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8年,沈醉去天安門參加閱兵儀式,看見毛主席身邊站著的女人,嚇得他當場差點魂飛魄散!這個女人是誰?沈醉為什么嚇成這樣呢?</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鑼鼓喧天,紅旗飄揚,國慶閱兵盛典如火如荼地展開,觀禮臺上,一批特殊的觀眾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來自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的“改造對象”,其中包括曾叱咤風云的國民黨將領,也有深藏于暗處、操控生死的軍統(tǒng)特務,沈醉正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站在觀禮臺上,沈醉一度神采飛揚,他目光掃過整齊劃一的閱兵方陣,聽著震耳欲聾的群眾歡呼,臉上浮現(xiàn)出一種復雜的神情,他不是第一次目睹新中國的盛大場面,但這一次,他的反應卻與以往截然不同,當他的目光沿著城樓緩緩移動,最終定格在毛主席身邊那位身穿旗袍、神情莊重的女性身上時,他的身體突然僵住了。</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沈醉的臉色驟變,額頭滲出冷汗,他下意識地低下頭,企圖躲避某種注視,仿佛被過去的幽靈扼住了喉嚨,他知道,她就是宋慶齡——孫中山先生的夫人,中華民國的“國母”,也是他過去人生中最不愿想起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沈醉生于1914年,湖南湘潭人,早年家境優(yōu)渥,自幼聰慧好學,性格剛強,求勝心極強,中學時期,因參與學潮被學校開除,失學后的他前往上海投靠姐姐,那時的上海正是各種政治勢力角逐之地,而他的姐夫余樂醒,曾是中共黨員,后轉投國民黨,成為戴笠的心腹人物,正是在姐夫的引薦下,沈醉進入了軍統(tǒng)的前身——復興社。</p><p class="ql-block">??沈醉起初只是基層勤務員,但憑借聰明機敏和果敢手段,很快贏得戴笠賞識,被提拔為情報組組長,彼時的軍統(tǒng)特務如影隨形,滲透進各行各業(yè),沈醉也逐漸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他原本狂熱地相信效忠蔣介石就是在“拯救國家”,而組織對“叛亂分子”的清除,是一種“正義使命”。</p><p class="ql-block">??然而,1930年代初,一項特殊的任務改變了沈醉對特務生涯的認知,這項任務的對象不是一般的地下黨人,而是舉國皆知的宋慶齡,宋慶齡早年追隨孫中山,力挺三民主義,然而在蔣介石發(fā)動“清共”之后,她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多次公開譴責蔣的獨裁統(tǒng)治,并利用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為中共發(fā)聲,她不僅出資營救被捕的左翼人士,還親自出面干涉政治案件,使國民黨高層大為惱火。</p><p class="ql-block">??蔣介石礙于她的身份,一直不便采取強硬手段,宋慶齡不僅是孫中山的遺孀,更是蔣夫人宋美齡的姐姐,貿然行動無異于自毀形象,于是,蔣轉而授意戴笠以“震懾”為主,暗中打壓宋慶齡的政治活動,戴笠考慮再三,將這項極為敏感的任務交給了沈醉。</p><p class="ql-block">??沈醉接下這項任務時,內心充滿期待,他將其視為一次為蔣、為戴“立功”的機會,他親自部署行動,命人向宋慶齡家中寄去裝有子彈、匕首、毒藥的匿名信件,試圖以恐嚇手段令其沉默,更有甚者,他安排特務在深夜騷擾宋宅電話,用女聲模仿“鬼哭狼嚎”,制造心理壓力,這些手段下作卻極為隱秘,難以追查,正是軍統(tǒng)一貫的作風。</p><p class="ql-block">??宋慶齡的反應遠超沈醉的預期,她并未表現(xiàn)出任何驚慌,而是繼續(xù)公開發(fā)表講話,照常參加政治活動,她的堅定立場和沉著應對,讓沈醉暗自焦躁,為求突破,他又設法接近宋慶齡的生活圈,意圖通過她身邊的女傭人獲取行蹤情報,特務對女傭進行長期“感情攻勢”,甚至安排其與特工“談戀愛”,企圖借此建立情報通道。</p><p class="ql-block">??但宋慶齡警覺性極高,察覺情況異常后立刻中止了該女傭的工作安排,使沈醉的布局功虧一簣,事后,蔣介石對戴笠大發(fā)雷霆,責其“辦事不利”,戴笠也因此向沈醉施壓,要求盡快“見成效”,沈醉一度起意制造“交通事故”,暗中撞擊宋慶齡座車,以制造“意外傷害”,但在最后關頭,戴笠思慮再三,因顧忌一旦釀成大禍可能引發(fā)國際輿論風暴,遂叫停計劃。</p><p class="ql-block">??這場“暗戰(zhàn)”最終無果而終,宋慶齡始終毫發(fā)無傷,依舊我行我素;而沈醉則在行動失敗后銷毀相關證據(jù),悄然收手,盡管這件事沒有被公開追責,但在沈醉心中,卻種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所為并非“國家大義”,而是徹頭徹尾的卑劣行徑。</p><p class="ql-block">??1946年,戴笠死于空難后,沈醉的仕途開始下滑,毛人鳳接管軍統(tǒng)后,對沈醉并不器重,他被調往云南,負責整合殘余情報網絡,1949年國共內戰(zhàn)接近尾聲,沈醉奉命在昆明策動反共行動,甚至接到密令暗殺盧漢將軍,豈料盧漢突然宣布起義,沈醉措手不及,被人民解放軍當場俘獲,旋即押往北方接受改造。</p><p class="ql-block">??在功德林,沈醉初時依舊心有不甘,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意識到自己過去所為的荒唐,他開始認真學習政策,反思過往,撰寫自述材料,協(xié)助整理軍統(tǒng)檔案,1959年,他完成《我的特務生涯》初稿,坦誠交代了自己參與的諸多秘密行動,包括對宋慶齡的恐嚇計劃,次年,他成為第二批被特赦戰(zhàn)犯之一,重獲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