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創(chuàng)建的清初時期宮殿,清入主中原后為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行宮。作為中國現(xiàn)存的兩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沈陽故宮以鮮明的滿族特色著稱于世。</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是清朝奠基之地。1616年,明朝女真族建州部首領(lǐng)努爾哈赤在統(tǒng)一女真諸部的過程中,于今遼寧新賓境內(nèi)赫圖阿拉城建國稱汗,建立“大金”地方政權(quán),1621年進占遼沈地區(qū),1625年由遼陽遷都至沈陽并在城內(nèi)啟建宮殿。</p> <p class="ql-block">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后續(xù)建,并于1636年在這座宮殿中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政權(quán)定都北京后,對沈陽故宮予以保護并繼續(xù)擴建。1671~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諸帝東巡盛京祭祀祖陵均入住故宮駐蹕,并于此舉行慶賀和祭祀典禮。</p> <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占地六萬多平方米,現(xiàn)有古建筑114座。東路為努爾哈赤時始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以皇太極時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為主體建筑,兩側(cè)為乾隆時所建行宮、太廟的;西路為乾隆時增建的文溯閣和戲臺。</p><p class="ql-block">清代沈陽故宮為皇家禁地,1926年始辟作博物館對公眾開放,1961年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沈陽故宮被聯(lián)合國批準納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2日參觀沈陽故宮,按行走路線用小米手機隨拍與大家分享沈陽故宮鮮明的滿族特色著稱于世。</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5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地點: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攝影:漁夫</p><p class="ql-block">器材:小米手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