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下午,我們來到了西江千戶苗寨。</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境內(nèi),全寨共有1468戶,6000余人,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 <p class="ql-block"> 這里四面環(huán)山,重巒疊嶂,梯田山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p> <p class="ql-block"> 踏入這片深藏于云貴高原里的秘境,我們仿佛走進了時光編織的夢境。寨內(nèi),千余棟木質(zhì)建成的吊腳樓鱗次櫛比,層層疊疊,順山而建,又連綿成片,氣勢十分恢宏、氣派。這里不僅保留著最純粹的自然美景,而且完整保留著苗族生產(chǎn)、生活及其風俗習慣,有著深厚的人文氣息,被稱為研究苗族的"露天博物館"、"中國最美的苗寨"。</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們走進一家名稱"水與寨"的"高山流水網(wǎng)紅打卡點"飯店,吃了長桌宴,體驗了當?shù)氐拿朗场?lt;/p><p class="ql-block"> 走出飯店,我們沿街散步,此時,天空漸漸變暗,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沿街的店鋪和白水河兩岸層層疊疊的吊腳樓上,相繼都亮起了燈,古寨滿天星辰,星光熠熠。</p><p class="ql-block"> 燈火通明的吊腳木樓,倒映在白水河中,微風吹過,影影綽綽,夜色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 這天晚上,我們觀看了一場苗族歌舞——《美麗西江》,苗族演員們用舞蹈、用歌聲表現(xiàn)了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以及戀愛、結婚等風俗習慣。舞臺上,身著銀飾盛裝的苗家姑娘,裙擺上刺繡鮮艷奪目,行走間銀鈴叮當輕響。演出非常精彩,我們都入迷了,恍若穿越到了古老的傳說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我一起床就打開民宿房間的窗戶,朝外看去,只見云霧在山腰間繚繞,昨晚下了一場雨,整個苗寨就像是被水洗過的一樣,山更青了,樹葉更加翠綠。苗寨好像剛剛醒過來的樣子,朦朦朧朧的如水墨畫卷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們走下樓去,在白水河畔沿著青石板漫步,空氣十分的清新、清冽,深深的吸一口氣,頓時感覺自己的五臟六腑都開通了,舒暢極了。</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的店鋪次第開門營業(yè)了,但這些對我們沒有絲毫吸引力。我覺得,現(xiàn)在的西江的商業(yè)化氣息日漸濃厚了,有些嘈雜和趨于功利化,我們想看的,是有鮮明特征的苗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進路邊的西江苗族博物館,希望對苗族文化,尤其是吊腳樓,有一個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從地理位置上看,西江處于雷公山高山峽谷和白水河相對潮濕的環(huán)境中,苗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根據(jù)這里的地形地勢,逐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了吊腳樓的建筑模式。</p> <p class="ql-block"> 吊腳樓依山傍水而建,一般建在半山坡上,后面與山相鄰,便于登高望遠,晾曬谷物,防獸防敵;寨前有河水流過,保證人畜用水和灌溉;平地則開田種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苗寨依山傍水的建筑村落,體現(xiàn)了苗族人們對自然的依賴與崇拜,所以現(xiàn)在苗族人們居住的村落,到處是青的山,綠的水,構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從風水學,還是建筑學,西江的吊腳樓建筑是合理的,科學的,它承載著苗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民族心理、民族歷史、美學觀念乃至空間力學的理解。這個建筑群是中華遠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是十分寶貴的歷史建筑遺存。</p><p class="ql-block"> 2006年,西江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想方設法地去尋找片刻的寧靜。而旅行,正是這樣一種能夠讓我們暫時逃離塵世喧囂、回歸自然的良好方式。通過旅行,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風景,接觸了不同的人,了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從而擴大了我們的閱歷和視野,激勵我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未來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