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國歌展示館位于楊浦區(qū)荊州路151號,坐落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大連路綠地下沉式廣場。上世紀(jì)三十年代,這里曾是進步電影《風(fēng)云兒女》的拍攝地,該片的主題歌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國歌展示館以國歌故事為主線,全面展示了《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傳播、立法及其深遠影響。自2009年落成對外開放以來,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黨史教育基地”等。2015年國歌展示館光榮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zhàn)紀(jì)念設(shè)施遺址名彔。2019年,入選首批上海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冒著連綿細雨,我和家人懷著崇敬之情于近日走進國歌展示館,了解《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風(fēng)云兒女》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歌的歷程,感受其深遂內(nèi)涵,受益匪淺?!?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進入國歌展示館,迎面就是精致的抗戰(zhàn)浮雕和多媒體大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歌譜,令人不由得駐足低吟,感受其莊嚴(yán)神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圖示,2000余平方米的展館以“國歌從這里唱響”為主題,按五大樂章展陳,還原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lt;/span></p> 第一樂章“民族危亡的怒吼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大廳向北移步,即到第一樂章“民族危亡的怒吼聲”展廳。這里無論圖片還是逼真的雕塑都讓人仿佛置身于血雨腥風(fēng)的抗戰(zhàn)年代,與奮起抵抗的抗日救亡將士同仇敵愾?!?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眾多圖文史料還原了殘酷的事實,1931年擴張野心極度膨脹的日本悍然發(fā)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侵華戰(zhàn)爭。在其后的4個月內(nèi),日軍侵占東北省,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長達14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由此開始?!?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圖片,日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畜謀已久,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右三)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侵華政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9月19日日軍公然入侵東北重城~遼寧省省會沈陽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軍在沈陽搜捕並屠殺抗日志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奮起反抗?!熬乓话恕笔伦兒?,東北地區(qū)許多愛國軍人和各地人民群眾組成義勇軍等抗日武裝。義勇軍攻入沈陽,民眾夾道歡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雪地中浴血苦戰(zhàn)的東北義勇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東北地區(qū)的國民革命軍將領(lǐng)黃顯聲(右一)、熊飛、馬占山、韓永麟等人也組織東北義勇軍奮起抗日,有力地打擊了日夲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大量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立下了卓越的功勛?!?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滿洲省委員會致滿洲各地義勇軍書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觀覽圖片,仿佛打開了一部厚重的抗戰(zhàn)史書,每一頁都令人震撼,其中楊靖宇(1905~1940)事跡最令人敬佩。他是鄂豫皖蘇區(qū)及其紅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32年受中共中央委派到東北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艱苦卓絕。1940年2月23日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弧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多日后壯烈犧牲。敵寇發(fā)現(xiàn)他的胃里全部是枯草、樹皮和棉絮,也被震驚?!?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起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直接領(lǐng)導(dǎo)下,中國左翼文化運動以上海為中心蓬勃興起。在上海先后組建了一系列左翼文化組織,向國民黨白色恐怖發(fā)起猛烈沖擊。九一八事變、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相繼爆發(fā)后,抗日救亡成為左翼文化運動的核心主題,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在上海創(chuàng)作的背景?!?lt;/span></p> 第二樂章“時代呼喚的最強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戰(zhàn)爭在東北、上海、華北等地爆發(fā)后,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fēng)起云涌,大批青年組成義勇軍奔赴抗戰(zhàn)前線,左翼文藝界呼應(yīng)時代要求籌拍影片《風(fēng)云兒女》,讓奔向抗戰(zhàn)前線的風(fēng)云兒女走上銀幕,激勵人民英勇抗戰(zh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風(fēng)云兒女》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時代呼聲,被廣泛傳唱,成為不朽經(jīng)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詞作者田漢(1898~1968年)湖南長沙人,1930年參與發(fā)起“左聯(lián)”,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读x勇軍進行曲》詞作完成后即被捕入獄?!?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曲作者聶耳(1912~1935年)云南玉溪人,1932年投身左翼音樂、戲劇和電影工作,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30多首富有戰(zhàn)斗性和群眾性的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是他生前最后一個作品。1935年在日本海濱溺亡?!?lt;/span></p> 第三樂章“民族解放的沖鋒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5月24日《風(fēng)云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片中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隨著影片的放映從上海唱響?!?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后成為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戰(zhàn)歌,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激情。全國各地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聲,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人民高唱著它為爭取自由解放浴血奮戰(zhàn),演繹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圖片展示,1936年6月張學(xué)良在西安舉辦了“長安軍官訓(xùn)練團”,發(fā)表訓(xùn)詞鼓勵學(xué)員唱《義勇軍進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在10月22日的送殯隊伍中,群眾唱著《挽歌》和《義勇軍進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圖片展示,1937年3月24日主政綏遠地區(qū)的傅作義將軍把《義勇軍進行曲》列為綏遠全省民眾唱的15首抗戰(zhàn)歌曲之一?!?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路軍抗戰(zhàn)文工團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的場景令人振奮?!?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義勇軍進行曲》傳唱的廣泛也令人驚訝,1940年美國歌手保羅.羅伯遜在著名的美國紐約羅易桑露天劇場演唱《義勇軍進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觀覽在第三樂章“民族解放的沖峰號”展廳,每一步都讓人激動,深刻感受到《義勇軍進行曲》的魅力以及在傳唱過程中所激發(fā)的“萬眾一心、奮勇向前”不可抗拒之力量?!?lt;/span></p> 第四樂章“強我中華的進行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第四樂章“強我中華的進行曲”展廳,讓我們了解到《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選定與立法過程,感受到國歌立法的必要性,也感受到這首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義勇軍進行曲》被選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同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響起?!?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國歌是國家的精神象征,《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國歌伴隨新中國走過了每一亇重要時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各版唱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的的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這就標(biāo)志著《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得到了國家憲法文夲的正式確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9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標(biāo)志著《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崇高法律地位,對防止國歌被濫用、篡改或貶低有重要意義,對演奏、傳唱和使用等方面也有了明確規(guī)范,確保了國歌的統(tǒng)一性和準(zhǔn)確性。↓</span></p> 第五樂章“偉大復(fù)興的主旋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事業(yè)中催人奮進的主旋律。國歌銘刻在每一亇中國人民的心中,引領(lǐng)人們在實現(xiàn)偉大復(fù)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國歌無數(shù)次響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我國首獲奧運會冠軍的運動員許海峰在領(lǐng)獎臺上唱國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中國軍民唱著國歌戰(zhàn)勝洪水災(zāi)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國歌奏響?!?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螢屏正在播放的著名影視演員張國立和國歌指輝家的對話,更讓人感受到國歌的神圣崇高。他們談到2011年2月因利比亞時局動蕩撤僑事件,許多人匆忙逃命沒來得及收檢證件或在逃難途中遭遇搶劫丟失了護照,當(dāng)他們經(jīng)過埃及邊界時沒法證明自已是中國海外公民,而難民中也不乏日本人、韓國人或其他國家人。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就大膽決定,凡是能用中文唱國歌的都可以進入。中國政府將分布在利比亞各地的中國公民全部安全撤回到祖國。那些以唱《義勇軍進行曲》回到祖國的中國公民更是激動無比親吻祖國的大地?!?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國歌展示館是全國首座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主題的紅色文化地標(biāo),全面展現(xiàn)了國歌的誕生歷程與時代精神。參觀于此,受到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心靈被震撼,也深感國歌的魅力,促使自已在有生之年要為維護國歌法而努力?!?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手機拍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攝/文字/制作:潘湘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