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紅巖英烈李青林的革命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堆堆疊疊的20多具紅巖烈士遺體從渣滓洞附近的電臺嵐埡荒草地里挖了出來,尸體都已高度腐壞,無法辨認面目,只有江姐(江竹筠)、李青林兩位女同志因為頭發(fā)較長被辨認了出來。還有很奇怪的一件事是,這些同志的遺骨上全都沒穿衣服,每人只有一條尚未腐爛的內(nèi)褲。</p><p class="ql-block">歌樂山的晨霧永遠帶著血色,這片被烈士鮮血浸透的土地,至今仍回蕩著歷史的悲愴。1949年深秋的電臺嵐埡,當解放軍戰(zhàn)士們掘開那片荒草地時,映入眼簾的不僅是20余具殘缺的遺體,更是國民黨軍統(tǒng)局特務(wù)滅絕人性的鐵證——這些為信仰而戰(zhàn)的革命者,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被剝奪了最后的尊嚴。而在這堆遺骨中,有兩具特殊的骸骨格外引人注目:一具腿部骨骼呈現(xiàn)詭異的彎曲角度,另一具十指指骨殘留著難以愈合的裂痕。這正是江竹筠與李青林——兩位用生命詮釋忠誠的巾幗英雄。</p><p class="ql-block"><b>一、暗夜驚雷:川東地下黨的致命轉(zhuǎn)折</b></p><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的重慶,《挺進報》的暴露撕開了地下黨的隱秘防線。時任重慶市委副書記的冉益智,在特務(wù)的威逼利誘下選擇叛變,將重慶市委書記劉國定、下川東區(qū)工委副書記涂孝文等人的名單拱手相送。這場雪崩式的背叛,讓整個川東地下黨組織陷入滅頂之災。劉國定 涂孝文被國民黨軍統(tǒng)局特務(wù)抓捕,叛變。</p><p class="ql-block">李青林時任萬縣縣委副書記,負責農(nóng)村黨組織的發(fā)展工作。當叛徒冉益智向特務(wù)頭子徐遠舉獻計“李青林掌握著鄉(xiāng)下的全部關(guān)系”時,這個身材瘦弱的女子便成了敵人重點突破的目標。1948年6月15日,李青林在清泉鄉(xiāng)第六保校處理秘密文件時,被特務(wù)雷天元帶人包圍。被捕前,她將最后一張暗語信條塞進講臺縫隙:“客人要來,請把屋子趕快打掃干凈”——這是留給同志們的最后警示。</p><p class="ql-block"><b>二、鐵窗淬煉:渣滓洞里的血色傳奇</b></p><p class="ql-block">在重慶行轅二處的刑訊室里,李青林經(jīng)歷了堪稱人間煉獄的折磨。特務(wù)先用竹簽插入她的指甲縫,十指連心的劇痛讓這位35歲的女戰(zhàn)士幾次昏死過去,卻始終緊咬牙關(guān)未吐一字。次日,敵人又動用老虎凳,當?shù)谌龎K磚墊入她的腳底時,李青林的右腿傳來令人心悸的骨裂聲。據(jù)當年參與行刑的特務(wù)回憶:“這個女人疼得咬破了嘴唇,卻始終瞪著一雙目光堅毅的眼睛”。</p><p class="ql-block">這場酷刑徹底改變了李青林的命運。從此,她成為渣滓洞唯一的瘸腿囚徒,卻也因此在烈士遺骨辨認中成為最鮮明的標識。更令人驚嘆的是,即便行動不便,她仍以“獄中大姐”的身份,用竹針為戰(zhàn)友縫補囚衣,甚至在1949年春節(jié)組織難友們用草紙制作“賀年卡”,在鐵窗內(nèi)點燃希望的火種。</p><p class="ql-block"><b>三、靈魂審判:一場改變歷史的對質(zhì)戲</b></p><p class="ql-block">1948年深秋,特務(wù)將叛徒涂孝文押至李青林面前。這個曾親手任命李青林為萬縣縣委副書記的上級,此刻卻在斷腿女戰(zhàn)士的目光中瑟瑟發(fā)抖。當特務(wù)質(zhì)問“你認不認識他”時,李青林突然冷笑:“怎么不認識?這個卑鄙小人追求我不成,竟用強吻的手段侮辱我,被我打了耳光后懷恨至今”。</p><p class="ql-block">這段完全虛構(gòu)的指控,卻讓涂孝文瞬間崩潰。他不敢直視李青林的眼睛,只能低頭囁嚅:“確實是這樣”。這場荒誕的對質(zhì),徹底擊潰了涂孝文殘存的心理防線。此后他拒絕再指認任何同志,最終在1949年10月28日的刑場上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用生命為自己的背叛贖罪。</p><p class="ql-block"><b>四、血色黎明:最后的尊嚴保衛(wèi)戰(zhàn)</b></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4日,重慶解放前夕的渣滓洞。江竹筠換上被捕時的藍色旗袍,仔細梳理齊耳短發(fā);李青林則由難友攙扶著,將唯一一條完整的內(nèi)褲穿得筆挺。當特務(wù)們喝令她們脫光衣物時,江姐突然將旗袍領(lǐng)口扯得粉碎:“我們可以死,但絕不容許你們踐踏革命者的尊嚴!”</p><p class="ql-block">這幕悲壯的場景,最終定格在電臺嵐埡的荒草地上。次日,重慶市民在朝天門碼頭的地攤上,看到了染著血漬的旗袍、補丁摞補丁的灰布衫——這些承載著烈士體溫的衣物,最終被憤怒的人民群眾付之一炬。</p><p class="ql-block"><b>五 、精神豐碑:永不褪色的信仰之光</b></p><p class="ql-block">李青林的愛人邵子南,在重慶解放后沖進渣滓洞監(jiān)獄。當他在亂葬崗看到那具腿部畸形的骸骨時,顫抖的雙手撫摸著斷裂的股骨,仿佛觸碰到妻子在刑訊室里的每一聲痛呼。他含淚寫下的挽聯(lián)“求自由慘遭屠殺,可歌可泣,可稱民族英雄;為主義壯烈犧牲,不屈不撓,不愧女中豪杰”,至今仍懸掛在紅巖革命紀念館的英烈墻上。</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紅巖革命紀念館完成升級改造,新增的“獄中八條”沉浸式展室中,復原了李青林用竹針縫補囚衣的場景。玻璃展柜里,那截從她遺骨上提取的斷腿股骨,與江姐的紅色毛衣、陳然的《我的自白書》并列陳列,無聲訴說著共產(chǎn)黨員信仰的力量。正如中國軍網(wǎng)在《紅巖精神:淬煉民族靈魂的熔爐》一文中所言:“這些在黎明前倒下的革命先烈,用生命照亮了新中國的來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李青林(1913—1949),女,畢業(yè)于瀘縣女子師范學校,原名方瓊,小說《紅巖》中烈士李青竹的原型,四川瀘縣人,革命烈士。</b></p><p class="ql-block"><b>1932年考入瀘縣女子師范學校。七七事變后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b></p><p class="ql-block"><b>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到重慶從事革命工作。</b></p><p class="ql-block"><b>1946年參加創(chuàng)辦《四川婦女》。</b></p><p class="ql-block"><b>1947年8月任中共萬縣縣委副書記,建起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社。</b></p><p class="ql-block"><b>1948年6月在萬縣被捕。</b></p><p class="ql-block"><b>1949年11月14日遇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紅巖英烈永垂不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紅巖精神,永放光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忘初心,牢記歷史!砥礪前行!</b></p> <p class="ql-block"><b>作者 :禾 苗</b></p><p class="ql-block"><b>編輯:羅茂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版權(quán)聲明 :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侵犯版權(quán)必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紅銳文學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