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花似月的年華(三十)</p><p class="ql-block">上篇說到方方是一位全方位的體育愛好者,擅長項目有游泳、拳擊、足球、籃球。老同學(xué)張冬補充說,畢業(yè)后常在龍?zhí)逗珗@看到方方滑野冰。龍?zhí)逗谀铣?,離體委大院不遠(yuǎn),這真是玩開了。多么幸福的青春年華。方方對張冬說,每年都要從冰窟窿里救上一兩位落水者,這真是太棒了,他是一位熱血青年,滿腔的熱血都快要沸騰了。又是一位見義勇為者,為搶救他人性命奮不顧身,值得我們每個人學(xué)習(xí)。</p><p class="ql-block">(月季花。)</p> <p class="ql-block">(救援落水者。)</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是繼續(xù)來說老岑,他子承父業(yè),屬于世家子弟,具備天然的優(yōu)勢。這樣的先天優(yōu)秀者在清華附中還有不少,比方說與小悅和老岑同屆的周啟銳學(xué)長,就是六代世家。曾祖周學(xué)海,祖父周叔弢,父親周一良,都是蜚聲海內(nèi)外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周學(xué)長于2025年4月30日辭世,周立基學(xué)姐發(fā)文悼念,題目是《送給老同學(xué)周啟銳西行寄語》,文中引用其子周展校訂的學(xué)長生平曰:“周氏一門自清末以來,即為海內(nèi)名宗望族,百五十年間英杰輩出,于近現(xiàn)代民族實業(yè)、文化收藏、人文社科及理工科諸領(lǐng)域,大放異彩,令世界矚目,至今六世,門第不墜?!边@樣的門第令人羨慕。</p><p class="ql-block">(陜西韓城狀元府內(nèi)的牌匾“世載其英”。)</p> <p class="ql-block">(韓城狀元府內(nèi)景。)</p> <p class="ql-block">一般而論,兩代人以上從事一個專業(yè)就十分厲害了,三代更不得了,舊時不論什么行當(dāng),講究的就是子承父業(yè),誰願意把自己辛苦探索研究了一輩子的手藝傳給外人呢?這可是吃飯的傢伙?!敖虝送降?,餓死了師傅?!奔词故且患胰?,也講究個傳男不傳女,傳女不是還傳給了外姓?沒有兒子的,哪怕是帶到棺材里去。歷史上很多高深莫測的秘方、手藝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所以失傳,大抵與此有關(guān)。我國近代雖然工業(yè)落后了,但手工業(yè)始終是首屈一指的。</p><p class="ql-block">下面就扯到了文化界,包括文學(xué)界、史學(xué)界,比如司馬遷和他父親司馬談,西漢兩代的太史令,比得了嗎?這便如一個巨人站在了另一個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yuǎn)。還有更好的比喻,如唐朝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1有時會產(chǎn)生大于2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司馬遷墓。)</p> <p class="ql-block">(河山之陽。)</p> <p class="ql-block">在北師大上學(xué)時聽韓兆琦老師講《史記》課,也寫過作業(yè)。至今還保留著有韓老師批語的那篇。我最喜歡的篇目有《項羽本紀(jì)》、還有《匈奴列傳》、《李將軍列傳》、《貨殖列傳》。</p><p class="ql-block">我2024年6月專程去了一趟陜西韓城,瞻仰司馬遷的墓和祠。這個願望深埋心底已經(jīng)多少年了。在那里看到“千秋太史公”受到歷代帝王、文人和百姓的景仰,聽到更多的贊頌之辭,例如“高山仰止”,“河山之陽”,“風(fēng)追司馬”等等。</p><p class="ql-block">像這樣的名勝之地的牌匾上的每一個詞語都是精雕細(xì)琢的,需要仔細(xì)地推敲和反復(fù)地琢磨。</p><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高山比喻德才兼?zhèn)涞娜耍@里指司馬遷再合適不過。“仰”的本義是抬頭,臉朝上,這里是引申義,指敬仰?!爸埂辈皇峭V?,而是語氣助詞。</p><p class="ql-block">“河山之陽”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陽”,也就是韓城,位于龍門,黃河之北,山南水北為陽。</p><p class="ql-block">“風(fēng)追司馬”,風(fēng)是風(fēng)范,意為后世所有治學(xué)者都要追隨司馬遷的大家風(fēng)范,這真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p><p class="ql-block">(楚霸王項羽。)</p> <p class="ql-block">《飛將軍李廣》。</p> <p class="ql-block">(司馬遷《史記》中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風(fēng)追司馬》石碑。)</p> <p class="ql-block">韓城這樣的文化之鄉(xiāng)也是千百年來的傳承,單說司馬家族,祖上從西周時期起便開始擔(dān)任史官,這是多少代的積累?!妒酚洝泛迫鐭熀?,不可能憑借一人之力完成。世家是背景、資歷、學(xué)歷、財力等等的綜合積累,一般人是比不了的。司馬之風(fēng)歷經(jīng)千載,直接影響到后世特別是明、清兩代的發(fā)達。走在韓城古街上,儒風(fēng)撲面,著名的狀元府,文廟、城隍廟,不同歷史時期又展現(xiàn)出不同的輝煌。文風(fēng)鼎盛,名人輩出,影響至今,令人贊嘆。</p><p class="ql-block">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lt;/p><p class="ql-block">(《史記》浩如煙海。)</p> <p class="ql-block">(《狀元府》全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