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1日晚,隨全國老區(qū)新聞宣傳(南雄)工作會議代表在廣東南雄市南雄人民大會堂觀看了紅色情景劇《南雄風云》。</p><p class="ql-block">大型情景劇《南雄風云》敘事時間從1929年到1949年,跨越南雄20年的歷史時空,歷經(jīng)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三個時期,選取了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且最具南雄革命特色,最具南雄地域特色,最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作為創(chuàng)作源泉,以舞蹈、話劇、戲曲、歌舞等情景再現(xiàn)形式,將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與細膩的人物情感相糅合,在詩畫空間中藝術(shù)再現(xiàn)了一批鮮活的歷史人物,他們以血肉之軀鑄就精神豐碑,構(gòu)成了南雄一組光耀千秋的人物群像,有機串成一臺具有厚重紅色歷史氣質(zhì)、永恒豐碑的大型情景劇。</p><p class="ql-block">全劇共分3個篇章:《浴血奮戰(zhàn)》《艱苦卓絕》《走向光明》,再現(xiàn)了水口戰(zhàn)役、智送情報、刑場夫妻、一塊紅布、瑤坑往事、訣別山歌、一封家書、梅嶺三章、解放南雄等故事情景,依托南雄94處革命遺址和16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劇情兼具地域特色與歷史真實性??。</p><p class="ql-block">情景再現(xiàn)不僅僅是重現(xiàn)一段段歷史故事,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堅守。大型情景劇《南雄風云》是一堂愛國主義的“思政課”,是一場歷史與未來超時空的精神對話。它能夠洗滌靈魂,堅定理想信念,感受到革命先烈堅定的理想信念與英勇堅毅、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在這些故事中,讓我們找到力量的源泉,也感受到歷史的重量和珍貴。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演出單位:南雄市文化館、南雄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保護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辦單位:中共南雄市委員會、南雄市人民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承辦單位:</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雄市老區(qū)建設促進會</span></p> 主持人 <p class="ql-block">中共南雄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軍致辭。</p> <p class="ql-block">南雄人民大會堂座無虛席</p> 序 <p class="ql-block">在舞臺的燈光逐漸亮起時,一位年輕的母親,牽手一個兒童,緩緩走上舞臺。母親的眼神中帶著溫柔與莊重,孩子則滿是好奇與懵懂,兩人坐在臺上,臺下的觀眾漸漸安靜下來,期待著她們講述故事。</p><p class="ql-block">母親微微俯身,似乎輕聲對孩子說道:“孩子,今天媽媽要帶你走進一段特別的歷史,那是發(fā)生在我們南雄的故事,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灑滿革命先輩的熱血?!闭f著,她直起身子,面向觀眾,開始了講述......</p> 第一篇章? 浴血奮戰(zhàn) <p class="ql-block">展現(xiàn)土地革命時期南雄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如1929年朱毛紅軍到達南雄烏逕鎮(zhèn)黃木嶺,毛澤東、朱德召開群眾動員大會,指示縣委發(fā)展根據(jù)地,以及面對敵軍三路逼近,地下黨急送情報幫助紅軍脫險等情節(jié)。還有水口戰(zhàn)役中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作戰(zhàn),展現(xiàn)了革命先輩為建立根據(jù)地浴血奮戰(zhàn)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水口戰(zhàn)役</b> </p><p class="ql-block">1932年7月,南雄水口在毛澤東、朱德、王稼祥等領(lǐng)導下,紅一方面軍與粵軍在南雄水口浴血奮戰(zhàn),紅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戰(zhàn)斗打的異常慘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智送情報 </b></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底的一天晚上,又困又乏的朱毛紅軍露營南雄烏逕時,敵人重兵圍追包抄,千鈞一發(fā)之際,南雄地方黨支部派出的偵查人員及時將這一情報送至“朱毛”,紅軍緊急轉(zhuǎn)移,最后脫離險境,化險為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刑場夫妻 </b></p><p class="ql-block">1929年12月,負責軍事工作的南雄縣委常委盧世英秘密回到黃坑許村,了解有關(guān)斗爭情況,看望臨產(chǎn)的妻子,不料被人告密。盧世英和懷有身孕的妻子陳月英一起被敵人無情抓捕,共同赴死。</p> 第二篇章? 艱苦卓絕 <p class="ql-block">聚焦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南雄人民的抗爭。包括中共廣東省委1939年冬秘密遷至南雄瑤坑,領(lǐng)導東江縱隊和華南抗日武裝斗爭,舉辦黨員干部訓練班;南雄的游山、北山、南山三支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以及抗戰(zhàn)后期八路軍南下支隊遠征南雄,東江縱隊、珠江縱隊北上南雄,拉開五嶺革命斗爭序幕等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塊紅布 </b></p><p class="ql-block"><b>?</b>1935年至1937年,南雄縣委書記李樂天為寄養(yǎng)在群眾家的女兒精心挑選了一塊布料。這塊本應該為女兒做新衣服的布,沒有用在女兒身上,卻用在了革命的事業(yè)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瑤坑往事</b></p><p class="ql-block">1934年冬,中共地下黨活動因經(jīng)費中斷陷入困境,革命者面臨極端艱苦的生存考驗。瑤坑地下黨干部陳中夫與妻子念華剛誕下女兒,陳中夫提出將女兒送走,念華最終忍痛將孩子交給劉烈球,目送女兒被送走。<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訣別山歌</b> </p><p class="ql-block">1929年10月下旬,陳召南帶領(lǐng)從南雄油山突圍的游擊隊轉(zhuǎn)移到了大余縣境內(nèi)沙村一帶。由于叛徒出賣,陳召南與周序龍、周群標、何新福4人被捕,英勇就義。</p> 第三篇章 走向光明 <p class="ql-block">講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南雄人民迎來解放的歷程。如1947年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南雄北山成立中共五嶺地委,所屬部隊整編為粵贛湘邊人民解放總隊與國民黨反動派戰(zhàn)斗,油山夾河口樟樹下伏擊戰(zhàn)等三戰(zhàn)三捷;1949年9月22日,第二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第四十五師越過大庾嶺。23日夜,奔襲南雄城,至24日凌晨全殲守敵,南雄獲得解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封家書 </b></p><p class="ql-block"><span class="ql-cursor" style=""><b>?</b>1948年春,敵審訊室。“</span>我的父親是粵贛湘邊區(qū)人民解放總隊副官張功尚,在父親的教育影響下,我從小就立志為窮人的翻身解放而奮斗。1948年春,我隨隊伍轉(zhuǎn)移到里東鄉(xiāng)橫江山頂龍鳳庵附近的紙棚里宿營,被當?shù)匾粋€反動偽保長告了密,我掩護戰(zhàn)友突圍,最后和3位戰(zhàn)友不幸落在敵人手里。”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梅嶺三章 </b></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轉(zhuǎn)移時,陳毅因傷留在蘇區(qū),開始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爭。1936年冬由于叛徒出賣,被困梅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解放南雄</b></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lǐng)陳賡受命指揮第二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和第四野戰(zhàn)軍第十五兵團自江西挺進廣東。9月22日,第二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第四十五師越過大庾嶺,進入廣東境內(nèi),與張華率領(lǐng)的粵贛湘邊區(qū)縱隊北江二支隊在梅關(guān)會師,奉命奪取南雄城,打開廣東大門。</p><p class="ql-block">23日夜,解放軍十五軍四十五師先頭部隊一三四團在北江二支隊協(xié)作下奔襲南雄城,至24日凌晨,戰(zhàn)斗結(jié)束,解放了嶺南第一城南雄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