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寶雞有個乒乓小樂隊,是球友過招,還是知音相聚呢?快來看看快樂的晚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寶雞電視臺記者2019-07-26 </span></p><p class="ql-block"><b> 什么樣的晚年生活是您所期待的?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但我相信答案里都會包含“快樂”這個詞。最近我們采訪到的一個中老年樂隊就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團(tuán)體,它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乒乓小樂隊,聽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好奇,這到底是一個運動型還是文藝型的老年團(tuán)呢!</b></p><p class="ql-block"><b> 樂隊笛子手老羅說:大家有興趣,剛好又有樂理基礎(chǔ),于是眾人一拍即合,放下球拍拿起樂器,很快小樂隊就組建起來了,別看樂隊小,卻也是“中西結(jié)合”。羅岳陵吹笛子、徐溢華、馬鳳珍等五位女士負(fù)責(zé)彈奏阮,其他成員則負(fù)責(zé)二胡、手風(fēng)琴、大提琴以及曼陀林的演奏。</b></p><p class="ql-block"><b> 說起對這些樂器的認(rèn)知,他們當(dāng)中有幾位可是自學(xué)成才,徐溢華阿姨今年70多歲了,雖說懂一些基礎(chǔ)的樂理知識,但要能把民族樂器“阮”撥出美妙的旋律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她指端的老繭是最有力的證明。不僅是徐溢華一人,樂隊當(dāng)中其他的樂手也非常努力練習(xí),大家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學(xué)的快的不驕傲,學(xué)的慢的不氣餒,一起切磋共同進(jìn)步,在每個成員看來,這就是這個小樂隊的精神核心所在。</b></p><p class="ql-block"><b> 乒乓結(jié)友、音樂結(jié)緣,樂隊成立容易,但要想找到一個活動陣地卻比較麻煩。這兩年中老年團(tuán)體劇增,公園樹蔭下、涼亭里,老年人的身影隨處可見,這就造成了用地緊張。為了讓大家有個能遮風(fēng)避雨的活動場所,成員王書林跑前跑后為大家張羅,最終在寶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申請到一間教室,供大家每周三上午在這里排練。</b></p><p class="ql-block"><b> 最然目前這個乒乓小樂隊規(guī)模不算大,組織者羅岳陵也為樂隊的未來精心規(guī)劃著。可以看出,乒乓小樂隊的每一個人都在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并為團(tuán)體出謀劃策, “孤獨”“無聊”“ 阿爾茨海默病”等這些詞語在他們身上完全找不到身影,我想這也正是我們所有老年人向往的快樂晚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