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本抹茶,起源于中國魏晉時期,其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葉,用蒸汽殺青后,做成餅茶(即團茶)保存。等到食用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進茶碗并沖入沸水,用茶筅充分攪動碗中茶水,使其產(chǎn)生沫餑,即可飲用。</p> <p class="ql-block"> 抹茶起源階段,作為藥用材料。在《神農本草經(jīng)》一書中曾經(jīng)指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公元前約2700年,神農氏把茶葉嚼碎吞入腹中,邁出人類吃茶的第一步,被譽為“抹茶鼻祖”。</p> <p class="ql-block"> 晉朝年間,人們就發(fā)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恫杞?jīng)》記載:“……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并葉,畏流其膏?!?lt;/p> <p class="ql-block"> 到了宋朝更發(fā)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抹茶的飲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嘗色、香、味,佳者為上。</p> <p class="ql-block"> 自明代以來,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硙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p> <p class="ql-block"> 今日,日本仍保持我國古老的飲茶方式。導游在我們游覽富士山后,在富士的河口湖畔,又幫我們帶到一個處傳統(tǒng)茶室——四季堂,讓我們回味這一段古老的飲茶文化。</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日本人沒有飲用開水的習俗?街上的、游樂園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餐飲業(yè)服務生,給你送來的也是冰鎮(zhèn)的涼水!今天在這室品茶,就聯(lián)抹茶也是用涼水沖泡。</p> <p class="ql-block"> 茶碗內勺進少許茶抹,然后倒入涼水,用特制的刷子輕輕攪拌,而后慢慢飲用。茶碗邊上還配有一小塊麻糍當茶點,供游客一起品嘗。</p> <p class="ql-block"> 茶葉從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形成“茶道”文化!在茶道的世界,比起品茶的本身,更多的是品心,在體驗枺茶的同時,感受“和、敬、清、寂”的日本禮儀之道。</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詠嘆抹茶的詩篇,“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之詞。</p> <p class="ql-block"> 美篇中的照片由驢友勁松、荷葉等提供,在此深表謝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