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圣島第三天中午11點退房后在大堂、餐廳等地休息</p> <p class="ql-block">烈日下在離開圣島Omiros酒店的最后一刻,利用酒店門口的臺階拍下了第二張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候船碼頭很簡陋,靠墻邊少量椅子,大部分人只能站著,或有幾個人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p> <p class="ql-block">這次上船后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了,熟門熟路找好了大片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渡輪開動后,大家各就各位,練習形體的,打牌的,侃大山的,補拍照片的都開始行動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摜蛋新手上場</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前的老同事,有緣同行</p> <p class="ql-block">在23點左右,輪渡抵達雅典</p> <p class="ql-block">七小時船程返回雅典,眼中心中,仍是那片無可比擬的藍白幻境。圣托里尼,是靜氣,是神跡,更讓我們懂得美好常伴挑戰(zhàn),珍惜當下方不負山海相遇。團里才子佳人云集,十八般武藝精通,于是在船上的7個多小時里內容多多:有不吝賜教傳授形體美學的老師、有虛心求教的學員;有站樁的高人、有形體操、普拉提、擼鐵等剛柔并濟、不行于色的美女們;有愛好攝影的攝友,有熱情奔放熱愛生活的業(yè)余模特,有摜蛋愛好者,還有閑聊談心者,于是乎在不知不覺間回到了雅典,入住四星酒店Civitel Attik</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時已經(jīng)很晚,今天早上起來在陽臺上看到了酒店邊上的一個教堂?</p> <p class="ql-block">起來早的美女,吃完早飯有時間開始美拍</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的行程是參觀世界七大人工建筑奇跡——雅典衛(wèi)城</p><p class="ql-block">今天適逢周日,酒店出發(fā)去衛(wèi)城路上遇到了“半馬”,馬路被繩子一分為二:一邊車流不息,一邊是跑跑停停的參賽者,有的身材矯健,有的則拖著“救生圈”,看來也是重在參與。導游說,這是為紀念一位傳遞勝利喜訊而不惜獻出生命的士兵,也是雅典保衛(wèi)精神的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雅典衛(wèi)城(Acropolis of Athens)是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580年,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山丘上,集宗教、政治、軍事功能于一體,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其核心建筑包括帕特農(nóng)神廟、厄瑞克提翁神廟等,代表了古希臘建筑與藝術的最高成就,被譽為西方文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因為不能用喇叭,現(xiàn)場人滿為患也講解不了,所以導游在進遺址前在樹上掛了一張示意圖講解中</p> <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與藝術成就</p><p class="ql-block">?帕特農(nóng)神廟?:多立克柱式建筑,長70米、寬31米,48根10米高石柱環(huán)繞,飾有菲迪亞斯雕刻的雅典娜神像及神話浮雕,被譽為古代七大奇觀之一。??</p><p class="ql-block">?厄瑞克提翁神廟?:愛奧尼式建筑,以六尊女像柱聞名,復合供奉雅典娜與波塞冬。??</p><p class="ql-block">?雅典娜勝利神廟?:紀念希波戰(zhàn)爭勝利的小型神廟,無翼女神像象征勝利永駐。??</p> <p class="ql-block">勝利女神殿也稱為無翼勝利女神殿,位于雅典衛(wèi)城山上一個陡峭的、向西突出的平臺上。奈姬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司掌勝利、好運、成功等,某種意義上,她也是一種命運女神。</p><p class="ql-block">奈姬的表妹與伴侶是雅典娜,她是希臘神話中智慧、技藝與戰(zhàn)爭女神,她與海神波塞東的斗智中取勝,成為雅典的保護神。</p> <p class="ql-block">雅典娜勝利神廟?</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廟,是雅典衛(wèi)城的著名建筑之一,本為放置八圣徒遺骨的石殿,傳說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東為爭做雅典保護神而斗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廟,位于埃雷赫修神廟的南面的一塊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間,是雅典衛(wèi)城建筑中愛奧尼亞樣式的典型代表,它是培里克里斯制訂的重建衛(wèi)城計劃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設計非常精巧。</p><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廟有三個神殿,分別供奉希臘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鐵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分別有兩條別具特色的柱廊把它們連接起來。</p> <p class="ql-block">古希臘時期的藝術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大多是雕塑、建筑與陶器,繪畫作品傳世極少。 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塑可以說是西方美學 Idealism 的范本,古希臘建筑更是奠定了西方建筑學的基礎,影響了后續(xù)的兩千多年。希臘古典建筑講求 Symmetry、Balance and Harmony,其典型的 Doric、Ionic、Corinthian 三種建筑風格直至十八、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時期仍被奉為 Standard Orders。</p> <p class="ql-block">狄奧尼索斯劇場</p><p class="ql-block">雅典衛(wèi)城的露天劇場</p><p class="ql-block">雅典的狄奧尼索斯劇場位于雅典衛(wèi)城南側,是有兩個半圓形的劇場,由門廊相連,充分體現(xiàn)了古希臘人對藝術的熱愛。西側的Odium of Herodes Attius劇場現(xiàn)在仍然作為夏季露天音樂會和戲劇表演的場所,東側的酒神劇場作為景點向游客開放。該劇場建于公元前5世紀,最早是向酒神祈禱的地方。狄俄尼索斯在羅馬又稱巴克斯,植物神,葡萄種植業(yè)和釀酒的保護神。最初并不是奧林匹斯的主要神祇。</p> <p class="ql-block">衛(wèi)城瞭望臺</p> <p class="ql-block">從2000+年石縫里長出來的綠植,佩服它們頑強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一個國外游客看到我們在拍照,幽默地來蹭露臉,也幸虧小顧美女攝影師眼疾手快抓住了這一瞬間</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衛(wèi)城,中餐后我們繼續(xù)逛Plaka老城區(qū),因為星期日其他大型商場全部停業(yè),羨慕歐洲人“不為三斗米折腰”的人生哲學</p> <p class="ql-block">那天因為拍照沒有進這個都主教座堂參觀,今天補一下課。</p><p class="ql-block">它是1842年由國王奧托和王后阿瑪麗亞奠基,歷時20年建成的雅典都主教座堂,也稱大都會天使報喜主教座堂,是東正教希臘教區(qū)最重要的教堂,位于雅典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衛(wèi)城山腳下的繁華商業(yè)街區(qū)普拉卡(PLAKA)旁,是雅典地標之一,經(jīng)常舉辦重大活動。都主教座堂旁還有一座微型教堂阿基歐斯·埃萊夫塞里奧斯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門廊上方的馬賽克圖案描繪了大天使加百利向瑪利亞報喜的場景。</p><p class="ql-block">教堂正對大門的廣場上有座雕像,那是從1944年德軍撤離到1946年國王回歸期間攝政的希臘東正教牧首Damaskinos Papandreou(1891-19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