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藝苑風景】走進漢陽(之十五)壯麗的漢陽(254)

上川

<p class="ql-block"> 漢陽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 漢陽區(qū)在武漢市的西南部,長江和漢江交匯處,為武漢市中心城區(qū)之一,總面積111.54平方千米。東南鄰長江,與武昌區(qū)、洪山區(qū)隔江相望;西南與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相連;西接蔡甸區(qū);北依漢水,與江漢區(qū)、硚口區(qū)、東西湖區(qū)相鄰。截至2023年,轄11個街道。區(qū)人民政府駐十里鋪芳草路1號。截至2022年末,全區(qū)常住人口90.06萬人。</p><p class="ql-block"> 漢陽區(qū),因位于漢水之陽而得名。漢陽是江漢地區(qū)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4億年前,漢陽境域屬揚子海,考古發(fā)掘有距今4億年至2億年前的“漢陽魚”化石。距今約5萬年至1萬年的更新世末期,“漢陽人”由蒙昧走向文明。自堯時起,漢陽屬古荊州之地,為江漢地區(qū)主體民族南蠻三苗的故鄉(xiāng)。漢,置沌陽縣。1958年,長虹人民公社在漢水以北的6個管理區(qū)劃入武漢市改建為東西湖區(qū)。1979年,鄧南人民公社(不包括曲口鄉(xiāng))劃出后和原屬漢陽縣的東城垸合并,建成武漢市漢南區(qū)。</p> <p class="ql-block"> "漢陽造"簡介</p><p class="ql-block"> 漢陽造步槍,是中國漢陽兵工廠仿制生產(chǎn)步槍。漢陽造步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該槍口徑為7.92毫米,全長為955毫米,全重為3.166千克(不含刺刀),槍管長為442毫米,表尺射程為1800米,發(fā)射7.9×57J圓頭步槍彈,五發(fā)漏夾供彈。</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中,誕生于清末的漢陽造步槍是中國軍隊的主力槍械。無論國民黨軍隊,還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都大量使用漢陽造步槍。漢陽造步槍從辛亥革命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作用,是中國戰(zhàn)爭史的一個傳奇。</p> <p class="ql-block"> (1)漢陽造</p><p class="ql-block">龜山北麓炮槍豐,兵器西來精仿隆。</p><p class="ql-block">誰個不夸漢陽造,何人忘了那張公。</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的《中華詩詞藝家大辭典》第四卷中。</p> <p class="ql-block"> 漢陽鐵廠簡介</p><p class="ql-block"> 1890年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在湖北龜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9月建成投產(chǎn)。全廠包括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6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創(chuàng)辦經(jīng)費最初定為246萬余兩,1892年清政府增撥42萬兩,到建成時,實際支出500萬兩左右。因計劃不周,所購設備不適于煉制大冶鐵礦提供的含磷較高的礦砂,所煉鋼料不符合鐵路鋼軌的要求,鋼鐵生產(chǎn)陷入困境。</p><p class="ql-block"> 1896年4月該廠改為官督商辦企業(yè)。為解決材料和設備問題,1898年開發(fā)江西萍鄉(xiāng)煤礦,用馬丁爐改造全廠冶煉設備,以制造鋼軌。由于此項改造耗資巨大,1898年向德國資本求貸,1899年與日本簽訂“煤焦鐵礦石互售合同”。</p><p class="ql-block"> 1904年又以大冶礦山作抵,不斷向日本資本借貸。至辛亥革命前,有煉鐵爐3座,煉鋼爐6座,年產(chǎn)生鐵約8萬噸,鋼近4萬噸,鋼軌2萬余噸 ??谷諔?zhàn)爭時期 ,漢陽鐵廠部分冶煉設備內遷重慶(后演變?yōu)橹貞c鋼鐵集團,現(xiàn)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其余被日軍侵占??箲?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接收,作為敵偽產(chǎn)業(yè)清理結束。</p><p class="ql-block"> 漢陽鐵廠遺址在現(xiàn)今武漢市漢陽區(qū)琴臺大道,現(xiàn)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漢陽鋼廠。</p> <p class="ql-block"> (2)漢陽百年鐵廠</p><p class="ql-block">緊靠龜山東亞雄,漢陽鐵廠立頭功。</p><p class="ql-block">云煙百載飄難過,詩賦千章仍未終。</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九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漢陽野外香</p><p class="ql-block"> 說起漢陽的“野味香”,許多“老武漢”至今贊不絕口。這個老字號不僅名噪江城、譽滿荊楚,就連海外來漢客人也慕名品嘗野味。</p><p class="ql-block"> 1942年,漢陽人解華忠、王菊英夫婦在漢陽城外三里坡創(chuàng)辦了一家專門經(jīng)營野味的小吃店。當時的三里坡地處湖汊叢林,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當?shù)厝罕姸嘁詽O獵為生,有“九雁十八鴨,外找一對紅爪爪”的俗諺。解華忠在當?shù)貜V泛聯(lián)系獵民,收購野味,專門經(jīng)營野味鹵菜、靠杯酒和野味鹵汁面,因其貨真味美價廉,且待客和氣、經(jīng)營靈活,生意逐漸興旺起來。《漢口竹枝詞》記載的“雞鴨魚肉不值錢,冬日野鳧春麥啄,尚和酒客結姻緣”,簡直就是解華忠經(jīng)營的野味小吃店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 1945年的一天,店里來了4位客人,其中有一位自稱是記者,解華忠忙做幾樣上好的野味鹵菜給他們下酒,這4位吃了以后感到非常滿意,厚付酒資而去。數(shù)日后,那個記者又邀約幾個人來到小吃店,解華忠招待更為熱情,客人們吃得興高采烈,那位記者邊吃邊說:“這野味越吃越香?!庇终f:“老板,你這里野味做得這么好,可惜還沒有招牌,我給你起個店名好不好?”解華忠一聽喜出望外,忙取來紅紙和筆墨,記者揮豪寫下“野味香小吃店”6個大字。從此,野味香聲名遠揚,生意越做越紅火。有些人竟遠走十幾里地,甚至過江過河,坐上人力車,慕名出城吃野味。</p><p class="ql-block"> 野味香用來鹵野味的炊具是一口大鐵吊子,吊子里的鹵水常年不換,越鹵味越好。第一次下鹵時,放點醬油變個顏色,以后就再也不添放醬油,只是適時地兌些清水,下入丁香、桂皮、花椒、八角茴,少許調點冰糖和紅淀,放點精鹽即可。所用的丁香、桂皮等在每次下鹵時均撈出重新更換。天長日久,鹵的各種野味越來越多,使得這吊子鹵水百味俱全,具有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誘人香味,因此,這吊子鹵水成了解華忠一家的命根子,被視為全家的至寶。有一次,“野味香”不慎失火,解華忠不顧一切鉆進火里,搶出了那只鹵吊子,他說:“有了它,生意就不愁了,其他的東西燒了可以再買,這吊鹵水是哪里也買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野味香”1962年從三里坡遷入漢陽城區(qū)鐘家村后,更名為漢陽野味香酒樓,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烹制技藝曾吸引過眾多中外食客。中曾根康弘、基辛格、李光耀等日本、美國、德國、丹麥、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貴賓品嘗野味香名菜后,贊不絕口。野味香經(jīng)營了半個世紀,經(jīng)歷“野味不野、野味不香”的陣痛,如今漢陽野味香酒樓開發(fā)出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的野味品種達40余個,2011年榮獲“武漢老字號”稱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野外香小吃店</p><p class="ql-block">小店安家三里坡,華忠夫婦累遭瘥。</p><p class="ql-block">專營野味佳肴美,古鎮(zhèn)聞名來客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的《中華詩詞藝術家大辭典》第四卷中。</p> <p class="ql-block">野味香”你聽說過嗎?武漢漢陽這片地兒曾經(jīng)有個響當當?shù)牟蛷d,就叫這個名字。當年那可是個招牌,武漢人一提起來就知道,生意火得跟夏天燒烤攤似的,香氣飄滿街??上О。镁安婚L,國家說野生動物不能吃,這家店就沒扛住。跟“大中華”“蔡林記”“德華樓”這些老字號比,人家還能開分店,滿城跑,“野味香”卻直接沒了影兒。</p> <p class="ql-block"> (4)野外香酒樓</p><p class="ql-block">城外朱樓野外香,登門吃客滿華堂。</p><p class="ql-block">如今環(huán)保年年緊,過去興隆日日凔。</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 已停業(yè)的知名老店?</p><p class="ql-block">? 野味香 ?:漢陽最著名的野味餐廳,20世紀90年代幾乎家喻戶曉,因野生動物保護政策關閉。原址位于鸚鵡大道附近,現(xiàn)已拆除?。</p><p class="ql-block">?特點?:手藝精湛、味道獨特,與 大中華酒樓 、 蔡林記 等齊名,但未能延續(xù)經(jīng)營?。</p> <p class="ql-block"> (5)老錦春醬園</p><p class="ql-block">清代商人王錦江,漢陽顯正醬裝缸。</p><p class="ql-block">分園三處名聲好,二百余年譽四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十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中華詩詞藝術家大辭典》第四卷中。</p> <p class="ql-block"> 漢陽錦春園簡介</p><p class="ql-block"> 老錦春醬品廠前身是清乾隆間(約1754年)的老錦春醬園,設于東門顯正街。1954年,老錦春醬園由武漢合作社接管經(jīng)營。1956年,轉由武漢蔬菜公司管理,成為國營商辦工廠,先后改名漢陽醬園、新時候醬品廠、漢陽醬品廠。1959年起,由主管部門投資,在腰路堤籌建新廠房。1980年建成醬品車間,占地19365平方米,廠房面積5200平方米,生產(chǎn)基本實現(xiàn)機械化,產(chǎn)量比1965年擴大10倍。1980年恢復老錦春牌號,名為武漢市錦春醬品廠,繼續(xù)生產(chǎn)醬油、食醋、醬菜等產(chǎn)品。1985年,產(chǎn)品有醬油、食醋、蓑衣蘿卜、紫蘇豆、藠頭腹、醬瓜、南豐菜等,醬品總產(chǎn)量為7107.75噸。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該廠進一步擴大經(jīng)營,品種達300個。90年代中期,受市場沖擊,生產(chǎn)萎縮,效益下滑,2000年后企業(yè)停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6)漢陽錦春醬園</p><p class="ql-block">武漢聞名老錦春,“大橋”精品最親民。</p><p class="ql-block">醬油醬豆餐餐用,泡菜泡椒日日新。</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十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8年元月出版的《中華詩詞藝術家大辭典》第二卷。</p> <p class="ql-block"> 漢陽高公街簡介</p><p class="ql-block"> 高公街始建于明清時期,曾改名江河街、燎原二巷。</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之初,街北端有碼頭,因此高公街是漢陽城區(qū)去往漢口的另一條重要通道。1972年,復名高公街。</p><p class="ql-block"> 20世紀80年代,此街長180米,寬5.5米,瀝青路面,可通汽車,門牌1-75號;2-98號。兩側多為1~2層的木制房,商鋪毗連。1998年后,在南岸嘴堤防和景區(qū)建設中,修筑了牢固的堤防。后來為了搞大開發(fā),拆遷大批住戶,居民大部分遷往桃花島。</p> <p class="ql-block"> (7)漢陽高公街</p><p class="ql-block">輪渡度碼頭行額,街中條石路微波。</p><p class="ql-block">青磚木板樓房矮,店鋪貨攤商主和。</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中國紀實文學研究院2023年10月編輯出版的《炎黃兒女》專輯中。</p> <p class="ql-block"> 墨水湖簡介</p><p class="ql-block"> 墨水湖,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江堤街,西起丁家嘴,東至馬滄湖,南起盛家灣,北至李家灣。湖泊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4°13'19",北緯30°32'37"。墨水湖是漢陽十景之一的“平塘古渡”所在地,湖寬岸坦,由龍陽湖、太子湖等十幾座大小湖泊匯集而成。湖心有小島2座,分別為“蚌殼洲”和“檀洲”,共計面積約1.3萬平方米,島上綠樹成蔭,風景獨特,有水漲島高之傳說。墨水湖四周有馬滄湖、鯉魚洲、黃龍嘴、大小瓜嘴及螃蟹岬等水體,地勢起伏,有三面環(huán)水的半島。</p> <p class="ql-block"> (8)漢陽墨水湖</p><p class="ql-block">昭明太子筆調羹,另說烏龍濺血盈。</p><p class="ql-block">藻類積沉千萬載,我言文化久熏成。</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五月</p> <p class="ql-block"> 墨水湖</p><p class="ql-block"> 墨水湖為淺水湖,湖面寬廣,湖岸曲折,面積曾達到30平方千米。據(jù)1991年版《武漢市志·農業(yè)志》記載,墨水湖民國25年(1936年)面積為493.3公頃,1957年面積為300公頃,1982年實測面積333公頃。據(jù)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統(tǒng)計,墨水湖水面面積3.6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9)漢陽洗馬長街</p><p class="ql-block">接駕賢臣御史恭,人來此處歇分鐘。</p><p class="ql-block">馬夫洗馬江邊去,留下長街故事濃。</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 洗馬長街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李旦在684年做了皇帝,685年初被武則天趕下了臺,接著被放逐在漢陽,時為漢陽王。到了唐殤帝唐隆元年時,由于這個李家后人李重茂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唐朝高層管理機構決定換皇室接班人,大家突然想起了那遠在武漢的王爺李旦,因為王爺李旦曾經(jīng)當過一年的皇上。接著朝廷派出了老臣御史恭前往漢陽迎接新的最高指揮官。那御史恭年邁,星月前往漢陽,那一路勞累奔波體力不支,過了鐵門關,當來到蓮花湖時,這老爺子累得實在不行了,那馬兒也只有出氣不想進氣。那時節(jié)漢陽蓮花湖是全過久有盛名的風景旅游區(qū)。北面是大別山,好一派滿目青山盡夕陽之態(tài)。那蓮花湖的水靜如中秋之月,那東面是煙波浩渺的長江,在蓮花湖與長江交界處,長滿綠油油的青草南面依稀可見漢陽的城墻,那旗幟高立于漢陽城東面迎春門的城樓上,城下的酒樓茶肆生意熱鬧非凡,好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觀。這累得半死的老爺子無意觀看這美景,急令馬夫去江邊刷洗滿身灰塵的寶馬,急令中軍前往漢陽府報信。小休片刻的老爺子隨后坐上馬兒前往迎春門。昔年漢陽王李旦曾居住在鼓樓東街(據(jù)老街坊介紹:早年這里的確有個王爺府,可能漢陽王李旦曾在此居住過,后來這里改建,將一些房子拆除,改成如今的居民樓。)再后來的故事如前者一樣,洗馬口, 洗馬長街,拴馬樁那是唐朝御史恭在此處的電視劇罷了。據(jù)這位湖南移住洗馬長街多年的老街坊講,這一帶的老街坊都是這么說,那一說就說了幾百年。</p> <p class="ql-block"> (10)漢陽尋洗馬口</p><p class="ql-block">虎將威風踏火煙,飛黃雄壯洗江邊。</p><p class="ql-block">幾徑探訪新堤岸,仍舊不間鐵馬喧。</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六月</p> <p class="ql-block"> 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悠悠歲月轉眼到了明朝,明王朝的皇帝大多數(shù)對湖北情有獨鐘,為了讓自家的江山千秋萬代,聽信了道士們的仙語,在武漢采取一些行動。首先砍斷了蛇山的腰,然后割斷了龜山的頸,接著明王朝的皇帝發(fā)出了最高御命令。宣布此街正式名為 “洗馬長街”。歷經(jīng)唐宋元直到明朝,這條長街就漸漸興旺繁榮起來。那長街上車水馬龍,那街兩旁的房子一家比一家豪華,那江邊的碼頭密密麻麻,那碼頭的水邊木船一只接著一只,這里幾乎接待了全國各地的富商們,行幫,會館擠滿了這條街。</p> <p class="ql-block"> 漢陽鐵門關</p><p class="ql-block"> 鐵門關始建于三國時期,據(jù)《明一統(tǒng)志》載:“鐵門關,左倚大別山,右控禹功磯,吳魏相爭,設關于此?!睆娜龂鴷r期到唐初的數(shù)百年間,歷經(jīng)多次攻守激戰(zhàn),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p><p class="ql-block">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漢陽建磚城后,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為文化、經(jīng)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明隆慶四年(1570年),鐵門關毀于大火,關體基本不存,僅剩土基墻座,在土基墻座上,有人修起祭祀三國時期名將關云長的關帝廟。</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三年(1864年)郡守周金鐘重修鐵門關。光緒十七年(1891年)張之洞建漢陽鐵廠,古鐵門關墻座拆除,自此不存。</p><p class="ql-block"> 1990年,武漢市政府復建鐵門關,1993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11)過鐵門關</p><p class="ql-block">虎蹲豹臥鐵門關,只為吳兵抗魏蠻。</p><p class="ql-block">風雨千年多少事。如今能賞更能攀。</p><p class="ql-block"> 二00二年九月廿八日</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國際黋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的《當代詩人詞家作品匯編》第一卷中。</p> <p class="ql-block"> 鐵門關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新建鐵門關占地面積為800余平方米。關體高15米,關樓高11米,共26米。為三拱城門形制,橫亙于洗馬長街之上。關上所立城樓為重檐歇山式,兩層樓,面闊(含兩側抱廊)25米,進深10米,占地約200平方米。城樓為紅柱墨瓦,翹角飛檐,翼角升騰,梁柱拱枋飾以彩繪,門上懸有匾額,極具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 城樓第一層廳內陳列《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如“三顧茅廬”中的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還有《孫權沔口敗黃祖》、《關羽威震華夏》、《空城計》以及《禰衡作鸚鵡賦》等。將三國人物與發(fā)生在湖北等地的故事連在一起,成為一個頗有特色的雕塑展。登城樓二樓,憑窗眺望,晴川周圍景色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12)琴斷口</p><p class="ql-block">琴斷口邊琴失鏗,伯牙重訪沒人迎。</p><p class="ql-block">易交酒友陪三碗,難得知音伴一生。</p><p class="ql-block"> 二0一0年八月</p><p class="ql-block">這首小詩入編:</p><p class="ql-block">A: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的《中華詩詞范例寶典》第三卷。</p><p class="ql-block">B:作家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的《中華醇詩詞精品選》第三卷。</p><p class="ql-block">C: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的《中華詩詞藝家大辭典》第三卷。</p> <p class="ql-block"> 琴斷口簡介</p><p class="ql-block"> 琴斷口街遍區(qū)西,漢水南岸。北臨漢水,南接米糧山,地處琴斷小河與漢江交匯的三角洲地帶。其名源自春秋時期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清代曾以"平塘古渡"列為漢陽十景。20世紀中后期沿江分布工廠與磚瓦窯,90年代發(fā)展為工業(yè)區(qū),現(xiàn)已成為集住宅社區(qū)、醫(yī)療康養(yǎng)和新興產(chǎn)業(yè)為一體的現(xiàn)代街區(qū)。</p><p class="ql-block"> 該區(qū)域通過琴臺大道與城市路網(wǎng)相連,設有多條公交線路始發(fā)站。琴斷小河經(jīng)2005年改造后成為知音文化景觀帶,與古琴臺、歸元寺等共同構成漢陽文化地理符號。</p> <p class="ql-block"> 歷史地理演變</p><p class="ql-block">得名典故:</p><p class="ql-block">據(jù)《列子·湯問》記載,春秋時期俞伯牙在此渡口聞鐘子期死訊,摔琴絕弦,形成'琴斷口'地名。</p><p class="ql-block">清代《漢陽府志》記載該處為"平塘古渡",設輪渡碼頭連接漢水兩岸。</p><p class="ql-block">功能變遷:</p><p class="ql-block">20世紀50年代:沿漢江分布國營磚瓦廠、機械廠等重工業(yè)企業(yè)。</p><p class="ql-block">90年代:轉型為工業(yè)區(qū),沿漢江分布工廠與磚瓦窯。</p><p class="ql-block">2010年后:逐步改造為居住社區(qū),形成漢陽西北部主要人口聚集區(qū)。</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 王作長順,筆名上川,40后。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會員證號009262),中國國學協(xié)會會員(GX2011080027),武昌詩詞楹聯(lián)學會(2017014)會刊《黃鶴之吟》編輯?!额I軍人物》雜志社副主編(長期)VFF”713196,中國國家詩書畫院研究員(終身)G2012060035,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詩書畫藝委會終身名譽主席(MZ丫S201218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