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浦發(fā)銀行總部大樓位于上海,屹立于黃浦江畔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中。作為上海地標之一,它見證了上海乃至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發(fā)展變遷,也展示了上?!昂<{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成為浦江兩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浦發(fā)銀行總部大樓1923年6月建成,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無可超越的商業(yè)建筑”,大樓是萬國建筑群中占地最多、立面最寬、體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最著名、最漂亮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該樓曾是匯豐銀行辦公樓,匯豐銀行在1921年委托公和洋行著名設計師威爾遜設計,英國德羅?考爾洋行承建,歷時兩年一個月,于1923年6月建成了這棟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大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時耗資1000萬兩白銀,接近當時外灘所有建筑造價總和的一半。 大樓1955年開始作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樓。90年代初,隨著深化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fā)開放,上海市政府決定加速金融產業(yè)集聚,在外灘構筑了金融一條街。就在這樣的背景下,1996年,浦發(fā)銀行成功買下大樓,并按照修繕如故的原則將建筑修復,使這棟中外聞名的大樓重新煥發(fā)出迷人風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駐守在外灘12號大門兩側銅獅是匯豐銀行的重要象征物。這兩頭雄獅由意大利著名藝術家亨利普爾設計,由辛格父子有限公司鑄造完成。這對雄獅一只張口,一只閉口,一動一靜,相得益彰。張嘴吼叫的是“史蒂芬”,是以當時香港分行總經理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頭閉嘴的銅獅稱為“施迪”,是以當時上海分行經理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工作日的中午,會有二場預約參觀,并有專業(yè)人員帶領下,邊看邊講解該建筑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側門進入大樓,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看上去像一把剪刀的是“剪刀樓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剪刀樓梯”中心部位鑲嵌著浦發(fā)銀行的行徽。上方的時鐘稱為母鐘,其內部的機芯帶動了整幢大樓12個子鐘的運轉,所以被稱為“子母鐘”。歷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典禮都在此舉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灘12號的中華廳,在匯豐銀行時期,在這里為華人進行業(yè)務辦理。幾年前,我們偶然從歷史老照片中發(fā)現(xiàn)一些中華廳原貌的線索,便邀請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與同濟大學進行研究勘測,發(fā)現(xiàn)了藏匿在白墻之后的部分彩繪殘片。當時中華廳的墻壁色彩豐富,有紅色、粉色、黃色,還有金箔,如今為更好地保護墻壁上的色彩,浦發(fā)保留了現(xiàn)有的白漆,暫不做剝離處理。 195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入駐大樓后,這里被稱為“后廳”,曾是上海市“新聞發(fā)布大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幢大樓前后廳共有各種柱子78根,圓形柱18根,方形柱60根,方形柱配以圓形柱,似有天圓地方之意。其中最為珍貴的就是這4根相對應的意大利大理石圓柱,它們通體實心,沒有任何接縫,每根圓柱高7米,重約7噸,直徑1米,只作裝飾之用,并不是承重柱。據(jù)法國盧浮宮藝術總監(jiān)透露:目前世界上僅有6根完整大理石石柱,有2根在巴黎的盧浮宮,其余4根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角廳,是本棟建筑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精華,也是外灘建筑群作為上海海派文化輻射中心的一個“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穹頂上方的壁畫共有33幅,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是1923年由英國畫師出稿,意大利工匠制作。壁畫是用昂貴的威尼斯馬賽克烘燒后鑲拼而成,共分三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層壁畫的內容取自古希臘神話,描述太陽神和月亮神陪伴著“豐收女神”的故事,展現(xiàn)了人世間豐收時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層壁畫是黃道十二宮星座圖,與中心畫面相呼應,構筑日、月、星辰以及天、地、人間和諧相處的宇宙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層壁畫共八幅,是當時匯豐銀行設在上海、香港等8個城市的分行建筑,中心則是象征該市的一位女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角廳壁畫下方有8個拱門,每個拱門兩側的人物像下面注有希臘單詞,代表了銀行從業(yè)人員必須具備的16種品質和素養(yǎng),分別是:公正、鎮(zhèn)靜、平衡、哲理、精明、勞作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有16塊產自意大利的珍貴水晶玻璃飾面,使八角廳晶瑩剔透,與營業(yè)大廳融為一體。表面看上去沒有任何的折射,清晰度非常高。可以透過水晶看看對面的綠色植物,看起來似乎比沒有水晶還要清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灘12號大樓鐫刻百年滄桑,勾勒金融脈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外灘12號正在數(shù)智化商業(yè)銀行和歷史回廊的穿梭中,延續(xù)生命律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6.12.拍攝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