈品。吃的更是簡單之極,少有蔬菜,肉類得靠打獵獲得。喝的全是雪水和泡子水。連隊的任務簡單而又繁重,就是墾荒建場??墒撬麄兊膶俚鼐谷皇侨藗冋劵⑸兊膭e拉洪河!</p><p class="ql-block">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別拉洪河。這條河又名“別拉雅河”, 滿語是“大水漫地之河”。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東部,是烏蘇里江下游左岸的一條支流。發(fā)源于富錦市北部東石砬子山西平原區(qū),自西向東北流經(jīng)同江、饒河、撫遠3縣(市),在撫遠縣東部別拉洪亮子附近注入烏蘇里江。全長170公里,河寬25—40米,水深0.6—2.5米,流域面積4393平方公里,橫貫建三江七個農(nóng)場。這條河屬于沼澤性河流,地勢低洼,無明顯河床,承泄能力極差。冬季結冰,夏秋季常常變成一片汪洋。</p><p class="ql-block"> 要把這樣的一片土地開發(fā)成良田,真正是任重而道遠,怎能不披荊斬棘,風餐露宿呢。</p> 山江平原兵團各團示意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1969年“五一”節(jié)來臨前夕,連隊為了讓大家開開心心地過節(jié),決定節(jié)前在完成采伐任務的基礎上采一批野菜、打一些野味,節(jié)日里改善一下伙食,搞個大會餐。</p><p class="ql-block"> 4月30日清晨,拖拉機載著二十三名戰(zhàn)士興高采烈地出發(fā)了。一路上大伙歌聲不斷,期待著明天的“五一”會餐。</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兩小時的行程,到了目的地,大家分成幾個組,伐木的伐木,采野菜的采野菜,拖拉機開出林子去捕獵野物。中午時分,伐木和采野菜的工作都已完成,大伙一面休息一面等拖拉機回來。午后2點左右,駕駛拖拉機的哈爾濱知青熊國泰和當?shù)芈毠な﹪鴹潱芑仃犖閳蟾嬲f,打到一頭黑熊,但在往回拖的時候,拖拉機陷在沼澤地了。指導員戰(zhàn)和柱一聽急了。那年月,國家財產(chǎn)受損是天大的事兒,他和連長秦吉慶商量后,立即選了十一個小伙子,和他倆一起前去施救,并派出2人立即徒步回隊找車來接應,其余的原地待命。李際平和馬萬海也在施救的隊伍里,臨行之時,李際平把身上僅剩的兩個饅頭留給了待命的鶴崗女知青李秀琴。</p><p class="ql-block"> 那天的天氣非常好,荒原上一望無際,老遠就看見了拖拉機的影子。大家喊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口號,扛著大鋸和斧子,快步向出事地點前進。</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看山累死馬。在荒原上明明看得見的地方,走起來卻十分遙遠,加上在沼澤地上行走本就艱難。當?shù)乩先苏f,這種地叫沼澤漂伐甸子,地表上看不出絲毫異樣,天好時甚至一走一冒煙,可是當你實打實地踩下去,水就會漫上來甚至沒到膝蓋,而且四周還在浮動,站在上面象騰云駕霧一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云,剛才還是一片蔚藍,轉眼已是烏云密布,小雨淅淅瀝瀝地接踵而至,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路越走越難。等戰(zhàn)士們趕到機車前,天已黑了。原先打算伐點木頭,把拖拉機墊起來的,黑咕隆咚的沒法展開。連長指導員一商量,決定暫停施救,先返回駐地,明天再來想辦法。經(jīng)過一整天的勞累和奔波,大家體力消耗很大,個別人已經(jīng)走不動了,最要命的是他們身上所帶糧食已經(jīng)吃完。指導員意識到情況嚴峻,便讓秦連長帶著戰(zhàn)士們慢慢往回走,自己則快步回連找車來接大家。</p><p class="ql-block"> 指導員走了,戰(zhàn)士們也踏上歸途。秦連長和哈爾濱知青、排長武殿生在隊伍后邊壓陣,誰走不動了就上前幫一把。天完全黑了,荒原里夜行難辨方向,12個人走著走著,就三三兩兩地走散了。</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雨又下起來,身上的一點暖意全被雨水澆滅了,饑餓和勞累使行進速度非常緩慢。李際平累得走不動了,對武排長說:“你們先走吧,我自己慢慢走,你們快點叫車來接我?!笨墒牵鹃g的深厚感情和責任感,根本不可能丟下戰(zhàn)友自己先走。武排長連拉帶拽地架著李際平繼續(xù)前進。又走了一段路,李際平吃力地說:“小武子,你先走吧,我實在走不動了,我不行了,不能為了我把你也扔下,不值得!”武排長聽了這話,心里難受至極。大家心里都明白,在這沼澤地里,誰停下誰就將陷入其中。武排長也不知從哪來的力氣,一把背起李際平,向前走去,還邊走邊與李際平說著話。不知過了多久。武排長喊了聲:“阿爾巴尼亞?!北成蠜]有吱聲。武排長心里一愣,把李際平抱下來大聲喊:“老阿,老阿……”可李際平再也沒有回答。武排長怎么也不相信這是真的,拼命地喊:“李際平,你不能死,我一定會把你背回去的,咱們一起回去?!笨墒侨斡晌渑砰L怎樣喊叫,李際平永遠不能回答了,他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p><p class="ql-block"> 在原地待命的八人中有五名女知青,看著越來越暗的天色,著實有些害怕,天津知青趙秀玲提議:與其坐在荒郊野外忍凍挨餓,不如隨那兩個老職工回連隊,丁鳳英(天津知青)和李香琴兩人響應,她們三人便起身追趕先走的兩個老職工??墒抢下毠ぷ叩每?,沒多久,她們就看不到前面的身影了,只好朝著連隊的方向趕去。這時,天下起了雨,地變得泥濘不堪,身上的棉衣全被淋濕了,三個姑娘又冷又累又餓,老阿給的兩個饅頭很快就吃完了。她們雖然年輕,但知道如果坐下,不被凍死,也要被野獸吃掉。她們互相鼓勵著,攙扶著,跌跌撞撞地前進著。其實,在那沒有月光的黑夜里,四周是黑黑的林子和死一樣靜寂的沼澤。她們已經(jīng)不知道東南西北,只是按著心中的希望在艱難而緩慢地跋涉著。不知走了多長時間,忽然一縷燈光劃破了夜幕,隱隱傳來拖拉機的低鳴。三個女戰(zhàn)士略一遲疑,立刻發(fā)瘋似的朝著燈光狂奔,她們登上了拖拉機的時候已經(jīng)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她們獲救了。拖拉機繼續(xù)開往林子深處,去接應那些待命和施救的同伴。</p><p class="ql-block"> 天亮以后,部分走散的人艱難地轉回了待命點,大家有了拖拉機帶來的糧食的補充,恢復了體力,開始尋找其他走散的戰(zhàn)友。找到了幾位筋疲力盡仍在茫?;脑蠏暝娜?,其他有的連滾帶爬地回到了連隊。統(tǒng)計人數(shù)后竟少了六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連續(xù)幾天,連隊組織了幾次拉大網(wǎng)般的搜尋,除李際平外,最終找到了馬萬海、宮云剛、苗福全和王永增四具遺體。他們中最慘的是宮云剛,原本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很帥氣的小伙子,兩只眼睛被野鳥或老鴰子給叼走了;還有王永增趴在岸邊,手里抓著一把草,看來他僅剩的一點氣力不夠他爬上岸來;馬萬海也是倒在沼澤邊上死去的。唯有指導員戰(zhàn)和柱始終沒能找到。</p><p class="ql-block"> 六條年輕的生命在那年“五一”節(jié)的前夜消逝在沼澤之中,融入了廣袤的黑土地,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北大荒的墾荒史上!他們的逝去,并沒有改變六師四萬五千名干部戰(zhàn)士邊開荒、邊生產(chǎn)、邊建設的決心,用更加堅定的意志去戰(zhàn)勝荒原。正如兵團顏文斌副司令指出的,6師的全體同志頭頂一片藍天,腳踏一片荒草,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革命精神很好,雄心斗志可貴!</p><p class="ql-block"> 別拉洪河經(jīng)過黑龍江兵團和農(nóng)墾的大規(guī)模整治,早已被馴服?,F(xiàn)在的三江平原已良田萬頃、物產(chǎn)豐盈,是國家重要的大糧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資料提供:武殿生、李秀琴、趙秀玲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