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一葉心經(jīng)</p><p class="ql-block">非遺太極真炁流注針灸術傳承人</p><p class="ql-block">2025–06–19</p> <p class="ql-block"> 最近病人特別多,有一波人是吃過午飯來的,這樣干擾了我的節(jié)奏,我每天中午都要午睡一下,為了趕在下午上班前能休息一下,我得盡快入睡,我會找喜歡的古琴曲播放,就在今天中午,由于天氣炎熱,我找來了一塊白色的原石玉枕頭,把這石枕頭枕在 “玉枕”穴下面,涼絲絲伴著溫潤感聽著古琴曲 “神人暢”,很是舒服,當時有一念,難怪這個膀胱經(jīng)在后腦勺位置叫“玉枕”,古人誠不欺我呀……就這樣恍恍惚惚“睡著”了,進入夢境。</p><p class="ql-block"> 一個非常老的老者,帶我來到一個古潭邊,非常幽靜深邃。他拿起一塊和我枕著的一模一樣的石頭,在掌心摩挲片刻,似乎在感受其中蘊含的氣息。然后,他輕輕將石子投入潭中。</p><p class="ql-block"> 石入水,激起漣漪,圈紋由內(nèi)向外,一圈圈均勻擴散……</p><p class="ql-block"> "此為何象?"老者問道,聲音如山風般輕柔卻又穿透心扉。</p><p class="ql-block"> "圓形波紋,由中心向四周擴散,均勻有序。"我惟惟回答。老者微微點頭:"此即先天之象。如太極初開,陰陽未分,元氣流通,規(guī)律有序。河圖正是呈現(xiàn)這種理想狀態(tài)下的宇宙規(guī)律。"我一聽立馬“跳”進去了,幻化成那塊石頭“看”身置其中的場,腦海中浮現(xiàn):北方一六共宗,南方四九同道,東方三八為朋,西方二七為友,中央五十相合。這規(guī)整有序的排列,是否就像這潭中的圓形波紋一般,呈現(xiàn)著宇宙初始的和諧狀態(tài)?哦!古琴的13個徽對應的不只是12個月外加1個閏月,還對應12條正經(jīng),只是包括“玉枕”穴在內(nèi)的膀胱經(jīng)是左右各有兩條,并且其他每條經(jīng)都有俞穴在后背絡于膀胱經(jīng),所以13徽也對應十二正經(jīng),對了,古琴和針灸都是伏羲創(chuàng)造的……我立馬想感謝老者,老者已經(jīng)不知所去,隨即我醒來感嘆不已,多年了沒有這樣奇幻的夢境了,讓我充滿了法喜。</p><p class="ql-block"> 智德先師曾告訴我,古琴從來不只是樂器,是上古留存的祭天法器。</p><p class="ql-block"> 伏羲削桐為琴,繩絲作弦,從此人間有了與蒼穹對話的密碼。琴面為天弧,底板載地脈,十三徽是與十二經(jīng)絡的律動,指按音位便是觸摸星辰軌跡,吟猱綽注間,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暗合四時。琴弦震顫的頻率,恰是北斗旋轉的節(jié)拍。最玄妙處,在弦外之音。當指尖凝露懸而不落,當松濤突然與散音共鳴,便是天地給出了回應。泛音稱天籟又稱“神授”,我想這“神”應該指的是所有構成生命的背后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越來越覺得古琴不是簡單的樂器,它背后藏著生命哲理“音道合一”的終極奧秘。當我們坐在古琴前,手指輕觸琴弦,發(fā)出那或清脆或深沉的音符,這看似簡單的彈奏動作,其實蘊含著大學問。每一個指法,每一段旋律,都是在不斷地實踐中打磨出來,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去經(jīng)歷,去嘗試,才能掌握各種技能。而當我們在古琴的彈奏技術上達到一定水平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認知。從儒釋道的維度來看,這里面的門道可深了,格物致知,通過對事物的研究來獲得知識和道理。這和古琴的五音分析法有著驚人的思維同構。五音,宮商角徵羽,就像世間萬事萬物,每一個音都有它獨特的特質和意義。通過分析這五音的組合、變化,就如同格物一般,去探尋其中隱藏的規(guī)律和奧秘。當我們把五音的道理研究透徹了,也就仿佛在這小小的琴音世界里致知了。這不僅僅是對音樂的理解,更是對整個世界的運行規(guī)律的一種認知。就好像我們從這小小的琴弦之間,看到了宇宙的秩序和生命的節(jié)奏。禪宗的聲聞悟道,禪宗講究聽聞聲音來領悟佛法的真諦。在古琴的世界里,這體現(xiàn)為即興琴音的頓悟機制。想象一下,當我們在某個寧靜的夜晚,隨性地彈奏著古琴,手指在琴弦上自由的游走,發(fā)出的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從內(nèi)心深處流淌出來的。突然,在某一個瞬間,我們仿佛聽到了一種超越音符本身的聲音,那是一種心靈的共鳴,就好像在這一瞬間,我們與天地,與自我,達到了一種奇妙的合一狀態(tài)。這種頓悟不是刻意追求就能得到的,它就像禪宗里的悟道一樣,在不經(jīng)意間突然降臨。其實,古琴的音療就有這樣的文化終極的意義。它不僅僅是用音樂來舒緩身心,更是通過音樂讓我們?nèi)ニ伎忌谋举|。當我們沉浸在古琴的音波之中,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我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在這琴音里,找到了一種與世界與自我溝通的方式。古琴就好像是一座橋梁,它連接著我們的技術實踐和生命認知,讓我們在這悠揚的琴音中,不斷地去探索音道合一終極意義,去追尋生命哲學里那最深刻的答案,讓我們在這古琴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和智慧,讓生命在這音與道的交融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不要只談什么修行,不要熱衷于開悟,不要空談使命,不要陷入空性的煩惱。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人 生只有一件實在事,那就是把能量搞上去,把身體功能提高起來,讓自己有一個可以凝聚精氣神的場所。 能量就是智慧,能量就是能力, 能量就是財富,能量就是顯化, 你的能量層次,你的能量水平, 你的能量生發(fā)系統(tǒng),直接鎖死了你的人生事業(yè)層次,能量不夠,就會唉聲嘆氣,就會憂愁焦慮,就會身體緊巴,就會氣場弱少,就會矮人三分!能量起來了,一切都自動理順,自動升級。 千萬不要指望一個病怏怏的身體能吸引、凝聚豐盛與富足。</p><p class="ql-block"> 充分開源,去與天地萬物鏈接,及天地方物中借取美然純粹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瑜伽和太極練到一定境界的人就不會再去執(zhí)著于解鎖什么高難度體式,因為那些都是自然發(fā)生的,做到了我接受,做不到,不強求,況且那些只是形而非神,我們的終極目標不在于肢體的極限,而在意識的無限。想要接近這個目標,需要從三個維度來修煉:第一,呼吸即生命。呼吸是生命的律動,更是瑜伽和太極的靈魂,普通人的呼吸是無意識的,而我們的呼吸是有覺知的,當你學會用呼吸引導身體,而非被身體牽制呼吸,你就觸摸到了第一層智慧。呼吸是身體與靈魂之間的橋梁,每一次深長的呼吸都是一次向內(nèi)的回歸。你的呼吸有多深,你回歸的就有多真。第二,覺知即存在。真正的練習是在每一個體式動作中保持清醒的覺知,感受肌肉的微妙調(diào)整,能量的流動方向,情緒的起伏生滅。無論體式動作多么艱難,我們都能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身體可以搖晃,但覺知永不散亂。柔軟的是身體,堅定的是內(nèi)心,變化的是姿勢,不變的是覺知。第三,明心即見性。瑜伽和太極的本質不是鍛煉肌肉韌帶,而是馴服心念,降伏其心,頂級的練習是身與心的對話,不是挑戰(zhàn)身體的極限,而是尋找身心的平衡。當你的心完全安住于當下,最簡單的體式動作也能成為最深度的冥想。外在的柔軟是天賦,內(nèi)在的穩(wěn)定才是修為。當心境澄明,方見真實本性。我們的終極智慧不是你能做到什么,而是你能成為什么;不是追求肢體、動作、套路的極限,而是回歸內(nèi)在的完整。放下對高難度的執(zhí)著,在呼吸中扎根,在覺知中沉淀,在平靜中升華,才能觸及我們的終極目標。</p><p class="ql-block"> 《金剛經(jīng)》里有一句話: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句話的語境,用在今天的古琴指法習練里就是:說體驗,即非體驗,是名體驗。真正的體驗,絕不是通過外物的占有完成的,更不是通過頭腦的解讀設定的,而是讓心隨身一起,去自在的見證這獨一無二的當下。在體驗的世界里:占有不代表擁有,體驗才是真擁有。身心一起經(jīng)驗,才能獲得當下的妙有。我們的生命正是通過這當下的體驗,一音一世界,一音一菩提,從而給了古琴以生命。</p><p class="ql-block"> 越來越發(fā)現(xiàn)古琴不僅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還改變了看待事物的人。每個指法的學習不只是去“做到”,而是去“感受”;不是成為誰,而是慢慢回到自己。在一呼一吸之間,我們卸下保護的盔甲,讓情緒有出口,讓身體有空間。在每一次指法的習練中,我們越來越靠近的不是標準姿勢,而是真實的自己。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每一步向內(nèi),都是一種溫柔的靠近,遇見更美的自己,琴上覺醒…</p><p class="ql-block"> 我更相信通過這個充滿法喜的奇幻夢境,定會通過古琴帶來針灸方面更多的療愈……感恩遇見“古法古琴 琴上太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美篇:非遺太極真炁流注針灸術、微信公眾號:一葉心經(jīng)</p><p class="ql-block">如需請書請?zhí)砑游⑿牛?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