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一定要早點去蘇州慱物館,我是站在前幾位。并且一進大門就直奔外面的水邊,否則你沒法拍照。</p> <p class="ql-block">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的傳奇,是世界建筑大師的封山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最為珍視的“小女兒”</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里你能看到現(xiàn)代建筑的簡潔線條與江南園林的古典韻味交織,仿佛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片石假山是最浪漫的寫意,貝聿銘用的不是太湖石,而是選用山東的泰山石。從亂石堆中造出十幾塊石頭切片,噴燒、錯落堆疊出米芾筆下的山氣韻。</p> <p class="ql-block">煙雨朦朧時,石色由灰轉黑,遠遠望去似黑乞氤氳的連綿峰巒。</p> <p class="ql-block">在蘇州博物館里,天窗與白墻共同與柔和的引漫射光,自然光形成天然的和諧場景。</p> <p class="ql-block">蘇州博物館的玻璃幕墻映著幾何線條,貝聿銘的設計把古典和現(xiàn)代揉成了一幅精美的畫。</p> <p class="ql-block">貝聿銘先生最擅長的幾何建筑造型,也擅長用自然光、將光影格出一屋的浪漫和氛圍。</p> <p class="ql-block">蘇州博物館,這里收藏了大量的蘇州歷史文物,是了解歷史文化的絕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展覽大廳里,從吳國文化到世界文明,這里匯聚了無數(shù)珍貴的寶藏。青銅器的莊重,書畫的靈動、玉器的溫潤、每一件展品都訴說歷史的故事,讓人驚嘆不語。</p><p class="ql-block">蘇博最大的特點是“園中有館,館中有園?!?lt;/p> <p class="ql-block">在蘇州慱物館的咖啡廳里,有一株紫藤,被稱為“文?”。一株古老的紫虅靜靜綻放40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這棵紫藤有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基因,你是坐在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子孫喝咖啡和茶呢!”</p> <p class="ql-block">紫藤展現(xiàn)古勁蒼道的姿態(tài)和絢麗的花朵,吸引無數(shù)游客感受到這里人文氣息。</p> <p class="ql-block">明代畫家文徵明當年設計了拙政園。建好后,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出訪拙政園時,為園主王獻臣臨摹蘇軾作詩。文徵明知道主人喜歡紫藤,送上紫藤并親手栽下紫虅,以寄富文人雅趣。</p> <p class="ql-block">這棵紫藤,以前是在拙政園西側。每年春季花開滿樹時,仿佛纓絡般垂下。而到了夏季;它的枝葉愈發(fā)茂密,為庭院帶來一片清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04年,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端方還特立了一塊主形石碑,上書“文衡山先生手植藤”</p><p class="ql-block">文衡山先生手植紫藤與貝聿銘“一見鐘情”幾年后TA成功入駐本館。東廊盡頭,不用靠近就能觀賞到園內種的兩棵紫藤。</p> <p class="ql-block">西南方那株,便是貝老親自挑“時光使者”嫁接了。</p><p class="ql-block">當紫藤花開,枝蔓在空中纏綿,滿目淡紫與忠王府“文藤”遙遙相望,古與今、共享一縷天光。</p> <p class="ql-block">蘇州博物館,作為“現(xiàn)代主義的建筑最后大師”貝聿銘的建筑設計、以獨到的眼光擷取歷史文化精華,澆注于自身的設計哲學中。</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的擴建,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等都體現(xiàn)了、他對幾何,光影與文化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貝聿銘大師的設計中很注重人與自然的溝通和連接,在意陽光對建筑和使用者的影響,設計通透.有格調。其實貝聿銘大師本人最喜歡三角形建筑。眼前出現(xiàn)貝聿銘的藝術建筑,就像一道亮麗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出口就是太平天國時期忠王李秀成的忠王府。</p><p class="ql-block">蘇州博物館有一半是忠王府的地,紫藤1904年也是從拙政園移栽到忠王府內。</p> <p class="ql-block">說到李秀成,當年他對蘇州城的老百姓實行減征政策.同時大力發(fā)展蘇州的絲綢、陶瓷器等產業(yè),使蘇州的經濟更上一層樓。</p> <p class="ql-block">睡過午覺后去了留園。</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的留園;為太仆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p> <p class="ql-block">蘇州留園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建筑空間藝術處理的范例。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后改為“留園”。</p> <p class="ql-block">清代風格的留園;集任祠堂,家庵、庭院于一體,全院大致四個部分。名景有:涵碧山房,明瑟樓、濛濮亭、曲溪樓等。</p> <p class="ql-block">園林里面的亭臺,樓閣、水榭、廊坊、花窗、假山、匾額的寓意、門樓磚固柱等,都值得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留園的設計者更是個狠角色,兩百多米的長廊七拐八繞走兩步就是一幅新景,冠云峰六米多高那塊太湖石長得跟抽像畫似的,也是鎮(zhèn)園之石。</p> <p class="ql-block">留園本身就是一座傳世珍品,里面還藏著三件價值連城的寶物。隨便一樣都能再造一座留園。</p> <p class="ql-block">留園換了三次主人;從明朝的徐泰時到乾隆年間的劉恕,再到清朝的盛宣懷。</p> <p class="ql-block">盛宣懷是誰呀,民國首富。留園:吳天名園之冠。</p><p class="ql-block">1916年,傳世巨富盛宣懷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盛宣懷有多利害;他創(chuàng)辦了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家銀行、第一所近代大學,幾個中國第一。</p> <p class="ql-block">他授李鴻章的提攜成為晚清首富。還斗倒了另一個富豪胡學巖。</p> <p class="ql-block">盛宣懷活著的時候,在北京上海忙著做生意。這么好的園子加起來沒有呆滿一個月,他死后棺材在這里停了一個月,這也是盛宣懷在留園待得最長的日子。</p><p class="ql-block">盛宣懷去世以后,留下半個蘇州城的家產和實業(yè)。</p> <p class="ql-block">其實蘇州園林的大門都不大,門庭不大,內藏乾坤。園內美景都若隱現(xiàn),框景逛留園,一步換景,步步生景。關上天地,山水自然,打開門萬丈紅塵滾滾。</p> <p class="ql-block">江南庭院,大器而精美,婉約抒情。春天的紫藤;紫氣東來。夏日的荷花;步步生蓬。秋天的桂花;金桂飄香。冬天的臘梅;寒冬傲雪。園子雖小,裝的是一年四季。</p> <p class="ql-block">盛宣懷不僅有錢有權,連他家的傭人都很不得了;一個叫呂寶珍,嫁給了交通部長一趙慶華,生了一個女兒叫趙一荻。</p><p class="ql-block">這位趙四小姐,后來嫁給了北洋首富.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個叫倪桂珍嫁給了牧師宋嘉樹;這對夫婦孕育了宋藹齡,宋美齡、宋慶齡、民國首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這六個出色子女。</p><p class="ql-block">這是宋慶齡和母親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宋子文和盛家六小姐有五年的親密來往,而且是盛家小姐一直仰慕宋子文。而盛小姐的母親死活不答應。</p><p class="ql-block">后來宋子文到安微廬山為母親買別墅。認識了地產商張小姐,兩人一見鐘情,恩愛了一輩子。</p><p class="ql-block">為此盛家六小姐抑郁了。</p><p class="ql-block">這是青年時期的宋慶齡。</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吧,小小留園,競然串聯(lián)起不同時期的首富家庭。</p> <p class="ql-block">盛宣懷去世后,給后代留下1300多萬兩白銀的遺產,他本人認為這些錢足夠子孫后代幾輩子用了。卻萬萬沒想到,后代們拿到錢后便開始胡亂揮霍,一代盛世家族最終徹底敗落。</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最疼愛的四兒子手上,誰也沒有想到盛思頤競然敗光家產,好色、好賭、1957年最后的結局,活活餓死在留園的門房內,臨時之前,好想吃口肉的願望都沒有實現(xiàn)。</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30年,留園遂漸荒蕪,50年代需要30萬人民幣修復,政府只有10萬,最后還是山西晉高商給了20萬人民幣。</p> <p class="ql-block">特別是庭院內的金絲楠木的房屋,本地工匠無法承擔,還是請了貴州老工匠花了半年多的時間修整,一代園林重見光彩!</p> <p class="ql-block">盡管拙政園是四大名園首例,拙政園3個字是陸潤癢題寫的字。一一他是清朝的第101個狀元,也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p><p class="ql-block">也盡管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頂流,但我個人認為留園更勝一籌。</p> <p class="ql-block">40年前,旅游去了蘇州,游了耦園、網師園、留園、西園等。</p><p class="ql-block">在蘇州只呆了兩天,然后晚上不知在哪里河上的船,通過大運河到了杭州,那一夜我根本沒有睡著。</p> <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底第二次去蘇州是出差。只游了觀前街,虎丘,也只呆了兩天。住在蘇州火車站附近,那一夜也沒有睡著,以后再詳細講。</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1984年10月在蘇州留園拍的。</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蘇州,蘇州的精致,成就了這座城市獨有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下一期,三次去虎丘,三次不一樣的虎丘。</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手搖擼的小船,吳儂輕語的江南水鄉(xiā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