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燕趙論風雅 琴劍一杯茶:河北訪古(滄州鐵獅,安國藥王廟/關漢卿墓,曲陽北岳廟)

王延星

<p class="ql-block">人們口中的“燕趙大地”河北,其南部與北部的鄉(xiāng)土文化是很不一樣的,這既是先秦以來形成的社會基因(南燕北趙)所致,更是與歷史上北亞民族分階段地融入中原文化息息相關……觀察河北的社會歷史,既要有中原的角度,也要有東北亞的視野……如以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端疂G傳》中常說到的“刺配滄州”為例,北宋時期的河北滄州一帶屬于邊疆地區(qū),將戴罪之人發(fā)配到這里來,是有著為戍邊、屯墾增加人手等方面的考量的……這與后來清朝的“發(fā)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的那種純以懲罰為目的流放充軍,是不一樣的(參見下圖中的北宋疆域)……本圖中遠方的塔,是滄州古城的開元寺塔(原塔已毀,現(xiàn)塔是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由于歷史上的滄州長期處在南北勢力對峙的前線,故很多現(xiàn)在的當?shù)厝硕加泄糯娙说倪z風,民間也普遍存在著尚武(術)的傳統(tǒng),孕育出包括太極拳在內(nèi)的諸多中國武術流派……本圖中的是滄州舊城遺址公園里的一件現(xiàn)代藝術品,其將歷史上發(fā)生在這里的戰(zhàn)斗場景,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p> <p class="ql-block">但是滄海桑田,如今滄州地面上保留下來的大型古跡已很少了,現(xiàn)在所能看見的、最著名的,也就是一尊鐵獅子了……由于滄州人很看重這尊鐵獅子的象征意義,所以還通過立法程序,將自家城市冠上了“獅城”之名(可參見下圖中的有關命名過程)……</p> <p class="ql-block">……只是,對這座地位尊貴的鐵獅子的歷史身份,至今尚未完全形成共識……目前沒有爭議的,只是它的制做年代和成份構(gòu)成。這尊鑄鐵獅子的體量為國內(nèi)之最(高近六米、長五米多、寬三米多,重約四十噸),從圖中游客與鐵獅子的比例中,亦可清晰地感受到鐵獅子的之高大……</p> <p class="ql-block">……這座鐵獅子在民間被稱為“震海吼”。如單從這個俗名來看,在眾多來源之說中(見本圖中列出的幾種),它作為防患水災吉祥物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在古城遺址博物館里有同時代的觀音造像,也是坐在一頭類似這尊“震海吼”的獅子背上外(本圖),在周邊其他地方的古跡中,也常常能看到?jīng)]有觀音坐像的類似石雕(如下圖)。因此,若說這座鐵獅子是一件宗教類的造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這尊鐵獅子鑄造于公元953年,那時候的國人已很注重用文字記錄一些大事了。但無論在當時的正史還是野史中,卻都沒有關于它的記載……這或也間接說明,當時生活在這一帶的人,除了軍人(沒有什么文化),就是一些“勞改人員”(他們也不操這個鐵獅子的心)……</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文物古跡浩如煙海,人們過去比較看重的多是有名頭的皇家文物,而往往對民間文物不太重視,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社會上對這尊鐵獅子保護得并不好,以至于現(xiàn)在看起來,它形象很是有些憔悴……上圖是1949年之前的一張老照片,下圖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場大水過后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地方上的財政寬裕了,不僅為它建了一座大的保護天棚,同時還圈出很大的一塊地,辟為了鐵獅子與舊城遺址公園??……</p> <p class="ql-block">……圈這么一大塊地也有道理,因為這一帶是古代滄州老城的遺址,地下的文物或還有一些,只是現(xiàn)在并沒有完全被發(fā)掘出來……現(xiàn)已查明的,有一座唐開元年間的“毛公甘泉井”(本圖)。據(jù)說這位毛公,當時任這里的縣令,因當?shù)氐娘嬘盟酀?、他的母親喝著不順口,這位孝子就到處找水源,直至挖出了這口甜水井……</p> <p class="ql-block">除了這口井,這里還出土了一處宋代的鐵錢錢庫,這座地下錢庫里存有大量的鐵質(zhì)零錢,總重達48噸之多……只是它們已銹蝕成了一塊塊的大鐵疙瘩,現(xiàn)已無法被一枚枚地分離開了(見上圖及下圖)……由于是鐵質(zhì)的,所以也就談不上有什么金屬價值,故幾百年來也就沒有人打它們的主意(如果是銅錢的話,早就會被人們?nèi)诨酥罔T的),這也使得它們反而被保存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這處鐵錢錢庫的所在地,也是一處民間傳說中的奇妙植物“紅蓑草”的所在……傳說穆桂英當年在挺著個大肚子與遼兵做戰(zhàn)時,在這里生下兒子楊文廣,她分娩時的血,將這片草地也給染紅了……此后這種草在別處的都是綠色的,只有這里的是紅色的(真相應該是由于地下埋著大量的鐵錢,鐵元素的滲出,使得周邊的植物和土壤都變的有點發(fā)紅了)……</p> <p class="ql-block">……穆桂英是一位戲曲文化中的文學人物,有關她的故事,怎么編也都是可以的……她的故事之所以能在這一帶民間廣泛流傳,也折射出燕趙大地上的老百姓在南北方激爭的歷史過程中,是非常指望能有英雄來保護他們的一畝三分地的??……</p> <p class="ql-block">……但如果站在今天大中國的角度再回顧那段歷史,當時與北宋一爭高下的遼國,也是一個漢文化程度很高的一個政權,它對中國現(xiàn)代疆域的形成和中國文化向亞洲腹地的傳播,貢獻還是很大的??……也正是有了遼、金、元的崛起,也才有了北京城出現(xiàn)、也才打通了中國南北經(jīng)濟的命脈大運河……與鐵錢庫展室為鄰的,還有一間民間文化展覽室,里面除了少量實物,也布置了一些歷史場景(本圖),但整個展覽的主基調(diào),是很通俗的……</p> <p class="ql-block">滄州,是在有了大運河之后,才逐漸地發(fā)展起來、從一個軍屯小鎮(zhèn)進化成了一個有身份的水旱碼頭……滄州這里是在成為了中國的內(nèi)地、而不是前線之后,也才有了“紅葉蕭蕭兩岸秋”,“一船明月過滄州”的美景與繁盛……本圖是滄州古城護城河的一段遺址,上圖為在古城墻遺址上修建的一段觀景長廊。</p> <p class="ql-block">從滄州往西一百多公里,有一座文化傳承很獨特的古城,“藥都”安國……多年前有過一部挺火的電視劇《大宅門》,故事中同仁堂所用的藥材,主要就是采購自安國。片中同仁堂的掌柜在安國主持藥市開市的場景等,也是挺有意思的……而且片中主角的扮演者陳寶國,臉上刷滿白粉充年輕的那幾個鏡頭,至今令人一想起來,也都還能笑出聲來(陳先生的演技是上乘的,只是角色與演員的年齡差如果超過了二十歲,讓神仙來化妝也會很費勁的??)……</p> <p class="ql-block">國內(nèi)各地大大小小的藥王廟很多,但說資格老、面積大、建筑物多的,也就是這一座了……這座藥王廟,據(jù)說初建自東漢時期,那時它只是一座紀念邳彤的祠堂。它有了藥王廟的正式身份是在宋代,那時這里的地名是祁州……</p> <p class="ql-block">……這幾個大字是清代名臣劉墉題寫的……</p> <p class="ql-block">藥王信仰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尊為藥王、藥圣很多,有傳說中的人物,也有現(xiàn)實中的名醫(yī)……總之,藥王是因人們有治病的需求而出現(xiàn)的一個被求助偶像……社會上一般把華陀、扁鵲、孫思邈,也還有李時珍等奉為醫(yī)圣、藥神,是有道理的,因為那些人都是這方面的專業(yè)人士……但是中國的民間信仰,在很多時候是充滿了想象力的,如這座藥王廟里的主位,就是由一位名叫邳彤的人所占據(jù),而那幾位世所公認的、與醫(yī)學和藥學沾邊的專家,在這里反而都成了配角……</p> <p class="ql-block">……這位邳彤,作為漢光武帝的手下,是一位半傳說性質(zhì)的人物,他在安國這里有過封地,死后也葬在了這一帶……由于他是位武將,所以這座廟里的山門殿是馬殿,并供了兩匹他的坐騎在里邊(上圖)。別看后來官方給他封了很多虛頭巴腦的稱謂(見本圖中他的牌位),但沒有一個是和醫(yī)學、藥學沾邊的……他作為一員武將,大概除了受點外傷自己會止血包扎外,估計也就沒有更多的醫(yī)學知識了……之所以奉他在這里為藥王,應該是一種民間向往、官方順勢認可的偶然性選擇……下圖是藥王廟廣場的一角,廣場中心的邳彤石像,儼然又是一副峨冠博帶的文官形象了(當然,他后來做的官,也算是屬于文官系列的)。</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可能性是,當?shù)赜羞^一位名醫(yī),姓皮,但是他的名頭、出身等都不夠響亮,人們要紀念他,給他建廟,不僅有點超規(guī),而且別處的人們也不一定認可,所以就選了與這位姓氏同音的大人物來當“白手套”,以使香火能很快地旺起來(這對當?shù)氐乃幉纳庖彩谴笥泻锰幍?……還有一則與此說接近的故事,說北宋時有一位當?shù)氐拿t(yī),給一位藩王(趙匡胤的兒子之一)治好了病,但這位郎中不想硬充神醫(yī)(由于中醫(yī)的治療效果在很多時候就是碰運氣,凡有自知之明的郎中,自己心里也明白,面對疑難雜癥,想要重復得手,也是不大可能的,即所謂的妙手回春,多是一次性的),于是他就稱自己只是受到邳彤顯靈后的指引,超常發(fā)揮了一下而已,其他人如有需求,還是多多拜求邳彤為好……</p> <p class="ql-block">信仰這種精神現(xiàn)象,是人的一種情感姿態(tài)和心理暗示,重點在于過程中的儀式感??……至于效果嘛,那就看收了香火錢的某位,想不想得起來查查“生死薄”(生死有命)了……</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這座藥王廟,還在擴大建設中,院子后部新建的大殿也已經(jīng)很是有點帝王家的派頭了。殿內(nèi)請來的是三皇,有了這幾位鼻祖坐鎮(zhèn),這座藥王廟的地位也就更穩(wěn)了……這也并不牽強,三皇中除了神農(nóng)是嘗過百草的,另外兩位也是(懂點藥的)多面手,因為上古時期的部落酋長,都是由巫師兼任的,他們?nèi)绻粫吸c小病、跳跳大神,也是當不下去的……</p> <p class="ql-block">從文化古跡的角度來看,這座廟還算是古色古香,有些大樹也很有年份……拜拜樹、系個紅綢子,或會增加一點人們實現(xiàn)愿望的可能……只是國人的民間信仰習慣是,不管某座寺廟是頂著什么名頭,凡有何需求,都會來拜一拜、求一求的……如今,看到掛在這些大樹上的乞愿文字,求子的、求功名的,已多過求醫(yī)問藥的了……</p> <p class="ql-block">藥王廟建筑中其他也很值得觀賞的,是廟門前面的兩根高達24米的鑄鐵旗桿,據(jù)說它們每根重達15噸之多……</p> <p class="ql-block">……鐵旗桿的細節(jié)之處被鑄造得很是繁復,有關鑄造的緣起等文字也被鑄在了基座上……這也避免了日后再出現(xiàn)什么不一致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廟前還有一口老井,雖然井圈等是新配的,但是老井的位置還是原來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安國,很多建筑物、街道設施、甚至道路的隔離石墩,上面都標有中藥材的名字,若是能一個個地琢磨下來,還真是挺長知識的……了解一些中藥知識,在生活中也還真是挺有用的……記得家父講過,當年日軍在山東大掃蕩時他們分散突圍,家父騎著一匹大洋馬跑錯了方向,更加陷入了日軍的控制范圍,還是一位賣藥材的抗日家屬掩護了他……由于藏在村外的大洋馬被別人發(fā)現(xiàn),很可能第二天就引來日本人的搜查,所以家父決定化裝成“藥先生”(是走村串鄉(xiāng)、給各村的鄉(xiāng)土郎中送中草藥材上門的一個行當),以求脫離險境……他用了一個晚上,向那位賣藥材的“藥先生”學習,記住了十里八鄉(xiāng)中各村郎中的名字和交易藥材的行話,以及數(shù)十味中草藥材的名字、功效等,待天不亮就挑著一擔子中藥材,出了村……當時山東的鄉(xiāng)土醫(yī)藥業(yè)行矩是,各村的郎中先收藥材,但不付錢,要等到年底,“藥先生”再挨村過來收取。同時,各村的郎中也有接待“藥先生”、管吃并管住的傳統(tǒng)……就這樣,家父靠著速成的中藥材知識和一路上多個村子里的鄉(xiāng)土郎中的接待,曲折跋涉了十幾天,回到了沂蒙山根據(jù)地……想起的家父這段往事,又一次提醒了自己,還是有必要多掌握一些中草藥知識的,即使不是為了有情況時去客串“藥先生”,至少也能在食藥同源方面提高點段位,在去祁膳坊(下圖)點藥膳時,心里也就會更加有點數(shù),不至于被菜譜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菜名給唬了 ??……</p> <p class="ql-block">藥王廟廣場上的燈柱密密麻麻的有很多根,這也是為了把國內(nèi)過去各個地方的藥幫(“十三幫”等)的名字都刻上……但這些都是歷史了,那種藥材幫會,在1949年之后就沒有多大的活動空間了……當年全國的四大藥都(這里與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江西漳樹),如今除了因科技狠活有點過分而被查處的新聞外,上頭條的也很少了……要想了解一下當年各地幫會來安國參加一年兩度的藥材交易盛況,也只能去看看電視劇《大宅門》中的有關情節(jié)了……</p> <p class="ql-block">……本圖為1941的安國藥會留下來的老照片,那時候的廟前廣場,還是一大片大大小小的商戶(見該照片的右側(cè))……</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藥都”,因而安國這里除了藥材的銷售,衍生文化活動也有不少……只是有些宣傳和展覽,多是一些養(yǎng)生方面的商業(yè)推介……對此只需牢記,是“草到安國方成藥”,而不是藥都之人皆名醫(yī),也就不會誤聽誤信了??……在這里還看到了一劑養(yǎng)生茶的配方:紅棗煮姜片(也可加一粒砂仁),每早服用。本人對此還是很認可的,因為自己多年來一直也在用(只是夏季把姜片換成枸杞,冬季把砂仁換成西洋參)……所謂千秋一杯茶,是有道理的,只是這個“茶”,是指廣義的煎煮飲(如上面提到的姜棗茶),而不是單純指茶葉泡水……</p> <p class="ql-block">由于元代的戲曲家關漢卿也是安國的人,所以這里除了藥材,還有元曲方面的一些文化印跡……</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關漢卿墓地的路上,還能順訪到另一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伍仁橋”。這座橋是明代萬歷年間的鄭貴妃出資修的……她建橋的動機好像也沒有什么更多的講究,只是想為自家的皇帝積個德、祈個?!捎谶@座橋建好后客觀上為當?shù)厝说慕煌◣砹朔奖?,所以后來的人們一直還是念她的這個好的??……</p> <p class="ql-block">……關漢卿的墓雖然占地面積不小,但整個規(guī)制很民間化,也沒有什么附設的建筑物……但能有這個現(xiàn)狀已經(jīng)很不錯了,過去也就是一個土包包。當年還是劇協(xié)主席田漢看了之后,心有慽慽(同行嘛),才推動撥款重修了這座墓……關漢卿的文學史地位自不必說了……記得自己小時候先接觸到唐詩,覺得平仄押韻很上口,后來看宋詞,又為長短句有節(jié)奏所折服,再后來才閱讀到元曲……其實這一過程正好反了,小孩子如有可能,最好還是先看看元散曲,因為它更為通俗易懂……關漢卿雖然是元曲的大家之一,但是文學史上主要還是強調(diào)他的元雜劇成就,認為他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是一位戲劇作家……他的《竇娥冤》等,在世界戲劇史上的位置確實不低,但那多是半個多世紀前、在世界價值觀分化中的某一陣營的文化認定,如今已不知道有誰還在演、有誰還聽了……到是有些經(jīng)他的口,傳下來的散曲名句,還在被人們時常引用著,如,“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等(雖然這些句子也并不是他首創(chuàng)的,但元曲的一大特點,就是對前人詩詞的大幅模仿或?qū)覍抑戮??)……之于完全由關漢卿所創(chuàng)造的獨家文字,本人也就記住了他的那個挺有辯識度的“銅豌豆”的排比句??……</p> <p class="ql-block">……當然,現(xiàn)在以他寫的某段故事為基礎改編的電視劇,也還是有觀眾緣的,如《夢華錄》等。這與他筆下的男情女愛的橋段,比較適合嫁接在現(xiàn)在的偶像劇上也有關……至于他寫的正劇《竇娥冤》等的感召力,現(xiàn)在可能就很一般了,還能有多少年輕人會與那個時代中的那類人物共情呢 ??……</p> <p class="ql-block">……關漢卿出生在“藥都”安國,其上輩人是個基層郎中,醫(yī)術水平大約也就相當于幾十年前中國農(nóng)村出現(xiàn)過的“赤腳醫(yī)生”吧……所以當關漢卿年輕時跟著學,想靠這門手藝謀生,發(fā)展的空間自然也就不會太大了。這到也促使他決心轉(zhuǎn)行、搞起了文藝、并還真的被他干成了??……</p> <p class="ql-block">在安國西北的60多公里處,有一個人氣雖然不那么旺、但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很有些說法的地方,曲陽縣,那里有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北岳廟……曲陽離北京也不遠,去看一看也是很方便的……</p> <p class="ql-block">人們常說的五岳中的北岳恒山,雖然現(xiàn)在在山西渾源,但那里是到了清代才被完全被確定下來的,在之前的一千多年間,正牌的北岳是曲陽這里的大茂山……上圖及本圖均為北岳廟的第二道大門“朝岳門”,上圖中的近景是廟前原牌坊的基座構(gòu)件,那座牌坊現(xiàn)已消失了,只留下了這四對元代的石質(zhì)柱托。下圖為在北岳廟的第三道大門“凌宵門”前回望到的御香亭,這座亭子是皇帝進香時點燃第一道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本圖為在御香亭中看到的“凌霄門”……下圖為御香亭的天花藻井,其木構(gòu)結(jié)構(gòu)非常地繁復……</p> <p class="ql-block">中國文化中的五岳崇拜,是由政治崇拜和宗教崇拜這兩大源流融合而形成的……上古時期,人們泛自然崇拜中的山神崇拜發(fā)展到了大一統(tǒng)國家出現(xiàn)之后,中央政權就把原來各地的山神,降為了一般的土地(廟)級別,而在全國范圍內(nèi)指定了五座山,作為國土四置的象征。政權管理者每年也只須祭祀這五座山,即可綱舉目張地完成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宣告(下圖是北岳廟博物館中的遠古人們祭山時的一個場景模型)……自秦漢時起,五岳中的北岳,選定的是曲陽這里的大茂山,這既是由于當時的曲陽處在了國家政權中心(首都)的北方,同時這一帶也是中原政權最北方的實控區(qū)了……后來明朝定都北京,認為曲陽的大茂山已不算是“北境”了,于是就選了山西渾源的玄武山,作為了新的北岳。只是當時由于去渾源的交通不便,所以每年舉辦的祭祀活動,也還是在曲陽的這座北岳廟里舉行……到了清順治年間,去渾源的路修得好走了,且五臺山也是順治心中的一個念想,所以也就徹底把曲陽的祭祀活動都移了過去,曲陽這座老北岳廟,也就此而香火冷落了下來……本圖為明代留下來的恒山及北岳廟的地形圖碑刻(恒山是北岳的固定官稱,無論哪座自然山被選作北岳,是都會被稱為恒山的)。</p> <p class="ql-block">這座北岳廟,初建于東漢。但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最早建筑遺址,只有北魏時期的了……而且北魏時期的大殿“飛石殿”,也就只剩下地基了(下圖)……</p> <p class="ql-block">北岳廟的占地面積很大,從它的歷史平面圖與現(xiàn)狀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建筑物已經(jīng)消失了……下圖是進入主院前的最后一道(第四道)門“三山門”。</p> <p class="ql-block">在三山門的東西墻上鑲嵌有幾塊石刻畫,內(nèi)容是“曲陽鬼”的形象(本圖)。這種當?shù)氐纳窆硇蜗笠脖环Q為“鬼伯”,他不是通常民間所說的那種“鬼”,而是能為老百姓消災、驅(qū)鬼的“鬼”,干的相當于就是鐘馗的活……這塊“鬼伯”石刻并不是有多了不起,了不起在于他的形象是由“畫圣”吳道子所畫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三山門”后,就是“飛石殿”的遺址和的主殿“德寧之殿”了。本圖為站在“飛石殿”遺址上所看到的“德寧之殿”。</p> <p class="ql-block">在建立“飛石殿”的北魏時期,佛、道文化就已經(jīng)開始雜糅了……傳說當時是天降“神石”(隕石),預兆著會有什么什么大事發(fā)生,所以才建了這么一座殿……這座殿是在辛亥革命的前幾年才失火被燒毀的,也還真是挺可惜的,如果能再咬咬牙,或許就能迎來 “晴朗的天”了……紀念這座殿的石碑,還是很有年份感的,估計可能是用一塊舊石材刻制的吧……</p> <p class="ql-block">“德寧之殿”是北岳廟的主殿,也是興建于北魏時期。顧炎武說契丹人打過來時曾放火燒了這座殿……考慮到他一直是比較煩歷史上的北方勢力的,所以他說的那句話也未見得完全屬實……因為唐代吳道子的那些壁畫都被保留了下來,如果大殿過了火,那也就是不大可能的了……估計可能是廟里的某個局部失了點小火吧……正史上記載,后來歷代對該殿都有過不同程度的翻修與加固,現(xiàn)在的這座大殿,主體木結(jié)構(gòu)是元代的,它也是中國現(xiàn)存的435處元代建筑物中最大的一座木結(jié)構(gòu)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這座主殿雖然不是特別高大,但自帶磅礴之氣……它也是中國重檐廡殿頂建筑物的開山之作,就連中華第一大殿紫禁城的太和殿,都是仿照它建的,只不過后者放大了點尺寸,用上了黃琉璃瓦……古人對建筑物的命名,很少在“XX殿”之間加個虛字“之”的,這座殿之所以在元代翻修落成后選用了這個名字,是由當時任“國家宗教局局長”的一位道家人物確定的,它取自于莊子《逍遙游》中的“……天德而出寧”……</p> <p class="ql-block">元朝是個宗教信仰多元化(其中尤為尊崇道教)的政權。自那時起,這座廟里供奉的道教神祇就越來越多了,不僅北岳大帝成了一位道教中名叫為“崔英”的,就連這位大帝手下的二、三、四把手等,也都由道教中的骨干人物來出任了……在大殿中的這一大溜端坐的神像后面,是大殿的北墻,墻上有《恒山諸神出巡圖》(由于沒有合適的拍照設備,故欠奉)……</p> <p class="ql-block">……此殿內(nèi)最為寶貴的是它的壁畫。世傳這幾幅壁畫都是唐代名家吳道子的手筆。雖然在吳道子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對此并沒有特別直接的記載,但從壁畫所呈現(xiàn)出來的藝術風格而言,目前國內(nèi)外還沒有人質(zhì)疑這個說法……頂多也就是說有可能是宋代的人臨摹的……</p> <p class="ql-block">……西墻(上圖中)壁畫為《萬國咸寧》圖,圖中是道教語鏡下的一些故事場景(本圖)……這些壁畫的價值是相當?shù)貙W術,作為學習者,最好心態(tài)是全盤接受專家的說法……歷史上(1949年初),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京途中,毛澤東等領導人也曾仔細觀賞過這些壁畫和石刻,他還于一年后專門指示中辦,撥款(4000斤小米的等值)給這些文物加修了欄桿,以加強保護??……</p> <p class="ql-block">……東墻(上圖中)的壁畫是《云行雨施圖》,本圖中的是局部。吳道子作為中國的畫圣,他留在國內(nèi)的可移動畫作,只有一幅徐悲鴻當年花巨款買下的《八十七神仙卷》(下圖)。那是在抗戰(zhàn)時期的一個偶然機會,徐悲鴻在香港的一位德國外交官夫人那里,看到了這幅畫。由于畫作上沒有署名,那個德國女人也不知道是誰畫的,只知道畫作老舊,想出手變現(xiàn)……徐悲鴻是業(yè)內(nèi)高手,他從這位德國女士不知從何途徑搞來的四大箱文物中,(一把就把這張畫拿在了手里,問你要多少錢呀?聽了對方的報價后,他知道對方不懂,就說200塊吧……此括號內(nèi)的文字均為戲說??)看中了這幅畫,用隨身所帶的全部銀元(約一萬塊)和自己的七幅畫做為對價,將這幅珍品買了下來????……如今,這幅畫成了國內(nèi)唯一的一張吳道子的真跡(全世界只有三幅吳道子的畫存世,另外兩幅都在日本)。</p> <p class="ql-block">北岳廟中另一類重要的歷史文物,是古石刻造像和碑刻。由于曲陽是漢白玉的原產(chǎn)地,所以這里出產(chǎn)的石刻藝術品很多、也很有名(如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等)……目前收藏在這里著名碑刻有二百多塊,其中在宗教政治史上特別重要的一塊是《大明昭旨》碑(下圖)……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對五岳都已被前朝封為了“帝”,很不滿意,他認為天下就應該只有他一個頭,所以他就把包括五岳在內(nèi)的全國所有的“岳、鎮(zhèn)、瀆、?!宓姆馓柖冀o取消了(“鎮(zhèn)”,是在五岳之外的另一種國土分區(qū),全國共有十二處;“瀆”,是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這四條江河;“海”,則虛了一點,大約是指今天的東海、南海、貝加爾湖和青海湖。歷朝歷代對上述對象的加封一向是很多的)……本來,中國的五岳文化是也有傳統(tǒng)的,奉行的是“都邑無常,而五岳有定”,即“改都不改岳”,可朱元璋這位“打傘著的和尚”,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他根本不在乎之前留下來了什么即定方針,一切他都可以推倒,然后再由他自己重新定義……</p> <p class="ql-block">北岳廟內(nèi)中軸線兩側(cè)的碑廊也十分壯觀,其多為名人的文字和名家的手筆,令人目不暇接 ??……</p> <p class="ql-block">北岳廟的西院現(xiàn)被辟為了一處石刻文物館,雖然里面的石刻藝術品與北岳廟不完全有關,但搜集到了一起,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集中觀賞的機會……尤其是其中還有部分石雕,是來自北岳廟旁邊的原唐代的修德寺。該寺早已消失了,寺內(nèi)的精美漢白玉石刻佛教造像也已流散到了多地(多數(shù)已成為國博或故宮博物院藏品),這里還能搜集到幾尊,是很不容易的……下圖是中央最高領導人1954年在故宮觀看該寺部分造像時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本圖中是一尊唐代的造像,他的笑容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同在北岳廟中的北岳博物館里的資料也很豐富,是個學習歷史知識的好地方……看來在曲陽這里安排一天時間,還是有點少了……本圖是原修德寺內(nèi)的一座唐代白玉石燈,它雖然已經(jīng)熄滅,但當年的光,卻一直不滅在后人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