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高明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6月11日,我和姐姐拖著行李箱,坐上了動車?;疖嚨镍Q笛聲仿佛在重復著此行的目的——尋訪久未謀面的姨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jīng)?,這名字從前只在姐姐重復的嘆息與地圖上的小小墨點間浮現(xiàn)。而今日,我雙腳終于踏上這片土地,竟不是為了風景,而是為了血緣深處那聲被歲月模糊了的召喚下,來到了這里,下車后當我看到: 空氣中浮動著一縷若有似無的藥香,像這座城市古老又溫潤的呼吸。此行本意是探望患病的姨媽,卻未料在關懷的間隙,被這座城的山水與煙火悄悄的治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表弟和弟媳到車站接了我們,來到姨媽家里,看到姨媽患有帕金森病,行動不便,說話哽咽,但她努力的和我們交流。老人端坐輪椅中,目光凝滯,雖己年過八旬,但面上皓首童顏,膚若凝脂的細白肌膚竟不見半分褶痕,唯有眉宇間的茫然與周遭的寂靜相映,似將歲月的痕跡悄然藏起。和我們交談時,記憶未模糊,每到回憶起小時候和我母親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時,滿面都是幸福快樂的笑容。姨媽生活的很幸福,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都圍繞在身邊,照顧的很好。她自責的對我們說:"是我害了孩子們,他們都是當爺爺奶奶的人了,每天照顧我的生活,很辛苦,我心里總是過不去,總感對不起他們"。姨媽緩慢哽咽地說:"在格爾木醫(yī)院當院長的女婿,每次探親回來,總是對我關心的無微不至。他原來是外科醫(yī)生,得知我得了帕金森病后,努力的研究新的治療方法。上網(wǎng)查閱國內外大量的資料,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大膽的醫(yī)治。經(jīng)過十多年的治療和調理,我己從渾身顫抖到現(xiàn)在只有嘴角微顫和左腳微抖,拿起勺子自己吃飯了"。聽了姨媽的話,使我體會到,這種在姨媽身上發(fā)生的奇跡,說明姨媽的孩子們,同心協(xié)力。 從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到輪流陪伴康復訓練;從記錄病情變化的點滴,到用笑聲驅散陰霾。一家人將細碎的時光化作治愈的良藥,讓被帕金森侵擾的日子,依然盛滿愛與希望。他們用行動詮釋:真正的力量,源于家人間永不言棄的守望相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表弟開車帶我們游纜了舉世聞名的"崆峒山"。這是一次融合自然奇觀、人文底蘊與心靈沉淀的獨特體驗。作為道教名山和武俠文化中的“武林圣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她既有仙氣繚繞的意境,又有險峻雄奇的真實感。 山峰如刀削斧劈,孤峰、絕壁、石柱林立,特別是昨晚下了一場大雨,云霧繚繞,晨霧中宛如水墨畫卷。古樹參天,山澗清泉潺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觀光車把我們送到了中臺。從崆峒山中臺到山頂(皇城)的臺階是朝天門至皇城之間的上天梯,共為378級,階多但坡度較緩和,也可乘索道。 我和姐姐只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就走不動了,腰酸腿疼下山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山時腳步輕快了許多,不是因為疲憊消散,而是內心沉淀了山的厚重。崆峒山給予的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場心靈的修行,它教會我們在攀登中沉淀,在俯瞰中釋懷,在云霧繚繞間領悟生命的真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下山后,表弟帶我們去農家樂品嘗了正宗的平?jīng)雒朗?quot;羊肉泡饃"、"饸饹面"、"蕎麥面攪團"等優(yōu)質美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離開平?jīng)鰰r,行李箱里裝著姨媽塞的平?jīng)鎏禺a,背包里裝著表弟一家人的深情厚誼。姨媽一家人就像這座城一樣,一杯醇厚的茯茶,初嘗只覺質樸,回味卻滿是悠長。它讓我懂得,生命中的困頓與美好本就交織,如同崆峒山的云霧與晴空,美食街的辛辣與清甜——正是這些看似矛盾的存在,拼湊出了生活最動人的模樣。姨媽我愛您!祝愿您一生平安!</b></p> <p class="ql-block">美篇中的圖片部分來自網(wǎng)絡致謝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