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6日和個攝影人懷揣著對美景的執(zhí)著于熱愛,自駕奔赴江西,開啟了為期八天的江西之旅。車輪滾滾向前,歡聲笑語回蕩在車廂,一路上走走停停、拍拍、攝攝。</p><p class="ql-block">而南昌則為旅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八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矗立,我們懷著敬畏之心,在紅色故事中感受這座城市的熱血與信仰。夜幕降臨,秋水廣場的音樂噴泉隨著燈光與旋律舞動,滕王閣在光影交錯中更顯雄偉,我們舉著長搶短炮,在璀璨夜景里穿梭,快門聲和笑聲混著江風,飄向遠方。</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由滕王李元嬰建造,上元二年(675年)首次重修,因王勃寫下《滕王閣序》使其聞名。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名句千古流傳,全篇還誕生了40多個成語,白居易、張九齡、王安石、蘇軾、李清照等大詩人都在此留下過詞作。</p> <p class="ql-block">天圓地方的“九重天”</p> <p class="ql-block">再現(xiàn)王勃當時把酒賦序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3月18號我們直奔婺源篁嶺。車輪碾過蜿蜒山路,窗外的綠意飛速后退,而大家早已迫不及待地調(diào)試相機,期待用鏡頭捕捉篁嶺的獨特韻味。抵達篁嶺時,錯落有致的徽派古村便映入眼簾。白墻黑瓦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成片的曬秋景觀。圓圓的竹匾里,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橙黃的南瓜等農(nóng)作物,被村民有序擺放在木架上晾曬,色彩斑斕,與古樸的村落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沿著青石小巷漫步,每一處轉(zhuǎn)角都藏著驚喜。斑駁的墻壁上爬滿綠植,晾曬的農(nóng)作物隨風輕輕晃動,攝影人們時而俯身尋找獨特的角度,時而仰頭等待光線的變化,快門聲此起彼伏。在篁嶺,時間仿佛慢了下來,我們盡情沉浸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用鏡頭定格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紅土地,一直是我心馳神往之地。2005年5月20日我們終于看到了那永不熄滅的革命星火。</p><p class="ql-block"> 車入井岡山,山巒疊翠間,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第一站便是“星火相傳”雕塑,巨大的火炬與托舉的雙手,瞬間將人拉回烽火歲月。遙想當年,革命先輩在此點燃的星星之火,如何以燎原之勢,燃亮中國前行之路,震撼與崇敬直抵心底。</p> <p class="ql-block">這次江西自駕攝影之旅,不僅收獲了一幅幅滿意的攝影作品,更在與江西的親密接觸中,感受到了傳統(tǒng)村落的魅力與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紅土地。還有那永不息滅的革命星火????????。 那些用光影編織的畫面,將成為日后最珍貴的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