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嘉峪關,在嘉峪關市西約6公里處。<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歷時168年建成,至今保存完好。</span>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span style="font-size:18px;">,號稱“天下第一雄關”。</span></p> <p class="ql-block"> 嘉峪關既是軍事防御重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古時出了嘉峪關,就是茫茫戈壁,告別了中原故土,進入蠻荒之地,張騫曾帶著滿載絲綢的駱駝商隊從這里緩緩西行。</p><p class="ql-block"> 登上城樓,極目遠眺,黑山如鐵,祁連山積雪,戈壁茫茫。這一刻,會讓人聯(lián)想起詠嘆大漠戈壁的千古名句,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不度玉門關”,“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會讓人感嘆天地之遼闊,人生之渺小。</p> <p class="ql-block"> 嘉峪關就像一位孤獨的守望者,在風沙中屹立了六百年,見證了自然與時代的變遷。如今高鐵從腳下呼嘯而過,昔日的軍事交通要塞成了旅游勝地,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不斷走向福強,相信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定會倍感欣慰,并繼續(xù)向世人默默訴說著曾經發(fā)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qū),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zhèn)南臺村,是我國北方干旱地區(qū)發(fā)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高度復合區(q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把這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 張掖七彩丹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侏羅紀至白堊紀時期,距今已有上億年歷史。那時,這里曾是巨大的鹽水湖,沉積了大量的泥巖。隨著地質構造運動和自然界的外力作用,這些沉積泥巖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丹霞地貌。這些丹霞地貌,不僅形態(tài)各異、氣勢磅礴,而且色彩斑斕、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七彩丹霞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這里的每一處色彩,每一道紋理,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在欣賞美景之余,應當百般珍惜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用心去感受它的美麗與神奇。</p><p class="ql-block">(6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