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車出銀川市,賀蘭山嶙峋的輪廓在天際線上漸次清晰。當一片黃土夯筑的古城墻闖入視野時,鎮(zhèn)北堡西部影視城到了。曠野的風卷著沙粒撲打在斑駁的城墻上,發(fā)出嗚咽般的聲響——這座始建于明弘治年間(1500年)的軍事要塞,歷經五百年滄桑,在張賢亮手中蛻變?yōu)椤皷|方好萊塢”,見證了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p> <p class="ql-block">清城的繁華與明城的蒼涼形成奇妙對照。影視一條街兩側,西北特色的店鋪鱗次櫛比。在“都督府”旁的小院,我終于尋到張賢亮舊居。這位傳奇作家1936年生于北京,1957年因《大風歌》被劃為右派,發(fā)配賀蘭山農場。1961年冬,他買鹽途中發(fā)現(xiàn)這兩座廢墟,二十年后將“破羊圈”推薦給謝晉拍攝《牧馬人》。1993年他貸款買下城堡,以“文化是第二生產力”的信念打造出國家5A級景區(qū)。陳列柜里展示著他題寫的“聚山川雄豪之氣,集影視藝術之寶”墨跡,窗前那對明代青石魚缸底座雕著象首,仿佛訴說著主人“祥瑞”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踏入明城景區(qū),荒涼粗獷的氣息撲面而來。土黃色的城墻在烈日下蒸騰著熱浪,一座拱形土門孤獨矗立。導游指向那座被歲月雕琢的“月亮門”:“這是《紅高粱》的經典標志!”1987年,張藝謀在此架起攝像機,當鞏俐飾演的九兒身著紅衣穿過門洞時,中國電影首次捧回柏林金熊獎的榮耀就此鑄就。門旁保留著九兒居室,屋內那頂鮮艷的花轎與院中列隊的酒缸,仍在無聲訴說著高粱地里的熾熱愛恨。</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沉時登上清城“幸運之門”。賀蘭山臥佛峰在余暉中輪廓分明,眼前依次掠過釀酒作坊里的酒香、《黃河謠》鐵匠鋪的火星、《新龍門客?!贩w的旗幡。兩百多處影視場景在此凝固,恰如影壁以九國文字鐫刻的宣言:“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轉過殘垣斷壁,忽見一片掛滿紅紗的招親臺。游客們爭相模仿紫霞仙子執(zhí)劍的姿態(tài)——這里正是《大話西游》的取景核心。盤絲洞幽深曲折,牛魔王宮朱門森嚴,至尊寶與紫霞訣別的城墻在清城盡頭靜默。土墻上那句“愛你一萬年”的臺詞已被歲月沖刷得模糊,卻仍在無數(shù)游客心中轟鳴回蕩。</p> <p class="ql-block">離城時回望,晚霞為古城墻鍍上金邊。五百年前的戍邊烽火,六十載的文人風骨,三十年的銀幕輝煌——在這片曾被世界遺忘的荒原上,張賢亮用文化的星火點燃了永恒的光影傳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走即讀書,旅游長見識——張賢亮題于影城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