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何以為.晉祠</p><p class="ql-block">—跋山涉水走遍華夏大地系列之.山西篇.太原</p><p class="ql-block">引子:如果說有且只有一把鑰匙的話,有且只有“博物館”,她能夠解鎖過去 ,打開未來。這也是我喜歡上博物館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1934年8月正值酷暑,一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婦受朋友之邀,赴晉南考察古建筑。汽車行駛到晉祠附近時,車窗的反射光里映射出晉祠的瑰麗后,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和好感……。</p> <p class="ql-block">這對夫婦就是大名鼎鼎,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由此,加快了他們這對正直盛年的夫婦,對中國古代建筑的調(diào)研和考察的步伐,隋唐以降,至宋元明清等古建筑,開始浴火重生……。</p> <p class="ql-block">90多年后,2025年6月11日上午,一個退休老翁乘高鐵轉(zhuǎn)公交車,專門慕名也來到了晉祠。沿著當年梁林走過的路線,一睹自北魏以來,至唐宋元明清數(shù)代建筑博物館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6月11日,晴,我乘坐從鄭州開往太原的D3391號動車,于9:03準時發(fā)車。這也是我第一次乘動車去太原。12:12準點到達太原南,下車后我用高德一搜,正好有79路公交車,終點站就是晉祠鎮(zhèn)。</p> <p class="ql-block">12:48座上79路公交車,上車時包括我在內(nèi)就兩個人,結(jié)果一路上行駛了35站,近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我數(shù)了數(shù),總共乘車的人不超過十個。</p> <p class="ql-block">下公交車后,我按照高德地圖推薦的入住地方,導航行走了不足300米,就到了一個叫做“晉風”的酒店。走到地方一看,就在景區(qū)1號停車場西邊,緊鄰晉祠公園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一問價格符合要求,我就住了下來。隨后,我向酒店老板打聽了一下,附近吃飯的地方。午餐,按照服務員的推薦,我點了一份地方特色菜“醋酸丸子,一份炒土雞蛋,一碗米飯和一瓶“光肚汾”。</p> <p class="ql-block">而后回到房間里休息,因故,當天天氣有點熱,我在下午五點半鐘,才從酒店里出來,先進入晉祠公園里走走。這一走就走了進三個小時,除了晉祠,因時間關(guān)系沒進外,其他地方基本都走到了。譬如說:唐園、潛園、北極閣、中堡樓、東園等……。</p> <p class="ql-block">直到接廣播通知,晚點九點公園關(guān)門,我才在天已經(jīng)黑了下來的19:50許走出公園大門。而后又圍繞晉文公祠的湖邊走了一圈,欣賞或者說是拍照湖畔落日余暉。</p> <p class="ql-block">返回酒店的過程中,游客中心附近的小吃攤,全部都撤了,周邊的飯店也幾乎都是關(guān)了門,1號停車場也聊聊無車。由此,我判定夜晚將會寂靜得很……。</p> <p class="ql-block">6月12日晨5點半起床,在房間里面看了會隨身攜帶的,張承志先生的《風土與山河》,特別是重溫里面的名篇《悼易水》、《為了暮年》等,依舊覺得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7點鐘在酒店吃了早餐,一碗小米粥,一跟油條,一個雞蛋,這也是我大多出行時的標配。7:20出現(xiàn)在近晉祠公園的大門口,8點鐘公園大門打開,我是當天第一批進入公園者。</p> <p class="ql-block">因故,距離晉祠博物館開門還有半個小時,先入園者;晨練跳舞的有之,打拳的有之,估計這些都是當?shù)厝?;像我這樣的游客,基本上都在按照自己的愛好,或拍照,或座下來“硬等”。</p> <p class="ql-block">8:30晉祠博物館開門,我是第一個免票入場者。入館后,我先看了導引圖,從“水鏡臺開始”,依次是“會仙橋”、“金人臺”、“對樾坊”和“獻殿”。</p> <p class="ql-block">8:50行至“魚沼飛梁”處,瀏覽一周后,我知道這里是最重要的建筑,我決定停下來。看到圣母殿左前邊,一個叫做“松水亭”的地方,有石桌和石凳,便座下了來。</p> <p class="ql-block">打開我兩年前,通過“大咖說博物館”,購買的手機音頻包。聽山西講師衛(wèi)東老師的音頻,音頻介紹了27處景點,把整個晉祠的前世今生講得非常透徹。</p> <p class="ql-block">這個音頻時長是一個小時,之前,我曾經(jīng)聽過幾次,覺得還是到了現(xiàn)場聽更有感覺。就這樣,我一邊聽音頻,一邊是觀察人流。事實上,人流是九點就開始增多了,大部分都是團隊。</p> <p class="ql-block">我看了一下松水亭的介紹:清乾隆年間,因建于松水之間,故名。四面寬闊,東臨蓮花池,西向苗裔堂,南陰長壽送,北繞善利泉,夏日坐于亭中,聽泉觀蓮,如臨仙境。</p> <p class="ql-block">9:53聽完音頻后,陸續(xù)走到,苗裔堂,周柏、臺駘廟、公輸子祠和難老泉等地方,在難老泉處 。我看到經(jīng)久不息的“智伯渠”,想到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時的場景。為智氏一門,因智伯的“愚蠢”,導致了晉的滅亡,而感到悲哀……。</p> <p class="ql-block">10:53在晉溪書院看了一眼,倒是在董壽平美術(shù)館,停留了20分鐘。特別是他黃山寫意畫,我有點喜歡。因為,我也有多次登黃山的經(jīng)歷,黃山的山水、云海,奇石,峭壁我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11:50許至關(guān)帝廟,看完后座在左邊石凳上,邊休息邊喝茶,回味和感慨關(guān)羽。事實上,關(guān)羽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用我多說。當我走到赤壁,走到襄陽,走到荊州,走到成都等地方,皆會想一個問題,那么強大的關(guān)羽,咋就會“敗走麥城”呢……。</p> <p class="ql-block">在關(guān)帝廟停留了一個半小時,期間,遇到兩對自駕游的夫婦,皆是五零后。一對來自西安,一對來自北京 ,一看身材便知道有共同語言。聊起來,果然理念想當。都是想趁著能跑動,多跑幾年,即鍛煉身體,又陶冶情操,還不給子女添麻煩……。</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又走到“唐叔虞祠”,重溫了3000多年前發(fā)生的,“剪桐封第”、“綜周蕃屏”等故事。2:30許我上到晉祠左后方,最高處一個亭子里,遇到一家來自呂梁的四口人,其中三個零后晚輩,帶上77歲老母在亭子里納涼,我有點羨慕他們……。</p> <p class="ql-block">2:38我來到了“傅山紀念館”,首先,我把傅山先生的介紹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后,將里面的資料全部都拍了下來 ,等回到家里,閑暇時再仔細看。</p> <p class="ql-block">我最早了解傅山先生,是通過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里面用的名字是“傅青主”。也聽過衛(wèi)東老師介紹的“傅山先生”,在山西歷史上的地位,我也在晉祠走到過,傅山先生的隱居之處“云陶洞”。</p> <p class="ql-block">直到16:30,在我打算出公園,而覓到一處長廊里小憩時,一幅溫馨的畫面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但見,一對夫婦(估計是九零后),帶著一個小朋友(4歲左右),從我迎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把吃完食品的袋子,隨手一扔,小女孩兒的爸爸隨即制止,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接著,爸爸跳下廊外,把垃圾撿拾起來,交給女兒讓她自己找垃圾桶,然后,扔到垃圾桶里面。</p> <p class="ql-block">我目睹了全過程,給小女兒的爸爸伸大拇指,然后給小朋友點贊,給他們?nèi)尹c贊……。我也是環(huán)保志愿者,環(huán)保出行十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5:30走出公園,結(jié)束了長達10個小時的晉祠之旅。我一看咕咚運動,10:02:09小時,6.2公里,速配97分零6秒,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p> <p class="ql-block">就這樣,我的晉祠之旅結(jié)束了。下一站:山西博物院。此正是;乙巳之夏游晉祠,由頭皆因梁和林;周王封第唐叔虞,太原乃興李唐地;千年一嘆封建帝,國富民強系今日。</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3日21:56山癡書于太原途樂酒店。</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晉祠三大國寶脊建筑:圣母殿(宋代建筑),魚沼飛梁(宋代建筑,也有人說是北魏時建),獻殿(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晉祠三絕:宋代彩塑(圣母殿內(nèi))、周柏(西周時期)和難老泉(傅山題寫難老二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