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半個月沸沸揚揚的父親節(jié)宣傳鋪天蓋地,詩詞學會群里本周的作業(yè)也是以寫《父親》為主題。對于從小缺失父愛的我感覺對就是心靈又一次刺痛。盡管這么多年從行為上早已經(jīng)原諒他了。但是他在世時對我們的無情無義每每回憶都是痛??出生不久父親就被打成右派下放農(nóng)村勞動,等知道和認識爸爸已經(jīng)幾歲了。后幾年后暫且平反,小學半工半讀三年后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停課鬧革命了。只有去我四零年入黨的姥姥家生活,但是到了讀中學的年齡不是靠成績還是要靠推薦,黑五類的子女靠邊站,這樣改革開放后父親徹底平反后我們兄妹三人分別回鄉(xiāng)、下鄉(xiāng)工作。父親對我們兄妹來說太陌生了。且性格對我們兄妹孤僻冷漠嚴厲。雖然我們兄妹感情上很難接受,畢竟我們都已是成年人,親情上還是盡義務。人生有幾個二十年?需要父親陪伴教育的年紀都成空白。1977年恢復高考后,哥哥弟弟都去參加高考,我也曾經(jīng)動過參加高考的念頭,母親的膽子太重了,我不能放棄工作,(當時已經(jīng)參加工作四年,后來自己工作之余學習,陸續(xù)參加中等教育函授和高自考函授)必須和母親分擔養(yǎng)家的重任。就這樣等父親徹底平反回來后我們都是二十幾歲的成年人。爸爸這個字眼喊出口好難……父親對孩子們沒有親近和內(nèi)疚,冷陌生疏相反對他的學生像自己的孩子般喜歡。后來兄妹分別成家生兒育女,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生日都會帶著孫輩們分別去父母家探望聚餐,他對孫輩疼愛有佳。老年后性格有所改變。每每給他送飯菜會高興露出笑臉寒暄幾句。黑五類子女的帽子戴了整整二十多年,壓的喘不過氣來,導致不好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原生家庭的缺憾影響了人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節(jié)里憶父</p><p class="ql-block">——缺失父愛的童年</p><p class="ql-block">齊人物語</p><p class="ql-block">幼無嚴訓歲蹉跎,黑五類名嗟逝波。</p><p class="ql-block">未覽黌門辭墨卷,惟憑字典認山河。</p><p class="ql-block">廿年劫后情疏遠,半世歸來意若何。</p><p class="ql-block">縱使心盲難易喚,仍承孝道送終歌。</p> <p class="ql-block">幼無嚴訓歲蹉跎,黑五類名嗟逝波。</p><p class="ql-block">未覽黌門辭墨卷,惟憑字典認嵯峨。</p><p class="ql-block">廿年劫后情疏淡,半世歸來憾幾多。</p><p class="ql-block">縱使心盲難易喚,仍承孝道送終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