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三春是民國時期,秦巴山區(qū)最為著名的巨匪,諶稱秦巴山區(qū)游擊戰(zhàn)第一人,據(jù)說王三春被俘后,蔣委員長都想見他,讓其指導游擊戰(zhàn)術。王三春長期在陜南活動,稱王稱霸,盤踞鎮(zhèn)巴,招兵買馬,屯糧積草,設局收稅,自制錢幣,制造槍彈,還委任官吏,胡作非為,稱霸一方達35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王三春(1884一一1939)本名王汝仁,乳名仁娃子,字炳林,號三春,四川平昌人。1904年,為田產(chǎn)與族長王宗林斗毆,一氣之下放火燒了王宗林的房子,上巴山為匪。1914年起,在四川通江河及大巴山一帶占山為王,攔截行商,打家劫舍,抓票勒贖。原則是"有錢大家用、搶富不搶貧、搶遠不搶近。兔子不吃窩邊草,做土匪不禍禍自己的鄉(xiāng)親”。后與四川廣安軍閥鄭啟和爭利失敗,于1921年8月,王三春率部由四川入陜南鎮(zhèn)巴。 1926年, 王三春在鎮(zhèn)巴組建“鎮(zhèn)槐軍”聲勢浩大。1928一1929年,馮玉祥的西北軍將領第十三軍軍長張維璽進駐漢中。決心剿匪,興利除弊。張部與王匪數(shù)次交戰(zhàn),但王匪善游擊利用有利地形流竄,以致張部終未將王匪剿滅。中原大戰(zhàn)后,1930年10月29日,楊虎城主政陜西,銳意治陜,委任趙壽山將軍為漢中警備司令。1932年4月,王接受招安,條件是"受招不受編、受編不受調(diào)"。趙委任王三春為川陜邊游擊司令。兵力5000余人,駐防鎮(zhèn)巴。</p> <p class="ql-block"> 王三春隨意殺人、奸淫、搶掠、拉票,可謂兇殘狠毒至極。1934年,王受四川省主席劉湘收編,任四川剿總游擊第一縱隊司令,奉命與紅四方面軍為敵。后來,王發(fā)覺劉湘企圖借紅軍消滅他的實力,遂派員與紅軍達成協(xié)議,建立了友好關系。后王與劉湘反目,王部被迫向陜西撤退,到大界嶺被楊虎城的陜軍擊敗。王三春在拼命重新攻占他的老巢鎮(zhèn)巴后,怒氣沖天,一把火燒毀鎮(zhèn)巴縣城,王在鎮(zhèn)巴境燒殺搶掠,奸淫作惡,胡作非為,百姓恨之骨。王見失去民心,于1937年春流竄安康。此時抗戰(zhàn)爆發(fā),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王不識時務,目光短淺,對國內(nèi)形勢認識不清,結果眾叛親離。從此王勢孤力弱。1938年,日寇進逼,武漢失陷,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王三春不顧民族大義,膽大妄為,匪性難移,不斷在川陜邊境騷擾,使國民政府高層十分惱火。1939年3月,王被國軍由川鄂陜邊境趕到陜南鎮(zhèn)安、山陽、寧陜、佛坪秦嶺深山一帶。</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7日,日寇侵占山西風陵渡,隔河炮擊潼關,陜西省府正擬南遷漢中。 王在這時竄擾 陜南,占踞交通要塞,肆意搶掠。使陜西當局深為焦慮和震怒。西安行營主任兼省主席蔣鼎文,即命駐商縣的西荊公路預備第一師謝輔三部入山進剿。謝師長根據(jù)山地特點,制定了詳細的剿匪方案大概是①山地行軍易疲勞,部隊頻繁調(diào)換又不易偵察匪情。打破原編制,組成若干進剿支隊,抽調(diào)各團副職軍官指揮,部隊輪換,但指揮官不變。②各縣、鄉(xiāng)保安團隊武器落后,訓練均差,戰(zhàn)斗力弱,令其把守各交通要道及大村鎮(zhèn),防止匪徒搶糧,并對其小股追剿。③取消軍鍋,以班為伙食單位,用鐵桶或搪瓷盆作鍋用,軍需處送糧到有駐軍的村鎮(zhèn),保證給養(yǎng)補充。④各支隊配備無線電臺,每晚定時向師指揮部收發(fā)報一次,及時匯報匪情和接受指示。⑤每支隊配備一排便衣隊,專門負責聯(lián)系群眾,偵察匪情,保衛(wèi)支隊安全。⑥秦嶺山深林密、道路崎嶇、河流密布、指揮困難的特點,每個支隊以2一3個連組成精干隊伍,可獨立作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謝師按作戰(zhàn)方案行動后,第一支隊保安第一團于鎮(zhèn)安縣東川街附近與王匪相遇。但該團團長朱笠清指揮不當,未能兩側(cè)包圍和主動出擊,使王匪從容逃脫。王三春敏銳異常,從此知有大部隊入山進剿,遂將其匪徒劃為六、七股分頭竄擾。王三春擅長游擊戰(zhàn)術,長期占據(jù)秦嶺山區(qū),匪窠遍布,地形熟、流竄快、眼線多,信息靈,進剿部隊很難捕捉。1939年5月初,王匪在戶縣太平嶺和周至田峪、雙廟子、玉皇廟一帶的深山中竄擾。謝師指揮部急調(diào)其二、三支隊圍剿。王匪居高臨下,洞察謝部一切,從懸崖絕壁處縋繩逃走。王匪狂妄自大,十分驕縱,常將圍剿軍打敗,一次還奪了兩挺機槍。謝師多數(shù)指揮官怯懼神出鬼沒的王匪,就裹足不前,名為追擊實則觀望。唯有三支隊官兵常思上次由他們的防線內(nèi)突圍逃走,深感恥辱,決心與王匪血戰(zhàn)到底。六、七天后,發(fā)現(xiàn)王匪在周至王家河、雙廟子、小王澗深山中竄擾。時謝師指揮部令三支隊配合二支隊進剿。謝部二支隊上山將王匪往下趕,三支隊在山口要隘把守。王獲悉,率匪徒急向山下沖,到山囗與謝部三支隊激戰(zhàn),王多次率匪徒向山下猛撲,遭三支隊猛烈阻擊,激戰(zhàn)四、五小時,王匪傷亡慘重,王率數(shù)十匪徒后退。后陰雨連綿,王匪遂安然就地休息。當晚謝部冒雨進山襲擊。王匪倉促應戰(zhàn)。傷亡數(shù)十人落荒而逃。幾天后雨過天晴,謝部又出擊,在厚畛子太白山天地梁與王匪交火。王匪留少量匪徒應戰(zhàn),而率主力北逃,謝部窮追不舍,急追擊。王匪聲東擊西向東南方向的秦嶺梁狂逃。謝部三支隊在副支隊長張連久率領下,不顧連續(xù)行軍70公里的疲勞,又上山追擊,再夜行35公里,趕上王匪,圍追堵截,將王所率主力圍殲。其中擊斃王匪一名侯姓連長。王匪率余徒倉皇逃竄,藏入厚畛子境內(nèi)的太白山中。8月間,在太白山主峰一帶又發(fā)現(xiàn)王匪蹤跡。謝部將一、二支隊布防于板房子、沙梁子、厚畛子、老縣城一帶,防王匪南竄,派三支隊兩個營由西安乘火車到眉縣,分兩路入山進剿。一路由團副郭宗漢、張連久帶領由眉縣營口紅河谷和西湯峪奔太白山主峰。一路由姚營長率領,進駐離主峰約百里的小嶺子。王匪獲悉,連夜突圍,由太白山向西南洋縣方向逃跑。謝部怕王匪回竄,不敢撤太白山之兵。后由漢中警備司令祝紹周先后調(diào)遣近10個團的兵力將王匪殘部圍困于洋縣九池梁老山中。然而王匪化整為零競穿過幾十道堵截的封鎖線,又向東突圍逃去。這此王匪如喪家之犬,只逃出十幾人。但不剿滅,不斬草除根,又怕王匪會死灰復燃。謝師決定一支隊繼續(xù)執(zhí)行堵截任務。張連久帶一個連繼續(xù)搜捕,不獲匪首決不收兵。</p> <p class="ql-block"> 三支隊副支隊長 張連久率領隊伍,由佛坪袁家莊出發(fā)向?qū)庩儭㈡?zhèn)安方向,將一連人按班組分開,拉網(wǎng)式溝溝岔岔一家不漏的大搜查。這時謝師已布下天羅地網(wǎng),使王匪插翅難飛。時謝師指揮部告訴張,王匪率十余徒,在戶縣南鐵索橋北的太平峪深山中潛伏,令張部火速入山追剿。張率部連夜出發(fā),在深山中搜捕數(shù)日。一支隊送來了王的老婆鄧芝芳。原來王匪從洋縣突圍后僅剩十余徒。天氣漸冷,秦嶺南北各峪口要隘封鎖甚嚴,無法搶糧,生存困難,陷入絕境。王與其妻藏于一老百姓家。在搜查時王令其妻化裝外出偵察情識,由于其妻鑲有金牙被認出。張連久與王妻長談,勸其夫妻棄暗投明,共同抗日。經(jīng)鄧提出條件,張派人多次與王談判。王終于在1939年12月出戶縣太平峪,到西安被軟禁。時主政陜西的蔣鼎文主張留王,說王也個是人物,說將來戰(zhàn)局變化,在秦嶺山區(qū)打游擊有用。據(jù)說蔣介石還要見王。但陜籍國民黨元老,時任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長于右任態(tài)度堅定,認為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于是,王被押送西安西華門保安司令部看守所。1939年12月31日,巨匪王三春和妻子鄧芝芳被槍斃。王三春時年55歲,結束其惡貫滿盈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 </p><p class="ql-block"> 譚勇濤 :周至縣竹峪鎮(zhèn)譚家寨人。周至縣民政局干部,平時喜喜歡文史,常在工作之余 訪高人于深山古廟;查古文獻于省市圖書館,作者治學嚴謹,曾參與民政局主編的《最美周至地名故事》一書編輯工作。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孟瀟,曾用名孟鴻武,字三郎,號陽光先生,微信名:心海燈塔。周至縣終南豆村人。代理教師出身。咸陽師院中文系本科學歷,周至縣作協(xié)會員,周至縣傳統(tǒng)文化學會會員,周至縣孔子文化研究會東片秘書長,華夏財神趙公明祭祀活動會員會秘書長。本人主治“陽明心學”,其治學思路與方法深受其岳父(咸陽師院歷史系資深教授)夏遇南先生影響,本人曾參與終南鎮(zhèn)終南上清太平宮鐘馗文化開發(fā)工作,曾為終南上清太平宮,豆村金蓮寺等廟宇撰寫碑文,曾參與《周至縣村鎮(zhèn)史》,第二輪《周至縣志》編輯,較對工作。本人從事《周易預測》研究及實踐三十年,又從事西方心理咨詢及治療實踐近四十年,在國家及地方刋物發(fā)表文章五十多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