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憶深處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張積仁生于1901年,卒于1949年,49年因車禍走了,只在世上待了短短的48年,哪時我才三歲。</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洪流沖刷了太多兒時的片段,關(guān)于他的模樣,在我的腦海里始終是模糊的輪廓。但從母親、大哥和姐姐的講述中,父親的形象漸漸立體,成為我心中一座永遠巍峨的高山。</p><p class="ql-block"> 父親出身貧寒,沒機會踏入學堂。生活的重擔過早地壓在了他稚嫩的肩頭,他從小就四處打零工,在風雨中艱難謀生。后來,父親進入南街上李家“同心園”店鋪當伙計。李家靠毛驢長途販運為生,在那里,父親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他憑借著聰明伶俐與勤學上進的勁頭,不僅學會了記賬、算賬,還掌握了讀書寫字和打算盤的本領(lǐng)。這份在困境中依然努力進取的精神,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此后,父親創(chuàng)辦了巴里坤小有名氣的“德勝祥”商行,生意越做越大,還將總行開到了哈密,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商業(yè)傳奇。</p><p class="ql-block"> 父親的經(jīng)商之路布滿荊棘。在新疆,那時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全靠馬拉驢馱來運輸貨物。每次出門,都是一場與未知的較量。夏季,大漠戈壁上烈日似火,炙烤著前行的道路;冬季,天山的崎嶇小路上,父親爬冰臥雪,時而大雪紛飛,時而狂風呼嘯,飛沙走石、狼蟲騷擾更是家常便飯。從哈密到喀什、和田,一趟下來竟要大半年。如此艱辛,常人難以想象,但父親卻咬牙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在商海拼搏。</p><p class="ql-block"> 1943年,蘭新公路通車后,父親轉(zhuǎn)戰(zhàn)蘭州,做起了布匹生意。去蘭州時搭便車,采購好貨物后再尋覓便車運回哈密。雖然跑蘭州的生意相對順利些,可依舊充滿挑戰(zhàn)。父親憑借著精明的頭腦和敬業(yè)的態(tài)度,讓生意日益興隆。到了解放前夕,父親在鎮(zhèn)西商界已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地位,還被推舉擔任商會會長,這是對他能力和人品的極大認可。</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運總是如此無常。1949年的一天,父親搭乘軍車前往哈密辦事,在口門子路段,車子突然失控。危急時刻,父親跳車逃生,卻不幸撞到樹根上,內(nèi)臟出血,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個噩耗,如晴天霹靂,讓整個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p><p class="ql-block"> 雖然我從未與父親有過深刻的相處,對他也沒有清晰的記憶,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無比偉大的父親。他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他在商海的摸爬滾打,吃盡了世間的苦頭,卻從未有過怨言。他的慈祥、善良、忠厚,以及那份強烈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都深深烙印在家人的講述里,也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父親,雖然我不曾記得您的面容,但您的故事、您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前行。我會永遠懷念您,懷念這位偉大的父親,您的人品魅力影響了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愿天堂的父親永久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