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圖片:吉 祥</p><p class="ql-block">美篇號:7618514</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離縣城三十余華里的偏遠小村莊。在交通還不發(fā)達的七十年代,去次縣城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是去鄉(xiāng)鎮(zhèn)“趕集”買日用品也得靠勤快的雙腳去丈量。</p><p class="ql-block"> 記得小時候村里偶爾來了輛汽車,聽到消息的孩子都會從四面八方涌來看個稀奇,甚至在車后追著瞧。對火車的認識還是在露天電影《鐵道游擊隊》里見過的。發(fā)生在村里的一個故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那人回老家探望親人,步行一百多公里才坐上火車,龐大的火車讓他吃驚,幽默風趣的他回來后跟村里人說:“火車真是又長又快,那家伙爬著跑還那么快,要是站著跑,指不定多快呢!”逗的大伙捧腹大笑。那時候我多么希望也看看火車。</p> <p class="ql-block"> 高中畢業(yè)后我如愿的考進了沈陽鐵路職業(yè)學校,被分配到信號專業(yè),那時候我們都以為信號專業(yè)是車站擺旗給火車發(fā)信號的,到了學校才知道鐵路各專業(yè)的工作性質。</p><p class="ql-block"> 開學時,錄取通知書上寫的很明白,到沈陽后學校有接站車。因為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慈愛的父親對已經成人的我也不放心,決定把我送上火車,然后他就返回。發(fā)車時間是凌晨六點,我和父親在通遼鐵道大廈住了一夜。向來睡眠很好的父親那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我因為就要看到期盼已久的火車也未睡實。次日我和父親早早的就起床來到了售票口,父親卻買了兩張火車票,他又臨時改變主意決定把我送到學校。那一刻我對“在父母心里,無論何時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這句古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p><p class="ql-block"> 中午到了學校,下午父親又和我把學校的環(huán)境仔細的看了一遍。宿舍、食堂、浴池、教室和商店在哪里都熟悉后,父親才安心的到招待所去休息,那一夜,父親睡的很踏實,像是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上,我讓父親到沈陽城去逛逛,父親堅決不肯,他說以前來過,沒有什么好逛的。其實我知道是斂縮儉樸的父親舍不得花沒必要的錢。吃了早飯,這次是我送父親去車站,一路上父親又做了許多叮囑,那一刻我有點像初上小學的小學生。</p><p class="ql-block"> 車進站了,父親登上火車的那一刻,我瞬間想起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寧愿自己受苦遭累,皆愿孩子們平安快樂。火車徐徐開動,父親在車窗與我揮手告別,此時有物模糊了我的雙眼,父親的身影顯得特別偉岸?;疖囁突馗赣H,站臺上留下了他的希望。今日提起拙筆來憶敘當年送站的往事,心余酸楚。在此父親佳節(jié),祝福天下父親身體健康!快樂永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