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0號“甘南、川西”之旅第8天,早餐后從久治出發(fā)前往合作,途經“娘瑪寺”……</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又稱“努爾瑪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鄉(xiāng)境內</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創(chuàng)建于公元1834年,由康區(qū)多智欽寺奧達喇嘛創(chuàng)建,1937年正式搬遷至扎西貢賽灘</p> <p class="ql-block">1981年,經瑪曲縣人民政府批準開放,重建了大經堂及僧舍三十院,總建筑面積約36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寺內還有蓮花光明宮、金頂紅墻的大經堂、長長的轉經回廊、刻滿經文圖符的瑪尼堆、經幡陣等建筑,與草地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藏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寺內的壁畫、雕塑、唐卡等藝術作品,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研究藏傳佛教文化和藏族歷史具有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經堂內供奉著甘丹哇索活佛所賜《甘珠爾》大藏經、霍爾藏倉活佛及大法臺華丹嘉措所賜吉祥天女唐卡和其他唐卡。</p> <p class="ql-block">這里擁有世界最大的大藏經轉經筒,已載入吉尼斯紀錄</p> <p class="ql-block">該大藏經轉經筒建筑總高42.38米,旋轉部分高度為35.81米,直徑12.43米,裝大藏經1080部共11萬冊</p> <p class="ql-block">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p> <p class="ql-block">轉動“娘瑪寺”大藏經轉經筒時,指尖觸碰的不僅是刻滿經文的筒身,更是信仰在歲月里沉淀的厚重與心靈被寧靜包裹的虔誠。</p> <p class="ql-block">而后繼續(xù)前行,打卡“天下黃河第一灣”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最后來到了合作的“米拉日巴佛閣”</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閣”,也是全藏區(qū)唯一一座供奉藏傳佛教各派宗師的高層建筑,有藏學博物館之稱!</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閣”高40余米,共九層,融合藏族堡式建筑與佛閣式建筑特色,外部由石頭搭砌,內部為全木制結構</p> <p class="ql-block">佛閣頂端建有兩層金瓦屋頂,大院圍墻頂部建有1500個小佛塔,外圍裝有130個銅制大嘛呢經輪。?</p> <p class="ql-block">踏入“米拉日巴佛閣”,藏傳佛教的神秘莊嚴撲面而來,精美的唐卡、肅穆的佛像與裊裊桑煙交織,心靈在信仰的神圣與文化的厚重中得到滌蕩。</p> <p class="ql-block">內供奉各類佛像1720尊,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為主,囊括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一層主供強巴佛、釋迦牟尼等主佛;二到五層供奉藏傳佛教各大教派代表人物;六到八層供奉密宗法王和尊者。</p> <p class="ql-block">佛閣樓內壁畫規(guī)模巨大,繪畫技法高超,與彩繪、唐卡、塑像渾然一體,生動展現(xiàn)了藏傳佛教的歷史故事、教義闡釋以及修行場景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閣”里,層層殿堂鐫刻著歷史與信仰的印記,光影交錯間,仿若觸摸到藏地千年的精神脈絡,震撼又心生敬畏 </p> <p class="ql-block">結束所有行程,繼續(xù)前行,奔向臨夏</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下午五點到達臨夏,小盧師傅請我們品嘗美味烤羊與大碗茶</p> <p class="ql-block">吃飽喝足前往下榻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窗外俯瞰臨夏街景</p> <p class="ql-block">晚安,明早前往蘭州,搭乘中午飛機回廈門,<span style="font-size:18px;">“甘南、川西”九天八夜之旅圓滿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如果說西藏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那甘南、川西就是天堂遺漏在人間的最后一處凈土!</p> <p class="ql-block">完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