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緬懷父親寄哀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父親節(jié)的這段時間,對逝去的父親追憶,與日俱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逝去的父親,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親人,每每想念父親,不無感慨:父親如果還在人間,那多好,我們這個家,又該有多好,媽媽有個相濡以沬的老伴一直在身邊,晚年的身心健康也許會更好(母親于去年10月去逝,享年93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世間,有種特別寶貴的東西叫“父愛”,每當回憶起父親對我們姊妹的諄諄教誨和疼愛有加,每當回憶起父親在我們這個家的擔當與付出,每當回憶起父親言傳身教樹起的好家風,每當回憶起父親一生蒙受的磨難和難以言說的命運坎坷,我的心中情不自禁地泛起陣陣辛酸,悲痛之情油然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親去逝至今已經(jīng)是28個年頭了,與我們天各一方的父親,可曾感知到,我們因常常思念您,恍如那種刀割的心痛;可曾傾聽到,我們含淚的話語,向您訴說人世間一些很無奈的情愫;可曾欣慰到,我們對年老體衰的母親,極盡兒女之孝道,陪伴著老母親安享晚年,直至壽終正寢。</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b></h1><h1>父親是性情中人,熱情、好客、厚道,心中總是只有他人,處處總是為別人著想,待人真誠實在。還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性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如火如荼,祖籍老家泰州的好幾位親戚從城市來到我們這個小縣城的鄉(xiāng)村插隊落戶。</h1><h1>父親對他們的境遇很同情,常對母親說起,他們還很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長期在農(nóng)村勞動,生活又很艱苦,我們盡量能在飲食營養(yǎng)上多給予幫助啊。</h1><h1>后來,直至返城的十多年間,這些插隊的老家親戚們只要從鄉(xiāng)下進城,吃住都在我們家,父親還常親自下廚,三下五除二,一盤油炸花生米,一盤大蒜伴百頁很快就做好了,再到街頭切幾個熏燒菜,盤盤碟碟擺滿了一桌子,父親愛喝點酒,小酒杯中斟滿酒,熱情地招呼著親戚們邊吃邊聊,推杯換盞,津津有味,有時候乘著酒興,還要關照母親再增添幾道菜啊湯啊什么的,款待這些在鄉(xiāng)下生活很艱苦的親戚們。</h1><h1>那個年代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多子女,經(jīng)濟狀況都不太寬裕,象我們家這樣招待客人算得上是奢侈了。父親樂于助人,寧可平時家里日子過得緊一點,可絕不能虧待老家的親戚們。</h1><h1>我們一家除了生活上為插隊親戚提供方便和照顧外,父親還不顧工作繁忙,經(jīng)常為他們搞一些飼料和化肥,幫助他們與當?shù)厣a(chǎn)隊搞好關系?,F(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清楚,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飼料和化肥是相當緊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父親能搞到這些農(nóng)用物資,也是很費時費力的,可算是幫了大忙啊,時至今日,老家的這些插隊親戚們都難以忘懷。</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做過中學數(shù)學老師,并且是班主任,父親為人師表,教學嚴謹,有親和力,雖然從教時間不長,卻與好幾屆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隨著時間流逝,學生畢業(yè)后各奔前程,師生之間也無多少聯(lián)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次偶然機會,父親當年器重的一位學生登門拜訪,父親還未下班,母親與他閑聊,敘述父親這么多年在工作上的坎坎坷坷,因為事事過于原則,常常得罪一些人,甚至是上級領導。那個年代運動多,父親講真言,說實話,最看不慣那些阿諛奉承、不干實事一類的人,工作上不留情面,所以多次給一些小人暗算和誣陷,被同事們戲稱為“老運動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位學生聽得認真,對我父親深情評價:老師的立身處世,令我們學生肅然起敬,老師對自己認真、嚴格、太正統(tǒng),處處嚴于律己,比我們這些做領導的共產(chǎn)黨員還要“馬列”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來這位學生得知我父親剛過六十歲生日,立即聯(lián)系其他幾位當年父親很器重的學生,集體送來了橫匾,祝賀父親生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親的這些學生在人生道路上,憑借自身的努力,都很有出息、有作為,曾關切地詢問父親,家中當前有什么急難的事,包括子女有什么困難,是否有需要幫忙解決的,父親總是婉言謝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實那時候,還是能提出一些家中要緊的事,請這些學生幫忙的,父親一生光明磊落,處處事事講原則,絕不能用學生的公權力為個人謀私利。后來,父親只是將學生送來的祝壽橫匾長期懸掛在家中的客廳,也算是父親當年做老師的一份榮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四)</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虛無嗎?最珍貴的不是金錢,不是住豪華別墅,不是開名貴小車,而是首先得擁有鮮活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緬懷父親寄哀思,沒有父親的父親節(jié),思念父親,緬懷父親,就是要將父親留下的精神財富和好家風代代傳下去;沒有父親的父親節(jié),就是要把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化作粘度的文字,以文字的張力撐起親情、友情含有厚度的大傘;沒有父親的父親節(jié),思念之中亦有著那時的遺憾,父親生前是“工作狂”,平時很少愛惜自己的身體,尤其是退休后的晚年,退而不休,仍然執(zhí)著于事業(yè),忘我工作,那時的母親常常疼愛著說,單位上的事情再重要,也不能拿生命做賭注啊,長年累月下來,父親積勞成疾,身心疲憊,直至那一天心臟驟停,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此刻仿佛我的筆已經(jīng)在顫抖),遺憾之情的傾吐,只是祝愿我們活著的所有親人們、朋友們,我的老師和老同學們用心生活,珍愛生命,把握生命每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6月15日父親節(ji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