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丙中洛是“三江并流”核心區(qū)的一部分,奇妙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丙中洛得天獨厚的絕美景觀,終年云霧繚繞,霧氣蒸騰,村寨仿佛加了濾鏡,因為三面環(huán)山不通公路而成了世外桃源。俯瞰丙中洛,整個村子在炊煙和薄霧的籠罩下宛如云中仙境。</p> <p class="ql-block">在丙中洛,梯田廣布,村落毗連,如同一個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丙中洛地區(qū)居住有藏、怒、傈僳、獨龍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人文景觀奇特,民風淳樸,多民族和諧相處。</p> <p class="ql-block">霧里村就坐落于這片緩坡上,這是一個不到50戶人家的小村莊,村中開有客棧,但我們沒有住在這里,而是住在丙中洛鎮(zhèn)上,因為丙中洛鎮(zhèn)的食宿條件更好,且距此很近。</p> <p class="ql-block">雪山融水經(jīng)過霧里村流入怒江,溪水帶動轉(zhuǎn)經(jīng)筒轉(zhuǎn)動,日夜不停地為這個隱世的小村莊祈福庇護。霧里村的房屋都是吊腳木楞房,屋頂覆蓋天然的石片,這種石片火燒也不會炸裂開。原始的村落伴隨著綿綿細雨,靜謐時光。</p> <p class="ql-block">到霧里村,垂直陡峭的絕壁上一條小路是昔日的茶馬古道,沿茶馬古道徒步進入霧里村,古老的吊橋早已破損不能使用,旁邊后建的鐵索橋供人們通過。那就來一場雨中徒步吧。</p> <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現(xiàn)遺存2公里左右,狹窄而陡峭,且一邊是絕壁,一邊是滔滔怒江,我們走了一段實在是膽小害怕,還是退了回來,重走棧道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村子三面環(huán)山一面環(huán)水,山水樹木青蔥,云霧繚繞,房前屋后都是成片的莊稼。</p> <p class="ql-block">過了霧里村繼續(xù)前行,路過看到的這個樸實的保留原有風貌的小村落,秋那桶村也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后一個與世隔絕的村子,也是怒江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滇藏分界點的標志碑,成了無數(shù)旅行者打卡的勝地。在這里拍照留念,記錄下這一難忘的瞬間,仿佛也在見證著自己的勇氣與探索精神。因為多日持續(xù)下雨,我們來到時只看到云南的,西藏的標志牌因塌方已經(jīng)看不見了。道路已封閉禁止通行了。</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網(wǎng)絡(luò)圖片</p> <p class="ql-block">離開丙中洛,繼續(xù)我們的行程。在去往德欽梅里雪山的路上遇見了金沙江大拐彎這個地理奇觀。金沙江大拐彎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三江并流”區(qū)域標志性景觀之一,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來的金沙江,在崇山峻嶺間來了個大轉(zhuǎn)彎,形成一個Ω型,視覺上的沖擊。真的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阿軍師傅 麗江人,四十出頭性格沉穩(wěn),言語不多有問必答。駕駛技術(shù)那可是杠杠滴。5月底的云南一直在下雨,雨季的提前,山體已經(jīng)存了大量的雨水。盤山路上能見度很低,路上有很多落石…連續(xù)降雨導致山路相當難走,路上遇到落石和塌方阿軍師傅都能果斷做出選擇和決定。我們離開丙中洛的第二天,就傳來消息丙中洛出現(xiàn)嚴重泥石流加上塌方,據(jù)說到現(xiàn)在道路還沒開通呢,想想都有點后怕,我們太幸運了。阿軍師傅經(jīng)驗豐富,一路上的暖心服務(wù)使得我們的秘境之旅完美收官,收獲滿滿,我們真誠的感謝阿軍師傅,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德貢公路具體的彎道數(shù)量沒有確切的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這條公路全長98.2公里,不足百公里卻海拔爬升2000米直至翻越孔雀山埡口,一路上彎道眾多,有急彎、盲彎和回頭彎等。有游客形容其彎道無數(shù),道路蜿蜒盤繞在大山之間,在陡峭的山腰上畫出無數(shù)個“之”字型。此外,還有一些人將其部分路段稱為“72拐”,但這并非指全程的彎道數(shù)量。</p> <p class="ql-block">把想去的地方變成走過的路…。</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一2025.5</p><p class="ql-block">攝影一老伴</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一媛j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