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偶然間刷到一則短視頻,畫面中一所學(xué)校正在舉行盛大的“成人禮”活動。大多數(shù)家長都精心裝扮,與子女?dāng)y手走過象征成年的拱門,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然而,其中一位花白頭發(fā)的母親卻格外引人注目——她滿含熱淚,趴在一個青年的背上,一同跨過那道拱門。評論區(qū)里,人們紛紛為這位孝順的兒子點(diǎn)贊,而我卻被這一幕深深觸動,淚水模糊了雙眼,腦海中瞬間浮現(xiàn)出母親那熟悉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是一位瘦弱卻堅韌的女性。她從小厭食,體弱多病,成年后身高僅一米五,身形單薄得令人憐惜。據(jù)她回憶,大哥出生后,她的體重竟不足八十斤。然而,就是這樣一副羸弱的身軀,卻肩負(fù)起了養(yǎng)育六個孩子的重?fù)?dān),用她那瘦削的背撐起了整個家。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母親始終以無言的愛,默默守護(hù)著我們。</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背,承載了太多生活的重量。田間勞作時,她常背著一捆捆柴草歸來;家中缺糧時,她又背著糧食前往磨盤加工;偶爾閑暇,她的背也從未真正清閑過,還會背著我們幾個孩子穿梭于街巷、供銷社和外婆家之間。二姐年幼時體弱多病,需要定期去村里的藥鋪打針,無論風(fēng)雨,母親總是背著她一步步前行。如今,我仍能清晰地記得,那個瘦弱的身影,背著二姐深一腳淺一腳地從小巷中走回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隨著年齡增長,母親因長年累月的辛勞,背漸漸駝了下去,還落下了病根。每當(dāng)疼痛難忍時,她也只是讓姐姐或媳婦貼幾片膏藥,拔幾個火罐。看著她背上密密麻麻的火罐印記,我們幾個子女心中滿是酸楚,多次勸她去醫(yī)院治療,她卻總以各種理由推脫。后來,好不容易帶她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建議住院治療,她依舊不肯,最終只拿了些藥回家。</p> <p class="ql-block"> 后來,母親搬來城里與我同住。隨著我女兒的出生,母親那瘦弱的背又成了孫女的樂園。彼時,母親已年過六旬,雙臂因體力不支難以抱起胖嘟嘟的孫女,于是無論在家還是外出,她都選擇用背來馱著孩子。她曾笑著對我說:“年紀(jì)大了,抱不動了,只能背著玩了?!笨粗赣H滿頭的白發(fā),微駝的脊背,我一陣心酸,不知不覺,母親已經(jīng)不再年輕,漸漸地老去了。</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背雖瘦弱,卻背出了四代人的幸福,背出了一個子孫滿堂的大家庭。偉大的母親,平凡的母親,我多想再次躺在您的背上,重溫那份溫馨;更想背起您,讓您也感受兒子脊背的溫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