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丹吉爾把守連接非洲和歐洲大陸的直布羅陀海峽,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1912年,當(dāng)摩洛哥被法國和西班牙瓜分時,丹吉爾淪為“國際共管區(qū)”,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美國都有份兒,摩洛哥蘇丹只是名義上的管理者。<br><br>丹吉爾有美麗的海灣,迷人的風(fēng)景,加上異域風(fēng)情,充滿誘惑。在作為“國際共管區(qū)”這種特殊歷史背景下,吸引了藝術(shù)家、投機者、流亡人士、間諜、騙子、癮君子、同性戀等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丘吉爾、好萊塢女星麗塔·海華絲、好萊塢當(dāng)紅小生羅克·赫德森、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杰奎琳·肯尼迪等社會名流也到訪此地。丹吉爾“三不管”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1956年摩洛哥獨立為止。</h1><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廣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吉爾港附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灘風(fēng)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濱海大道</h3> 美國作家保羅·鮑爾斯的丹吉爾之旅,為他給帶來靈感,創(chuàng)作出代表作《遮蔽的天空》。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zhí)導(dǎo)的同名電影(國譯為《情陷撒哈拉》)在丹尼爾老城的Hotel Continental取景。電影結(jié)尾,保羅·鮑爾斯親自登場,朗讀小說中富有哲理的一段話,英譯文如下:<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才會將生命視為一口永不干涸的井。</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然而每件事只會發(fā)生特定的次數(shù),</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而且次數(shù)真的很少。</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你還能憶起多少次童年的某個下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那個深深烙印在你生命中的下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以至于沒有它你都無法想象自己的人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也許四五次,或許更少。?</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你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也許二十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無窮無盡。</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電影海報</h3> “垮掉的一代”是二戰(zhàn)后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運動創(chuàng)始人威廉·巴洛斯1953年移居丹吉爾,丹吉爾即成為該運動發(fā)展的關(guān)鍵地。威廉·巴洛斯的作品常以吸毒者、同性戀和外星人為主題,在他著名作品《裸體午餐》中,用 “區(qū)域”指代丹吉爾。<br><br>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20世紀(jì)與畢加索同為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巨擘。1912年和1913年兩次到訪摩洛哥,在丹吉爾完成大約20幅油畫和數(shù)十幅速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蒂斯《窗外的丹吉爾》</h3> 丹吉爾是我來摩洛哥的第二個期盼地,第一個為卡薩布蘭卡。<br><br>我們在下午抵達丹吉爾市區(qū)。寬闊街道兩邊,既有高樓大廈,也見精美對稱的法式建筑和別致典雅的摩爾風(fēng)格民宅。街心公園大片草坪隨地勢起伏,花草樹木生機盎然。露天咖啡館里人們悠閑地喝著咖啡,或者還有薄荷茶。港口停泊著大量船舶,嶄新的濱海大道車流不息。前幾年通往卡薩布蘭卡的高鐵計劃已經(jīng)實施了吧?以及每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圖書節(jié),丹尼爾爵士音樂節(jié)等藝術(shù)沙龍,令丹吉爾盡顯現(xiàn)代時尚的大都市風(fēng)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足球是生活一部分</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炮作為擺設(shè),象征性面對海灣(對面是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丹吉爾的舊城區(qū)如《一千零一夜》里所描繪的景象:房屋密集,式樣千姿百態(tài),街巷交錯,滿目的店鋪、攤點和手工作坊,一天到晚人山人海,喧嘩熱鬧。如果初訪這里,簡直如同進入迷宮一般,辨不清東南西北,找不著出口入口。舊城區(qū)最繁華的地方是大索科廣場----那里歷來就是商業(yè)廣場。廣場四周,咖啡館里散發(fā)著濃郁的薄荷茶的味道,雜貨鋪里貨物琳瑯滿目,服裝店和綢布店更添五彩繽紛。”(來自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們的大巴只是路過丹吉爾老城,我想象著老城內(nèi)的樣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到訪老城區(qū),我想也難覓丹吉爾作為國際共管區(qū)時的影子,如同現(xiàn)在去上海尋覓“十里洋場”,去秦淮河尋覓“六朝金粉”。亦如多年后榮返故里,尋找曾經(jīng)住過的老房子,瞧瞧經(jīng)常爬的大柳樹是否還在,再趟一次童年戲水的小溪……假如它們都在,也難再現(xiàn)從前那個小小的身影,唯有追憶往昔。末了,在心里暗暗慨嘆“光陰啊,一去不復(fù)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尼爾港灣依舊,曾經(jīng)站在海邊、站在窗前看風(fēng)景的人,曾經(jīng)的往事,或許改寫為小說的主題,或許篆刻入歷史,或許消逝于時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蒂斯《丹吉爾灣風(fēng)景》</h3> 我們團的行程是參觀小型博物館,觀賞摩洛哥現(xiàn)當(dāng)代畫家作品,通過這些抽象派立體派等了解摩洛哥藝術(shù)潮流; 去一家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咖啡廳品嘗摩洛哥傳統(tǒng)薄荷茶,看海觀景,感受浪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咖啡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咖啡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咖啡廳一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咖啡廳露臺看地中海</h3> 去“大力神洞”,這個天然巖洞最令人稱奇之處在于洞口酷似非洲地圖,甚至連馬達加斯加島都有,因此也叫“非洲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從“非洲洞”看大西洋</h3> 去斯帕特爾角,卡斯巴大燈塔是非洲大陸最北端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燈塔的設(shè)計類似于清真寺的宣禮塔,四方立柱形的黃色建筑,寓意“讓安拉的光芒照耀這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斯巴大燈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斯巴大燈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帕特爾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制牌左指大西洋,右指地中海</h3> 丹吉爾也是半天(一下午)行程。旅行社已為我們預(yù)訂好第二天早8:00的船票,從丹吉爾港口坐船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到西班牙的塔里法。運營渡船一般為快速雙體船,每天十幾班往返,航程大約40分鐘。下船之后我們將乘坐西班牙的旅游大巴,經(jīng)阿爾赫西拉斯(Algeciras)到英屬地區(qū)直布羅陀參觀游覽半天,后續(xù)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行程。<br><br>剛離開摩洛哥到西班牙的第二天,木頭人問我:“為什么在摩洛哥那幾天仿佛很遙遠,不真實呢?”<br><br>的確,我在摩洛哥僅僅3天4晚,依舊延續(xù)傳統(tǒng)的舍夫沙萬和非斯,邁向現(xiàn)代化的拉巴特和丹吉爾,來不及慢慢逛的卡薩布蘭卡,還有真誠友善的當(dāng)?shù)厝?,這些組成一幅幅超現(xiàn)實般的畫面,單獨存儲在某個記憶區(qū)域,跟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絲毫不搭邊,不相通,所以顯得遙遠而不真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斗獸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宛如超現(xiàn)實的畫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薄荷茶餐廳布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電信廣告,我覺得挺適合摩洛哥旅游宣傳</h3> 摩洛哥7篇游記是我匆匆一瞥下的摩洛哥回憶。我還沒去撒哈拉沙漠住帳篷,沒去馬拉喀什的集市看看耍蛇人,還沒機會找?guī)准业氐赖牟宛^品嘗摩洛哥傳統(tǒng)美食……<br><br>出生于北非的圣·奧古斯?。ü?54年11月13日 - 公元430年8月28日)說:“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翻了一頁?!甭眯械倪z憾恰好給了我下次出發(fā)的理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黑色箭頭為摩洛哥此行路線,從卡薩布蘭卡開始,到丹吉爾登船去直布羅陀</span></p> 文字/攝影 艷雙 ,寫于2025年6月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