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2日至6月11日,我們開啟了巴爾干半島的探索之旅。這片承載著千年文明與復雜地緣的土地上,共有11個國家。此行我們精選前南斯拉夫五國(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在20天里解碼歷史脈絡,亦邂逅保加利亞聞名世界的玫瑰盛宴。</p><p class="ql-block"> 導游Milos的講解如一幅歷史長卷在眼前展開——從羅馬帝國的疆域更迭到前南斯拉夫的戰(zhàn)火紛飛,從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痕跡到當代地緣的微妙平衡。盡管知識密度讓人感嘆“腦容量不足”,但那些定格在鏡頭里的風景、鼻尖縈繞的玫瑰芬芳,以及觸摸歷史遺跡時的震顫,早已在心底釀成了獨家記憶。擇幾處心動片段寫成美篇,讓巴爾干的故事在文字和圖片中繼續(xù)綻放。</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亞·布萊德湖</p><p class="ql-block">湖心小島如綠寶石綴在靛藍色湖面,阿爾卑斯山的雪頂為背景,中世紀教堂的鐘聲掠過水面。劃著傳統(tǒng)木船靠近,苔蘚斑駁的石階仿佛通往童話世界,掬一捧湖水,涼意在指尖綻開,忽然懂得為何這里被稱為“冰與火的調(diào)色盤”。</p> <p class="ql-block">游完湖心島,再上古城堡,沿途風光旖旎,處處美景</p> <p class="ql-block">雪山、教堂、古堡、湖水,一鏡收四景</p> <p class="ql-block">湖心島上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花了12歐元,進去小教堂,原來只為敲一下鐘</p> <p class="ql-block">游完布來德湖,又去了其上游的博西尼湖,恰逢下雨,這是我們在湖邊避雨的一座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后面觀</p> <p class="ql-block">克羅地亞著名的國家公園十六湖,號稱歐洲九寨溝,這是公園入口處的示意牌。十六個翡翠湖群被鈣華堤壩串聯(lián),瀑布如銀鏈垂落,水底枯枝因礦物質(zhì)結(jié)晶閃爍著奇幻光澤。漫步木質(zhì)棧道,陽光透過密林在湖面投下碎金,耳畔是水聲與鳥鳴的協(xié)奏,恍惚間以為闖入了上帝打翻的水彩盒。</p> <p class="ql-block">十六湖的綠是有層次的:湖面如整塊翡翠,陽光穿透時,水底鈣華堤壩泛著奶綠光暈,隨水流變換深淺;沿岸植被是潑墨般的濃綠,槭樹、冷杉的枝葉垂到水面,倒影與實景交錯成朦朧綠綢;水下的水草更似綠色火焰,在清澈湖水中舒展搖曳,細沙游魚穿梭其間,仿佛整座湖都在呼吸著綠意,連空氣都被染得透亮。 </p> <p class="ql-block">沉醉在這三重綠意的環(huán)抱中,連我昏花的老眼都仿佛被清泉徹底洗滌,只覺目之所及皆是透亮的生機。</p> <p class="ql-block">萬綠浸染的湖面上,竟有一枝橘紅的樹枝橫斜而出,如同一道燃燒的閃電劈開翡翠畫卷。此刻究竟是絢爛的秋還是蔥蘢的夏?大自然的調(diào)色盤早已揉碎季節(jié)的界限,只留這抹奇幻的撞色在眼眸中定格,讓人忍不住感嘆造物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黑山·黑湖</p><p class="ql-block">深藏于杜米托爾國家公園的黑湖,因四周冷杉倒影得名。站在湖畔,時而墨綠,時而湛藍的湖水靜得像塊絨布,遠處山巒仍有白雪覆蓋。山風掠過,松針簌簌落入湖面,蕩開的漣漪里,仿佛能看見巴爾干山脈千萬年的沉默心事。</p> <p class="ql-block">黑湖其實是對孿生湖泊,大小兩湖以“8”字形依偎在杜米托爾群山腳下。山底小湖如翡翠硯臺,湖水漫溢后匯入外側(cè)的大湖,兩湖交界處水流潺潺,像大地寫下的天然符號。此圖片正是在8字的腰部</p> <p class="ql-block">沿湖漫步時,密林釋放的負氧離子讓我如此陶醉,<span style="font-size:18px;">松針鋪就的小徑散發(fā)著樹脂清香,以</span>至于一改頻頻攝影的習慣,此刻賞景成了次要的事,口鼻間滿是帶著松針氣息的清冽空氣,每一次呼吸都像給肺葉做SPA。</p> <p class="ql-block">**所有照片均為榮耀Magic6 pro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