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鎮(zhèn)江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以吳國青銅器、唐代金銀器和元代瓷器為核心,兼具藝術性、歷史性與地域特色。其中,青銅鳳紋尊與“論語玉燭”酒令籌筒更是見證了中國古代工藝巔峰與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正好前一陣子在上海閔行博物館看到舉辦“貞觀鑒”,其中一件國寶級文物來至鎮(zhèn)江博物館,那就是青銅鳳紋尊與“論語玉燭”酒令籌筒,而這次在鎮(zhèn)江博物館觀看沒有發(fā)現這件國寶級文物實物,前后兩次在上海和鎮(zhèn)江博物館參觀給出了呼應,國寶級文物流動參展,在各地巡回展出,普及教育,激發(fā)國民愛國情懷,增添國民文化自信,為民族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積淀感動!</p> <p class="ql-block">鎮(zhèn)江開埠是近代中國被迫開放的重要歷史事件,標志著這座城市從傳統漕運樞紐向近代化商埠的轉型。</p> <p class="ql-block">鎮(zhèn)江開埠是外力沖擊與地理優(yōu)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興衰反映了近代中國被動卷入全球化進程的復雜圖景。當前鎮(zhèn)江正依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新挖掘這段歷史的現代價值。</p> <p class="ql-block">開埠背景與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天津條約》的簽訂</p><p class="ql-block">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鎮(zhèn)江被列為長江下游首批通商口岸之一。這一條款旨在利用鎮(zhèn)江“江河交匯”的地理優(yōu)勢,便于外國勢力深入長江流域進行經濟滲透。</p><p class="ql-block">漕運衰落與交通需求</p><p class="ql-block">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口導致京杭運河斷流,漕運逐漸廢止,但鎮(zhèn)江作為南北渡運港的地位依然重要,成為北方人口南遷和軍事調動的樞紐。</p> <p class="ql-block">開埠過程與初期建設</p><p class="ql-block">正式開埠時間</p><p class="ql-block">1861年正月,英國參贊巴夏禮與鎮(zhèn)江地方官員簽訂租地批約,劃定銀山門一帶為英租界;同年三月設立海關,鎮(zhèn)江正式開埠。</p><p class="ql-block">早期外國資本進入</p><p class="ql-block">英商寶順洋行成為首家在鎮(zhèn)江設立代理點的外商洋行。</p><p class="ql-block">英、法、日等國陸續(xù)建造碼頭和倉庫,至19世紀末,鎮(zhèn)江港已有30多處水運碼頭,成為長江第三大商埠。</p><p class="ql-block">近代化設施興起</p><p class="ql-block">1862年設立海關理船廳,管理長江航政;1866年海關內設郵務辦事處,為中國最早的三家郵政機構之一。</p><p class="ql-block">1912年英租界建成江蘇首個自來水廠,推動城市基礎設施近代化。</p> <p class="ql-block">經濟與社會影響</p><p class="ql-block">商貿與金融繁榮</p><p class="ql-block">子口稅貿易:1880年鎮(zhèn)江口岸子口貿易額占全國21%,成為洋貨內運的最大口岸。</p><p class="ql-block">錢莊業(yè)鼎盛:民國初期鎮(zhèn)江有錢莊60余家,信用放貸輻射江北,上海金融界有“無鎮(zhèn)不莊”之說。</p><p class="ql-block">工業(yè)發(fā)展:1895-1911年間,絲綢、面粉、電燈等10多家近代工廠建成,大綸絲廠等企業(yè)成為標志。</p><p class="ql-block">城市功能轉型</p><p class="ql-block">從漕運樞紐發(fā)展為“華洋雜處”的商貿中心,西津渡和新河街成為商業(yè)繁華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文化沖突與民族抗爭</p><p class="ql-block">殖民統治的屈辱</p><p class="ql-block">英租界水廠壟斷供水并高價收費,引發(fā)民眾不滿;1924年鎮(zhèn)江人自建救火會水廠對抗洋人壟斷。</p><p class="ql-block">1889年英租界洋捕毆傷華人,引發(fā)群眾怒毀洋行及領事署。</p><p class="ql-block">民族資本崛起</p><p class="ql-block">商人陸小波等通過收購租界水電廠(1929年)、創(chuàng)辦本土企業(yè),推動經濟自主化。</p> <p class="ql-block">開埠后的衰落與反思</p><p class="ql-block">交通地位削弱</p><p class="ql-block">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鎮(zhèn)江被排除在鐵路干線外,經濟腹地縮小,港口逐漸衰落。</p><p class="ql-block">歷史遺產與啟示</p><p class="ql-block">開埠雖帶來短暫繁榮,但也暴露了半殖民地化的被動性。如今鎮(zhèn)江的運河與西津渡遺址仍見證著這段“江河交匯處的城市傳奇”。</p> <p class="ql-block">從博物館出來,附近就是“廣肇公所”,這是辛亥革命代表人物“孫中山”的一些事跡展。</p> <p class="ql-block">而與其一墻之隔的伯先路29號這幢建筑,最后成為了“江南飯店”舊址。</p><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我介紹的幾幢建筑之外,像伯先路85號,系原英國領事館舊址,現為鎮(zhèn)江博物館所在地。此外,伯先路上還有像“紅萬字會江蘇分會舊址”、“英租界工部局舊址”、“鎮(zhèn)江老(清)郵電局舊址”、還有教堂等近代歷史建筑群。這些歷史建筑非常值得一看,況且它們就在鎮(zhèn)江著名的【西津渡】風景區(qū)附近,順道一游,您可不吃虧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