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潯,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很多年前就想來而一直未能踏足的地方。 隨著滬蘇湖高鐵的通車,上海虹橋站直達南潯站才需要43分鐘。趁著在上海小住的空閑,趁著春日暖陽,我們開啟了湖州兩日游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南潯高鐵站出來,打了臺滴滴直奔南潯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上訂了古鎮(zhèn)河邊的民宿,老板讓我們打車到絲綢碼頭,說在絲綢碼頭有船免費送我們到民宿門口。</p> <p class="ql-block"> 等船來……一眼望去,驚艷到了。</p> <p class="ql-block"> 好美的水鄉(xiāng)風光!</p> <p class="ql-block"> 從絲綢碼頭買三塊錢船票可以坐船進入古鎮(zhèn)。3元的水上巴士,比搖櫓船更劃算!是在南潯古鎮(zhèn)體驗坐船最經(jīng)濟的方式了。所以很多人在排隊,聽說還要網(wǎng)上預(yù)約。而我們住古鎮(zhèn)民宿的游客有特權(quán),無需排隊還免費接送,哈哈。</p> <p class="ql-block"> 小船沿著市河緩緩而行,兩岸是斑駁的老墻、晾曬的衣裳、閑聊的老人,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百間樓民宿群,門前每隔十米八米就有一個小碼頭,水上巴士把我們送上岸,沒走幾步路就到了民宿門口。這個體驗很好,不但節(jié)省了體力,還游覽了美景。</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住的“伍間房”民宿,環(huán)境不錯,很溫馨。小小的民宿,臨水的門口有個小園子,里面只有5個房間,所以叫“伍間房”,呵呵。</p> <p class="ql-block"> 安頓好住宿,我們出門沿著百間樓慢慢逛。百間樓民居群是到南潯古鎮(zhèn)必去的景點。它始建于明朝萬歷年,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又架長板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它充分利用空間筑騎樓,有的樓前連披檐,可避雨,可遮陽。</p> <p class="ql-block"> 南潯不需要線路,沿著河邊一直走,就是品味江南的最佳方式。</p> <p class="ql-block"> 南潯古鎮(zhèn)免費,但鎮(zhèn)里有幾個收費的小景點,我們挑了兩三個入內(nèi)參觀。這是張靜江故居。</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段文字是張靜江故居里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 孫中山稱他為"革命圣人"、"中華第一奇人”。</p><p class="ql-block"> 蔣介石稱他為"導(dǎo)師"和“恩人"。</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說他幫助蔣介石搞"清黨",但有經(jīng)濟眼光,經(jīng)濟頭腦活絡(luò)。</p><p class="ql-block"> 張靜江家族是南潯巨富 "四象"之一,先祖張頌賢以絲鹽業(yè)起家,至清咸豐初年已擁有雄資,光緒中期更是稱雄一方,到其兒孫一代,張家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張靜江、張弁群等人積極追隨孫中山,傾其家產(chǎn)資助反清革命,堪稱近代較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名門望族。</p><p class="ql-block"> 張靜江是民國史上頗有地位和影響的國民黨元老,也是一位致力于經(jīng)濟建設(shè)的開拓和實踐者。雖然在重大的政治抉擇上存在著缺陷和局限 但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南潯將張靜江故居幾經(jīng)修繕并開放,已構(gòu)成一道民國旅游文化的風景線,這不啻是對這位先人及其家族的展示或剖白。</p> <p class="ql-block"> 門口對著張靜江游船碼頭。</p> <p class="ql-block"> 張靜江故居隔壁,是宜園。宜園可以說是南潯古鎮(zhèn)中最美的園林。它是南潯四象之一的龐家的私家園林,是南潯五園之首,中國近代園林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宜園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毀于1930年代,現(xiàn)在看到的是復(fù)原版。</p> <p class="ql-block"> 在宜園對面吃的午餐,薺菜云吞,千張包,紅豆米糕,也算是南潯特色了。</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打算去另一個收費景點小蓮莊,但距離有點遠,我們就沿著東大街往古鎮(zhèn)外走,出到大路邊好打滴滴過去,節(jié)省一點體力。</p> <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東柵古運河市集,南潯古鎮(zhèn)紅磚墻等網(wǎng)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打車來到南潯古鎮(zhèn)的南門,小蓮莊不遠了。</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它是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古典園林建筑。是南潯首富劉鏞的私家園林、家廟及義莊所在,他因仰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在湖州的蓮花莊,而起名"小蓮莊"。</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最吸引人的大概是栽有接天蓮葉的荷池,只可惜荷池如今未到花季,滿池的枯荷,也另有一番情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小蓮莊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在池周補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臺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于1924年完成。</p><p class="ql-block"> 園林設(shè)計以荷花池為核心,巧妙地根據(jù)地形起伏布置山水,構(gòu)成了內(nèi)外兩個區(qū)域。內(nèi)園位于外園的東南角,是一個精致的園中之園,主體為山體景觀。外園圍繞著大約十畝的荷花池展開,池邊分布著各式各樣的亭臺樓閣,隨著步伐的移動,景色不斷變化,展現(xiàn)了造園師的獨到用心。</p> <p class="ql-block"> 內(nèi)園與外園之間用白色圍墻分隔,同時通過鏤空窗戶相連,實現(xiàn)了視覺上的既分離又統(tǒng)一,使得內(nèi)外園的山水景色相互映襯,別具風味。</p> <p class="ql-block"> 這是荷花池邊的百年紫藤古樹,摸一摸,"紫氣東來"沾福氣,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劉氏家廟前的御賜牌坊。</p> <p class="ql-block"> 這里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靈動,又有中西合璧的獨特韻味。漫步園中,每一步都是詩畫般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從小蓮莊出來,走過這個綠樹成蔭的廣場,就是嘉業(yè)藏書樓。</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堂藏書樓是南潯"四象"之首劉鏞之孫劉承干1920年開始歷時四年建成。劉承干是近代著名的藏書家與刻書家,他醉心古籍收藏,花了好多錢搜羅天下珍本,藏書規(guī)模達到60萬卷、16萬冊,像宋元刻本、明清稿本、地方志書這些稀世文獻都有,他被譽為"江南文獻巨擘"。</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藏書樓是中國近代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家藏書樓,是江南四大藏書樓之一,中西合璧園林式布局,青磚黛瓦中融入了西式鑄鐵欄桿、玻璃窗等元素,超級有特色。樓外有荷花池,還有假山點綴,曲徑通幽,把藏書功能和園林意境完美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嘉業(yè)堂這個名字特別有來頭。劉承干曾資助光緒陵墓修繕,溥儀感其忠義,賜了"欽若嘉業(yè)"九龍金匾,藏書樓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從小蓮莊碼頭可以坐船到古鎮(zhèn)的其他地方,有點貴,呵呵。我們選擇人力三輪車,除了經(jīng)濟,還可以走街串巷,感受感受古鎮(zhèn)的煙火。</p> <p class="ql-block"> 回伍間房休息了一會,又往百間樓的另一頭走去……</p> <p class="ql-block"> 沿百間樓漫步,明清建筑群臨水而立,青石板映著粼粼波光,騎樓長廊倒影如畫,時有游船搖櫓而過,水面泛起美麗漣漪……</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在東大街上走一走,都是人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走過南潯非遺館。</p> <p class="ql-block"> 南潯金氏故居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南潯古鎮(zhèn)大劇院。</p> <p class="ql-block"> 通津橋,是南潯古鎮(zhèn)里最著名的三座石橋之首,也是游人拍照打卡最多的一座橋。它始建于宋朝,后經(jīng)歷朝歷代不斷重修。它所在的位置是古鎮(zhèn)十字形水系的交叉點,所以明清時期這里曾是南潯非常繁華的絲織品交易地。</p> <p class="ql-block"> 通津橋南北向跨"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頔塘故道,是公認的"南潯第一橋""標志性名片"。自南宋起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津橋一帶是南潯鎮(zhèn)中心,是南潯過頔塘往黃浦江通道上的重要橋梁。通津橋的出典是"通濟行人"之意。</p> <p class="ql-block"> 街中間,不知道在拍電視劇還是拍廣告,帥哥美女香車,養(yǎng)眼。</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建的小廊橋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洪濟橋。洪濟橋是古鎮(zhèn)最著名三座石橋之一,只是始建造年代現(xiàn)已不可考,但在明萬歷年間就有史料記載了,到了清嘉慶10年,石橋又重建。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為阻止日本侵略者進攻湖州,曾把橋面炸毀,之后又修復(fù),修復(fù)后為單孔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百間樓,夕陽把白墻黛瓦染成金色,拱橋倒影如畫,美得尤如一眼萬年……</p> <p class="ql-block"> 坐下來,喝一盞茶,聽一首曲……</p> <p class="ql-block"> 攝影人最喜歡的藍調(diào)時刻……</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時,紅燈籠次第點亮,百間樓的倒影在河面搖曳,靜謐中透著千年儒商的遺韻,恍若穿越時光的江南舊夢。</p> <p class="ql-block"> 坐在河邊,看船夫輕輕搖著櫓,小船緩緩前行,一邊吃晚餐,一邊看星星,看光影變幻,時間都慢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清晨6點的南潯,只有早起的本地人和你的相機,隨便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南潯,薄霧繚繞,河面泛著微光,大叔在門口起著昨夜下的蝦籠……沒有游客的喧囂,只有流水聲和偶爾的搖櫓船劃過,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江南。</p> <p class="ql-block"> 早晨的洪濟橋,美……</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還沒睡醒,可環(huán)衛(wèi)工人一大早就在河道里清潔了。致敬每一位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古鎮(zhèn)人!</p> <p class="ql-block"> 南潯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里最低調(diào)的一個。她像被時光遺忘的大家閨秀,不爭不搶,卻美得讓人心醉。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南潯,我還會再來的!</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6日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古鎮(zhè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