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章可以分享轉(zhuǎn)載,嚴禁剽竊</p> <p class="ql-block"> 5月4日早上我們從木魚鎮(zhèn)出發(fā)去往神農(nóng)架的大九湖和神農(nóng)頂,在游客中心換乘景區(qū)的大巴車。我們的人分別乘坐兩輛車,由兩個管理帶隊,我們坐在青蛇負責的車上。汽車行駛在山上,雨中的山上煙雨朦朧,能見度極低。車上的司機師傅向我們介紹先去大九湖,從大九湖回來后還是這條路,再一個個景點停車讓我們游玩。但愿那時候雨停了能見度高些,大家玩的盡興。這里離大九湖有140多公里,今天的全部車程就需要4個多小時。 </p> <p class="ql-block"> 大巴車來到大九湖濕地公園,這里由大小九個湖泊而得名。大九湖串聯(lián)而起的九個湖泊周邊有大片的泥炭沼澤和濕草甸,濕地水面面積隨季節(jié)變化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這里遠古時候曾是汪洋大海,后來由于造山運動,上升為沼澤地,一條小溪串起九個大小不等的湖泊,在巖溶、冰川和流水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華中地區(qū)乃至全球同緯度地區(qū)唯一的亞熱帶亞高山泥碳蘚濕地,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 通過司機的介紹和他根據(jù)我們時間的推薦,兩個帶隊管理溝通好,通知我們乘坐公園里的小火車統(tǒng)一在四號湖下車。</p><p class="ql-block"> 雨中游湖,別有一番韻味。遠處是群山環(huán)繞,山勢起伏,煙霧繚繞,如同人間仙境。近處是連綿的草叢,湖泊相連,綠意蔥蘢。人們手里拿著色彩艷麗的雨傘,清新湖水和蒙蒙的云霧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幅濕淋淋的水墨畫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人久久移不開目光。</p> <p class="ql-block"> 在我獨行和走長線的旅途中,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請你幫我照張相好嗎?”特別是我河西走廊之行的幾百張照片就是無數(shù)個陌生人幫我拍的。</p><p class="ql-block"> 這次神農(nóng)架之旅我聽到更多的話是:“曹奶奶這個景色特別美,我?guī)湍闩膹堈掌!辈挥梦覐堊?,知道我喜歡打卡拍照寫美篇文章的群友們都是主動幫我拍照,這種待遇只有在西夏行這個戶外的家里能夠享受到。</p> <p class="ql-block"> 我年齡大了,又是個臉盲,很多人都記不住,可是很多人都記住了我,他們都主動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和我同行。</p><p class="ql-block"> 在四號湖木棧道上遇到兩個我沒有記住網(wǎng)名的群友,她們看見我是那樣的開心,我不知道我們是在哪趟戶外路上認識的,我珍惜著這趟的相遇,我們一同走過了四號湖。</p> <p class="ql-block"> 不用再去乘坐小火車,4、5、6號湖是相連的,只要沿著木棧道走就可以。5、6號湖遠遠望去,船帆、茅屋、大紅燈籠倒映湖中。沼澤、草甸,齊整的長草,猶如綠色的波濤,在微風中輕輕搖曳。</p><p class="ql-block"> 這里我是和柳葉子同行,我們曾經(jīng)有過幾次同行的經(jīng)歷,特別是甘南那次為爭取去臘子口的努力是那次行程中所有人最深的記憶,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色中又一次留下了我們同行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 在6號湖景交車停車點集合后跟著群友們乘車到了轉(zhuǎn)車點,找到了我們來時乘坐的景區(qū)大巴車踏上了返程。</p><p class="ql-block"> 大巴車越爬越高,車廂里的溫度越來越低,看著車窗外挺大的雨,我真正體會到了有人對神農(nóng)架下雨時天氣的形容:“神農(nóng)架下雨的時候除了可見度不到五米的大霧,就是凍到令人發(fā)指的溫度?!?lt;/p><p class="ql-block"> 我打開雙肩包拿出超薄羽絨服,才發(fā)現(xiàn)愚笨至極的我沒有把衣服裝進塑料袋里,薄薄的套子擋不住雨水的滲透,衣服已經(jīng)潮呼呼的,潮潮的衣服穿在身上還是能夠抵御些寒冷的。</p><p class="ql-block"> 大巴車又回到了早上路過的神農(nóng)頂,這里是大巴山脈的最高峰,海拔3106.2米,號稱“華中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 司機師傅給我們停的第一個景點是金猴嶺,這里是金絲猴的主要活動區(qū),它山勢高峻,氣候寒涼,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疊瀑高懸,山花野果,漫山遍野,是神農(nóng)架數(shù)十萬畝原始森林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下車后發(fā)現(xiàn)金猴嶺籠罩在雨霧里,什么也看不清楚,我們?nèi)讨淙ゴ蚩ㄅ恼?,趕快又躲進相對能抵御寒冷的車里面。</p> <p class="ql-block"> 車到神農(nóng)頂時司機師傅指著一個方位告訴我們:你們可以去那邊石頭跟前打個卡。因為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農(nóng)頂,我們打著傘,冒著大雨跑了過去,在寫著《神農(nóng)頂》的石頭跟前留個影。往遠看看,棧道上還是有很多人在游玩,而我們卻沒有絲毫游玩的欲望,實在是冷的讓人只想卷縮在座椅上。</p> <p class="ql-block"> 車停在了板壁巖,據(jù)說這里是“野人”出沒的地方,也是華夏始祖、神農(nóng)炎帝在板壁巖搭架采藥、為民療治疾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走下大巴車,很多人都被豆大的雨點嚇回來了,只有陳美好和幸福七七幾個人走了過去,幸福七七回來后把幾張照片發(fā)給我,她說:“你喜歡寫游記,這幾張照片正好給你提供素材?!痹诤髞碥囃5臅r候我沒有再下車,只是祈禱著千萬別感冒,70多歲的人經(jīng)不起折騰。</p><p class="ql-block"> 自從我63歲時走進西夏行戶外路上,十年的光景,我們大風、大雨、大雪天都走過,夜爬的華山、大雨中爬的太白山……,我的耐力、毅力和執(zhí)著在西夏行有口皆碑,可是這次我慫了,是真的慫了,被神農(nóng)頂?shù)暮鋰樦?。這是神農(nóng)架最經(jīng)典的景區(qū),也是我連打卡的勇氣都沒有的景區(qū),挺遺憾的。</p> <p class="ql-block"> 從山上下來在游客中心換乘我們的大巴車,車子把我們拉到《神農(nóng)架茶祖博物館》,這是一個展示茶文化和茶葉歷史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以茶祖神農(nóng)為主題,通過豐富的展品和展覽,向游客展示了茶葉的起源、種植、制作和品飲等方面的知識。博物館內(nèi)陳列著各種茶葉器具、茶葉文化藝術(shù)品和茶葉的歷史文獻,展示了茶葉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這里我們了解了神農(nóng)架茶文化悠久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這趟行程原本就是神農(nóng)架旅行社和銀川戶外群體的合作項目,參觀博物館也是這次旅程的唯一一次購物地方,這里只有介紹推薦,沒有強制消費。群里絕大多數(shù)人都按照自己的需求購買了產(chǎn)品,最不喜歡購物的我也破天荒的買了些當?shù)氐奶禺a(chǎn)。離開博物館坐車回農(nóng)家小院只有眨眼功夫,才知道博物館就在我們住宿的木魚鎮(zhè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