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攝影編輯:德厚平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背景音樂:罌粟花的眼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罌粟,別名米囊、鴉片花等,是罌粟科罌粟屬植物,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邊緣為不規(guī)則的波狀鋸齒?;▎紊谇o頂,初出花蕾時(shí)莖下彎,花朵綻放時(shí)莖直立,花瓣4片且呈白色、粉紅色或紫色等。果實(shí)為球形或橢圓形蒴果,成熟時(shí)呈褐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提到罌粟,自然會(huì)想到毒品,作為一個(gè)中國人更會(huì)聯(lián)想到“鴉片戰(zhàn)爭”。上世紀(jì)30年代末,英國為改變對(duì)中國的貿(mào)易逆差,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不僅掠走了大量的白銀,更摧殘了上百萬人的身心。林則徐領(lǐng)導(dǎo)的虎門銷煙,有力地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的利益,但也點(diǎn)燃了鴉片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線。英國從1840年6月起,短短兩年間,占據(jù)了香港,進(jìn)犯了長江,直逼南京。1842年8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gè)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使得中國喪失了獨(dú)立自主的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ì)。1856年,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以全面修訂《南京條約》為由發(fā)動(dòng)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致使八國聯(lián)軍攻占了天津、進(jìn)駐了北京,還火燒了圓明園,清政府又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喪失了大量的主權(quán),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罌粟原產(chǎn)于南歐、西亞、埃及、印度等地。雖屬毒品,但作為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很早就通過與阿拉伯帝國的貿(mào)易流入了中國,唐代詩人郭震的《米囊花》算是中國最早的關(guān)于罌粟種植的記載。新中國成立后,雖有明令禁止,但在個(gè)別農(nóng)村的田間地頭和庭院里仍可觀賞到零星的罌粟花。隨著法治的不斷健全,罌粟種植已得到了全方位管控。北京國家植物園經(jīng)批準(zhǔn),在南園每年種植幾百珠活體罌粟用于科普教育展覽,目的是讓公眾能夠直觀地認(rèn)識(shí)毒品原植物的形態(tài)、生長特征等,更好地達(dá)到防毒、禁毒、拒毒的效果。當(dāng)我走進(jìn)國家植物園那特殊的花卉展區(qū),陽光下靜靜綻放的罌粟花明艷動(dòng)人,看上去與我們平日里見到的普通花卉別無二致,但很難想象這看似柔弱的花朵,竟是制造毒品的源頭,這看似無辜的嬌艷,竟是世間最致命的陷阱。我舉起相機(jī),透過鏡頭,仔細(xì)觀察著每一朵罌粟花的形態(tài),按下的每一次快門,仿佛是和這美麗而又危險(xiǎn)的植物進(jìn)行的一次無聲的對(duì)話,我采用多重曝光和搖拍、旋拍等多種模式,更想顯現(xiàn)出那碩大果實(shí)中潛伏和隱藏著的神秘與罪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植物學(xué)家說過,罌粟本身并無過錯(cuò)。它最初不過是安睡在歐亞大陸的野生植物,在古埃及被視作“神花”,在中世紀(jì)的歐洲用于鎮(zhèn)痛。是人心的貪婪與欲望,將它扭曲成了殺人的利刃。盡管罌粟唐代就流入中國,古詩詞中描寫罌粟的詩句,更多的內(nèi)涵是關(guān)注其作為花卉的美麗或其藥用價(jià)值,直至清代,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后期,才有幾首罌粟與毒品相關(guān)聯(lián)的詩句,我把收集到的30多首相關(guān)的古詩詞與照片一幅幅合成并分享給大家,但愿能讓更多人特別是那些只是聽說過罌粟卻從未真正見過它長什么樣的人,更好地認(rèn)識(shí)它和了解它。更愿讓每一張照片能成為一個(gè)警示,讓美麗與罪惡的罌粟花,為我們敲響永恒的警鐘。提醒著讀者和朋友們更加珍愛自己,珍愛生活,珍愛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div>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div><div>詩詞:明 · 王夫之 《罌粟》</div>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唐 · 郭震 《米囊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唐 · 李貞白 《詠罌粟子》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楊萬里 《米囊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李復(fù) 《種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周紫芝 《種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釋重顯 《和王殿丞罌粟種之什》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釋普寧 《無錫劉相幹佑篤信佛法常來參請(qǐng)自和雪竇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宋 · 劉克莊 《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元 · 方回 《花有如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彭孫貽 《看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王立道 《詠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湯珍 《顧氏園賞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吳幼 《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彭孫貽 《罌粟 其一》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彭孫貽 《看罌粟花 · 其一》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彭孫貽 《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高濂 《小庭花 · 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明 · 王夫之 《雜詠 其三》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乾隆 《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乾隆 《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葉申薌 《醉花陰 · 罌粟》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孫星衍 《五畝園看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丘逢甲 《臺(tái)灣竹枝詞》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林鴻年 《見罌粟花感賦》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江湜 《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紀(jì)昀 《罌粟花》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朱煌 《查罌粟花 其二》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陳灃 《炮子謠》(摘)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林則徐 《戒毒詞》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林則徐 《勸禁煙》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張崇杰 《戒煙歌》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黃宗憲 《鴉片煙嘆》 圖片:北京 · 國家植物園 · 罌粟花<br>詩詞:清 · 佚名 《勸世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