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小區(qū)的口袋公園,前些日子瓊花盛開。本篇就講講瓊花的故事。瓊花所謂瓊者,美玉也,“瓊花”花朵美麗、花大如玉盆,花四周由八朵五瓣大花圍成一圈,環(huán)繞中間一朵白色似珍珠般的小花。每朵小花簇擁著一團蝴蝶似的花蕊,微風吹拂,似八仙起舞,故被稱為聚八仙。由于樹姿優(yōu)美,花形奇特,宛若群蝶起舞,被列為傳統(tǒng)名貴花木。該花適宜孤植于草坪及空曠地段,使其四面開展,也可配植于堂前、亭際、墻下和窗外等處。</p> <p class="ql-block"> 由于樹姿優(yōu)美,花形奇特,宛若群蝶起舞,被列為傳統(tǒng)名貴花木。照片攝于2025年4月5日小區(qū)口袋公園。</p> <p class="ql-block"> 照片放大后,宛若群蝶起舞更為形象。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作《觀雪》就曾有這樣的描寫:“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闭掌瑪z于2025年4月5日</p>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曾任揚州太守,他在瓊花觀內賞花時,曾賦詩一首:“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瓊花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后來,宋仁宗、宋孝宗也都曾移植瓊花于皇宮內苑之中,均不得活,可見瓊花的嬌貴和難得。揚州市古稱“廣陵”,隋開皇九年(589年)始稱揚州,并延續(xù)至今。照片攝于2025年4月5日<div><br></div> <p class="ql-block"> 無雙亭位于今江蘇省揚州市內,因此地瓊花"天下無雙",故名。該亭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建造。無雙是無雙的繁體字。照片選自網絡。</p> 瓊花的果實也很美,彼此擠在一起,團結一致,熱鬧非凡! 隨著果子的成熟,由綠變紅,再變紅黑。這一串串紅紅火火的鮮亮小果,怎不惹人喜歡!照片選自網絡。 白色木繡球花(學名:歐洲莢蒾)是落葉灌木,高達3米,花成球形,直徑最大可達30厘米,花朵初開時綠色,成熟后變?yōu)榘咨?,如同積雪堆積而成的雪球,點綴在綠葉之間,顯得分外清新脫俗,迷人至極。不識瓊花者,誤以為是瓊花。照片選自網絡。 楊廣早在南征陳朝的時候,就對江南風物十分欣賞。楊堅得勢后,楊廣又做了九年揚州總管。揚州在隋唐兩代十分繁華,號稱“人生只合揚州死”。后來更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的說法,把到揚州與當大富翁和做神仙相提并論,可見揚州城的魅力之大。楊廣對這樣的錦繡風流之地,自然是十分沉迷。后來,他當了皇帝,依然很懷念在揚州的日子,這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揚州的原因。圖為黃浦江畔瓊花。攝于2024年5月。 隋煬帝大業(yè)年間,監(jiān)巫大卿裴矩奏稱,揚州里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香聞數里之外。隋煬帝對瓊花心向神往,大肆征民工修鑿運河,每月役使民工二百萬人,日夜不停地施工,并下令造龍舟及雜船數萬艘,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慘死去。 京杭大運河,全長2700公里,洛陽位居運河中心,西接長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成為天下貨物集散地;江都(揚州)形成江南貨物集散地,成為隋唐經濟重心;運河沿岸也如雨后春筍般的發(fā)展出數座商業(yè)城市。隋唐大運河為經濟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為溝通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紐帶。運河修成后,煬帝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余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抵達揚州之前,瓊花卻被一陣冰雹摧毀。 征戰(zhàn)和大量勞役,以及楊廣后期的腐朽奢靡生活,給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土地荒蕪,百姓無以為生,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激起人民的反抗。各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瓦崗寨、竇建德、王世充、李淵父子等紛紛舉兵造反。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發(fā)動兵變,楊廣倉皇換裝岀逃。被逮住后縊死,時年五十歲。說唐中隋唐十八好漢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力大無窮,兩臂過萬斤,使一桿鳳翅鎦金鏜,重400斤,坐下良騎赤炭火龍駒,能日行五千里。在紫金山下被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打死。李元霸是唐太宗李世民弟弟。等等,只是小說家杜撰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瓊花在揚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揚州市將瓊花定為揚州市花。歷史上,隋煬帝曾多次前往江都(現今的揚州)欣賞瓊花,每次出行都盛況空前,幾乎所有后宮嬪妃都隨行而出。公元661年,隋朝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隋煬帝最終在江都宮被禁軍將領宇文化及等人勒殺。這些事件導致他隨身攜帶的眾多絕色嬪妃和宮女流落民間,故揚州多美女。</p> 中國歷史上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卻是一個輝煌的朝代。完成了南北統(tǒng)一,結束了自魏晉以來360年的分裂局面,開創(chuàng)了隋唐盛世的先河。隋文帝楊堅原為北周重臣,楊堅長女楊麗華是北周宣帝皇后,北周宣帝死后,楊堅輔政。 后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即隋文帝, 定都長安。隋文帝勵精圖治,倡導節(jié)儉,廢除苛捐雜稅,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大改革。鞏固中央集權,推行科舉制,選拔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強化政府機制,使國家很快強盛。隋文帝晚年頗受諸子的困擾。先是軟禁三子秦王楊俊,接著,將長子太子楊勇貶為庶人,改立次子楊廣為太子,將四子蜀王楊秀貶為庶人。<div> </div> 隋文帝臥病時,宣楊廣入宮,責問他搶班奪權、非禮宣華夫人等不軌行為。準備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一人入皇室,不久隋文帝駕崩。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即位后,遷都洛陽,貫通大運河,先后降服契丹、吐谷渾,分裂突厥,把國界推到青海湖、新疆等地,重新開通絲綢之路,在南方又降服了安南、占婆 ,疆域達到極盛。 政治制度上,改革官制與租調,形成科舉制。美籍漢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中寫道:“在隋文帝和楊廣的統(tǒng)治下,中國又迎來了第二個輝煌的帝國時期。大一統(tǒng)的政權在中國重新建立起來,長城重新得到修繕,政府開鑿了隋唐大運河,為后來幾百年間的繁華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偉的宮殿,中華帝國終于得以重振雄風。 北周時,有人預言楊堅日后會做皇帝,隋文帝自己也深信得佛保佑才當上皇帝。根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在隋文帝崇佛政策的帶動下,“天下之人從風而靡,競相景慕。民間佛經,多于六經數十百倍”。佛教經典如此之多,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 以下圖片攝于國淸寺,2024年攝。 隋煬帝時,朝廷對佛教采取了積極扶持的政策,隋煬帝還向浙江國淸寺天臺宗智者大師受戒,成為佛家弟子,智者大師籌款未果先逝,由隋煬帝拔款修建。 隋朝成為東亞地區(qū)的政治楷模和文化中心,佛教和道教盛極一時,古典詩歌和法律也都蓬勃興盛。 周邊國家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東突厥等深受隋朝文化與制度影響,紛紛派遣使者朝拜、學習。<div><br></div><div><br></div> 在西域的44個酋長國中,“相率而來朝者三十余國”。 北面的突厥、契丹,東面的高麗、百濟、新羅、倭國,南面的林邑(今越南)真臘(今柬埔寨)等政權,也先后遣使來洛陽朝覲通好。一時東京洛陽使節(jié)紛至,胡商云集,店肆林立,成為世界中心,“蠻夷嗟嘆,謂中國為神仙。”隋朝還和歐洲許多國家進行商業(yè)交往,在打通絲綢之路后,大大刺激了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中原的商品還遠銷歐洲,羅馬、波斯等許多西亞、歐洲國家的商人居住在大興城,很多歐洲國家的使節(jié)前往大興城朝拜。 隋煬帝西巡(609年)時,召開了“萬國博覽會”, 會上吐屯設向煬帝獻地數千里,煬帝大悅,在他恩威并施的著力經營下,四夷歸順,八方來朝。此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資治通鑒》評價:“隋氏之盛,極于此矣?!彼鍩墼趪诵哪恐?,評價極差,主要是因為晚期表現。唐玄宗年輕時,英氣勃發(fā),從武則天手中奪回李唐天下,創(chuàng)開元盛世。晚年因昏庸,覇占兒媳楊貴妃,重用安祿山,差一點斷送江山??梢娢鞣轿拿鲊乙?guī)定總統(tǒng)只能連任兩屆,是世界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