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先生曾說:“閱盡萬卷尊北魏,平生只為拜云岡 ?!?011年夏初見云岡石窟,2007年國慶去過敦煌莫高窟,今年暮春剛?cè)チ她堥T石窟,十四年后的初夏再訪云岡石窟,終于能更深刻地領會語中對云岡的推崇和贊譽之情。 </p> <p class="ql-block">十四年后再訪</p> <p class="ql-block"> 1500年前,北魏工匠揮錘鑿石的鏗鏘聲曾經(jīng)響徹山谷。他們以石為紙,以錘作筆,將虔誠的信仰與超凡的智慧,在武州山南麓,雕琢出震撼世界的石窟群。</p><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8:30來到石窟景區(qū),已是人潮洶涌。步行一段路才到達石窟群。我們主要是看1至20號窟,但有幾個窟圍蔽修護,故未能全看到。</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敦煌莫高窟體現(xiàn)的是精美絕倫的壁畫之美,那么云岡石窟體現(xiàn)的則是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 </p><p class="ql-block"> 雖然來之前看了《云岡》《千年華章之云岡石窟》《千年一窟看云岡》等紀錄片,但真的只有親臨其境,才能感受其震撼。</p><p class="ql-block"> 走進云岡石窟,仿佛踏入了一個神圣的石窟藝術殿堂。</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忘懷的當屬云岡的標志——20號窟露天大佛。大佛端坐于石臺座上,面容豐腴,鼻梁高挺,微微上翹的嘴角,含蓄內(nèi)斂又威嚴霸氣,既有佛的神圣與靜穆,又顯示威嚴的王者之氣,雖歷經(jīng)千年的風雨洗禮,依然散發(fā)著神秘的魅力。18號窟的大佛身披罕見的千佛袈裟,左手撫胸、右手下垂,安詳沉靜地站立。還有最高的塔廟窟6號窟,中心是巨大的塔柱,兩層四面,九層塔上雕刻不同的形象,很有畫面感。12號窟被稱為音樂窟,人物手持不同樂器,如有佛樂聲聲,樂伎翩翩。在15號窟萬佛洞,仰天望去,漫天神佛,置身其中,如有佛光普照。</p><p class="ql-block"> 據(jù)介紹,這些石窟是依山而鑿的,通俗的說,就是直接在山石上開鑿,用減法,從下往上掏,根據(jù)心目中要雕刻的形象,把多余的石頭鑿去,石落窟出。就好比米開朗基羅說的:我沒有雕刻大衛(wèi),我是在這個石頭里看見了大衛(wèi),我只是去掉多余的石塊而已。</p><p class="ql-block"> 要開鑿一個石窟該耗費工匠們多少的時間和心血??!更何況還有那細膩的線條、生動的圖案呢!每一尊都是那樣的栩栩如生,每一窟都是那樣的精美絕倫,處處都展現(xiàn)出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和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曇曜五窟</p> <p class="ql-block">塔廟窟</p> <p class="ql-block">音樂窟</p> <p class="ql-block">大小佛像</p> <p class="ql-block">二圣對坐</p> <p class="ql-block">色彩紋飾</p> <p class="ql-block">未完成窟</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十多米的佛像腳下,感慨自己是多么的渺小,驚嘆信仰的偉大力量,驚嘆古人的聰慧才干,驚嘆是如何一下一下鑿出佛的模樣,歷經(jīng)千年,與你我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