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乃至于世界各地,我每走到一個地方,每游覽一處名山大川或者城市主景區(qū),都會看到塔樓、寺院、教堂。遠的不說,就像西藏,在神山圣水間,建筑最好的最有藏區(qū)特色的是寺廟。這大概是除了理念、信仰外,還有古寺廟的高超建筑技藝,矗立千年,將古人對信仰的虔誠、對自然的敬畏、對美學的追求,編織成永恒的文明圖騰。這是華夏文明鐫刻在磚石木瓦間的立體史書!山西也有這方面的特色,古祠、古廟、古寺、古塔等建筑。本篇就古寺廟古建筑,編發(fā)了五臺山、懸空寺、釋迦塔,展示其獨特之處。</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是世界上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qū)。這里文物古跡和歷史遺存眾多,匯集了大量雄偉壯觀的佛教建筑和精美絕倫的佛像、佛塔、壁畫、牌匾、藏經、佛教音樂等歷史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研究空間。</p><p class="ql-block">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屬太行山系的北端,為太行山脈的主峰。</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p> <p class="ql-block">龍泉寺</p> <p class="ql-block">火神廟</p> <p class="ql-block">萬佛閣前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萬佛閣內的莊嚴</p> <p class="ql-block">眺望遠山的神廟</p> <p class="ql-block">菩薩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三十年(公元1684、1691年)二次予以重修,后成為五臺山黃廟中的首廟。</p><p class="ql-block">這是我本次從萬佛閣拍攝菩薩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次沒有安排進入塔院寺、菩薩頂參觀,但我曾于2010年9月19日從菩薩頂進入,逐級穿過寺廟參拜,抵近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白塔,傳說古印度阿育王創(chuàng)建八萬四千座舍利塔,中國有十九座,此塔為其中之一。白塔為磚石結構,覆缽式塔,總高54.1米,是五臺山的標志性景觀。</p><p class="ql-block">由于大白塔在維修中,我們這次參觀拍照缺少了此地標。于是,我就把15年前的照片發(fā)上來,求得圓滿。</p> <p class="ql-block">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的恒山腳下,是我國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它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距今1500多年,仍然懸掛在半崖峭壁間,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離地面高約50多米)。這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p> <p class="ql-block">懸空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p> <p class="ql-block">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奇觀”</p> <p class="ql-block">因下雨且限制游客“登臨”,我只是在山下觀景臺遙望遠攝。</p> <p class="ql-block">釋迦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坐落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角的佛宮寺內。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筑。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觀五層,內觀實為九層,總高67.31米。整個建筑采用斗拱結構,未用一根鐵釘,全部采用榫卯結構連接,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高超技藝,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塔內留存有古跡、對聯(lián)、題貼、碑刻。</p> <p class="ql-block">塔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還有精美的壁畫和雕刻??催@雕塑,形象生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觀看、拍攝木塔</p> <p class="ql-block">塔下的電子版適時顯示,應縣木塔建成距今已有969年4月之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