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繼續(xù)<br> 武隆多深丘、河谷,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烏江由東向西從中部橫斷全境。 ▲烏江<br> 烏江北面屬武陵山系,烏江南面屬大婁山系。<div> 木棕河、芙蓉江、長途河、清水溪、石梁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兩翼匯入烏江。</div> ▲崗巒陡險<br> 由于深度溶蝕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錯出現(xiàn),構(gòu)成武隆崇山峻嶺,崗巒陡險,溝谷縱橫。<div> 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壩外,絕大多數(shù)為坡地梯土。</div> ▲仙女山主峰<br> 武隆屬于重慶的老少邊窮地區(qū),<div> 由于山高(仙女山主峰2033米)林密(21萬公頃),加上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經(jīng)常雨霧蒙蒙。</div> ▲大山深處<br> 還有大山深處日照少,氣溫低,霜期長,秋風(fēng)冷露對農(nóng)作物生長影響較大;而在600米以下的地區(qū),又易遭旱災(zāi)。 ▲碗碗羊肉<br> 加上交通不便,沒什么工業(yè),<div> 除了湯汁醇厚,羊肉鮮嫩入味的碗碗羊肉,還有13個民族雜居,其他好像沒什么拿得出手的。</div> ▲神秘的洞穴<br> 1993年5月,當(dāng)時的武隆縣江口鎮(zhèn)潘家?guī)r村幾個村民,對半山腰里一個經(jīng)常冒白霧的洞子感到好奇,<div> 攀巖而上,打著火把走進洞子一看,里面有著數(shù)不清的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div> ▲鐘乳石<br> 得知這個消息后,縣領(lǐng)導(dǎo)帶隊前去打探,隨后作出決定,邀請國內(nèi)外一流洞穴專家來武隆考察。 ▲地下藝術(shù)宮殿<br> 同年8月,我國與澳大利亞聯(lián)合組成的溶洞考察團經(jīng)過幾天的考察,<div> 得出的結(jié)論讓人驚喜:“這是一座地下藝術(shù)宮殿和洞穴科學(xué)博物館”。</div> ▲修建道路<br> 那個時候,縣領(lǐng)導(dǎo)馬上意識到,也許這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神秘世界,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機會。<div> 面對自然的饋贈,不能再任它們在大山中沉睡。于是他們獎勵了溶洞發(fā)現(xiàn)者,修建了通達洞口的道路。</div> ▲芙蓉洞<br> 1994年5月1日,芙蓉江畔這個神奇的地下藝術(shù)宮殿被命名為芙蓉洞,正式對外開放。 ▲五光十色的芙蓉洞<br> 這個神秘的山洞,終于在數(shù)萬年沉寂之后,走進了人們的視野。<div> 從此拉開武隆旅游的歷史帷幕,也創(chuàng)造了“開發(fā)一個洞,搞活一個縣”的旅游奇跡。</div> ▲林場的小木屋<br> 1995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去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的仙女山林場年輕的場長帶著幾個同樣年輕的護林員,<div> 在護林站的草地上搭建了三個極不起眼的小木屋,借助護林站極其簡陋的生活設(shè)施,開始接待登山而來的賞景人。</div> ▲仙女山美景<br> 探險者來了,攝影者來了,避暑者來了,旅游者來了,度假者來了,仙女山一路高歌,旅游知名度直線攀升。 ▲林間小屋<br> 5年后仙女山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zhǔn)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穩(wěn)穩(wěn)占據(jù)了重慶這座火爐之城的避暑度假第一品牌的位置,<div> 其后更是連續(xù)十多年被重慶人選為“最喜愛的景區(qū)”和“避暑度假圣地”。</div>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br> 1999年12月,由重慶市組織的旅游資源考察組在對武隆進行考察時,<div> 在白果鄉(xiāng)和核桃鄉(xiāng)交界處發(fā)現(xiàn)一個大型自然天生橋群——天生三橋(原名“龍橋三洞”),</div> ▲天生三橋<br> 考察組評價其“具有極高的科研、景觀價值”。<div> 為豐富全縣旅游產(chǎn)品,武隆決定開發(fā)天生三橋,景區(qū)于2000年4月對外開放;</div> ▲龍水峽地縫<br> 同年,天生三橋的姊妹景區(qū)——龍水峽地縫正式開始旅游開發(fā),并于2002年4月對外營業(yè)。 ▲武隆景區(qū)<br> 至此,武隆景區(qū)開發(fā)初具規(guī)模,五大景區(qū)囊括山、水、洞、橋、縫等形態(tài),武隆的旅游吸引力進一步提升。<div> 毫無疑問,武隆已從昔日名不見經(jīng)傳的偏遠小縣,一躍成為重慶旅游一張靚麗的名片。</div> ▲宣傳片<br> 武隆旅游宣傳營銷先是通過新聞發(fā)布會、媒體見面會、拜訪旅行社等形式,<div> 積極邀請央視、重視等媒體到武隆拍攝宣傳片,邀請報刊記者開展專題采風(fēng),</div><div> 邀請大型旅行社來武踩線等,提高知名度。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國內(nèi)節(jié)會活動,在會展上推介武隆。</div> ▲大美武隆<br> 然后,武隆旅游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成為國家旅游扶貧的典范,我國縣域旅游的第一品牌;<div> 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遺產(chǎn)申遺成功,一躍使得武隆成為世界級品牌,成為中國第六處,重慶市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div> ▲民宿<br> 于是大筆大筆的民間資本來了,修餐館、蓋賓館、建商超、搞特產(chǎn),度假村、農(nóng)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一江穿行<br> 2008年8月,武隆成功將天生三橋、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芙蓉洞等縣內(nèi)六大景區(qū)從民間投資中回購,<div> 明確提出將開啟以擴大開放做大游客總量為主要任務(wù)的武隆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div> ▲武隆新姿<br> 鳳凰涅槃后的武隆從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貧困小縣,發(fā)展成為全國新興的旅游大縣,<div> 武隆一步一個腳印實現(xiàn)了華麗蛻變。成為重慶旅游的著名品牌,與三峽旅游區(qū)、重慶主城區(qū)三足鼎立。</div> ▲旭日東升<br> 天厚武隆! ▲旅游大巴<br> 很喜歡武隆對游客的旅行考慮周到,從武隆火車站站臺走出出站口,<div> 武隆到仙女山的客車就一連串的排在火車站外的車棚下。</div> ▲開啟武隆之旅<br> 上車有座位,坐滿就走,車票8元,行程約半小時,<div> 司機在開車前一再提示:“暈車的到我這里領(lǐng)塑料袋”,就知道接下來的山區(qū)公路肯定有些夠嗆。</div> ▲宋百公路<br> 武隆至仙女山全長26公里的盤山公路有些宜昌宋(家嘴)百(里荒)的感覺。 ▲一路上坡<br> 雖然全程都是寬度6米,雙向兩車道的瀝青路面,而且是203省道,道路狀況良好,<div> 因而成為一條網(wǎng)絡(luò)名人打卡之路,被評為中國最美的風(fēng)景公路之一。</div> ▲加剎車水<br> 對于從城里來的私家車而言,可以沿途欣賞高山峽谷和茫茫林海,是一種愜意。<div> 只是旅游景點道路上的車流量大,需要小心駕駛,不要隨便超車,粗心大意被撞得鼻青臉腫的比比皆是。</div> ▲出城就爬山<br> 可是對于又寬又長的旅游客車而言,雖然動力澎湃,操作靈活,<div> 在離開位于峽谷底部、小河之畔的縣城之后,就是一個勁的上行。</div> ▲路坡陡彎多<br> 尤其是從柏楊路到三坪村這段路坡陡彎多,尤其是那些“連續(xù)彎”“倒拐彎”“S型彎”太多。<div> 如果說百里荒是山路十八彎,那么從武隆到仙女山那條路就不知有多少急轉(zhuǎn)彎。</div> ▲急轉(zhuǎn)彎<br> 司機就必須更加集中精力,小心謹慎,大意不得。<div> 上山的路上就遇見一輛下山被刮擦的大客車沖到公路內(nèi)側(cè)的排水溝里,還因此在那里被堵了些時候。</div> ▲排隊而行<br> 明明直線距離僅幾公里,但蜿蜒的山路既不敢超車又不敢大意,<div> 旅游大巴即便是遇到一輛農(nóng)用車,也不得不耐心地跟在后面慢慢磨蹭,必須找一寬敞處才能加速向前。</div> ▲山上有霧<br> 上山之路,九曲十八彎,加上已是初秋,山上山下溫差大,松林里有些云霧繚繞,能見度不高; ▲車窗模糊<br> 再加上山上有些冷,車窗都關(guān)得嚴嚴實實,車廂內(nèi)外也溫差大,<div> 司機每開幾分鐘就得用抹布擦擦前車窗,不然真的看不見前方的路。</div> ▲有警察指揮交通<br> 不得不佩服那些當(dāng)?shù)氐乃緳C熟悉路況,車技著實一流,即便是越往深處走云霧越是繚繞,<div> 司機的車速還是上到了五六十碼,所以經(jīng)常嚇壞來自平原的游客,很形象的比喻是:在那段時間里,心如懸蟻般吊著。</div> ▲林間棧道<br> 來之前有朋友介紹說,武隆有些像宜昌的百里荒,去了才知道那完全是兩碼事。<div> 宜昌的百里荒除了那一片“右派林”還有些大樹尚存,其余的地方都是些草坪和稀稀拉拉的由小樹組成的次生林。</div> ▲山楂樹<br> 百里荒之所以出名,與改編自艾米小說由張藝謀執(zhí)導(dǎo)的電影《山楂樹之戀》有極大的關(guān)系,<div> 精彩之處就是那棵山楂樹,被說成是“那個年代最純潔,最真心的愛情”。</div> ▲武隆的樹<br> 而武隆山區(qū)適宜松樹、青杉、白楊、秋楓、青杠、酸梅、楠木等喬木和灌叢、竹林的生長。<div> 在林海中,峻嶺、畫峰、怪石、奇松、異葩、飛瀑、曠野、幽谷、云海、</div><div> 霧凇、林濤、清風(fēng)、峭崖、絕壁、古道、石階……幾乎囊括了大自然所有的經(jīng)典杰作。</div> ▲千姿百態(tài)<br> 站在從高高山峰向遠處微微傾斜的山地望去,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磅礴大氣的林海景象。<div> 那突兀的山脊就是翻卷的波峰,那低凹的谷地就是蕩漾的浪谷。</div> ▲云遮霧障<br> 要是遇到大雨初霽的日子,整個仙女山就是一幅稀世的絕景,幾萬畝的林海全被罩在蒸騰飛卷的云霧中。 ▲云海<br> 林海隱身,云海茫茫,只有位置較高的山頭峻嶺露在云海之上,活脫脫一幅海市蜃樓、仙峰妙閣的形象,<div> 給人以無比的驚嘆和極至的美感,令人恍若置身在神話中的仙境里;</div> ▲林海<br> 若是大風(fēng)揚起,但見蒼茫林海,波浪四起,一浪追趕一浪,一波接著一波,和著風(fēng)聲,和著林濤,煞是壯觀。 ▲秋景<br> 這里的林海就是一絕! ▲云朵 上武隆<br> 鉤沉重慶系列武隆部分用游記形式寫出,讓大家和筆者一起上武隆。其中也有很多相關(guān)歷史和人物故事。<div> 各位想看些什么,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歷史背后的故事,請在文尾留言告訴筆者,一定會暢所欲言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