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二十日下午五時,我結(jié)束了對上海市最著名的旅游景區(qū)——“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小鎮(zhèn)”的游覽觀光。隨后,我乘坐火車離開了上海市,前往浙江省的杭州市。晚七時左右 ,我來到了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杭州市。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八時左右,我來到了杭州市最著名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西湖”,游覽觀光了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湖”。</p><p class="ql-block">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區(qū)的西部?!拔骱?,是我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也是我國首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湖”,三面環(huán)山,面積達(dá)6.39平方公里?!拔骱?,東西寬2.8公里,南北長3.2公里,繞湖一周約15公里。“西湖”,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稱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岳湖”五片水域?!疤K堤”、“白堤”高出湖面;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于“外西湖”的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而形成“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p><p class="ql-block"> “西湖” ,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1年6月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 “西湖”,最早稱之為“武林水”。《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拔骱保髞碛钟小板X水”、“錢唐湖”、“錢塘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士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等諸般稱謂。但是,只有兩個名稱,被歷代普遍公認(rèn),并且見諸文獻(xiàn)記載 :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二是因湖在杭州城之西,故名“西湖”。</p><p class="ql-block"> 最早出現(xiàn)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坊》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后,名家的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以杭州為“國都”,促進(jìn)了與沿海各地的交通,以及與日本、朝鮮等國的通商貿(mào)易。同時,由于“吳越國”的歷代君王,崇信佛教, 在西湖的周圍,興建大量的寺廟、寶塔、經(jīng)幢和石窟。擴(kuò)建了“靈隱寺”;創(chuàng)建了“昭慶寺”、“凈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時之間,浙江杭州,便有了“佛國”之稱?!办`隱寺”、“天竺寺”等寺院和“錢塘江觀潮”,成為當(dāng)時著名的游覽勝地。由于“西湖”的地質(zhì)原因,淤泥堆積速度快,“西湖”的疏浚,成了日常的維護(hù)工作,因此,“吳越國”國王錢镠,于寶正二年(927年),置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確保了“西湖”的水體存在。</p><p class="ql-block"> 公元1127年,南宋朝廷定都“杭州”。杭州,便成為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人口激增,經(jīng)濟(jì)繁榮。杭州進(jìn)入了快速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南宋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寫道 :“臨安風(fēng)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當(dāng)時,到杭州的旅游者,每年除“香客”之外,又增加了各國的使臣、商賈、僧侶、赴京趕考的學(xué)子、國內(nèi)來杭州做貿(mào)易的商人?!拔骱钡拿麆亠L(fēng)景,開始廣為流傳。當(dāng)時,在“西湖”泛舟游覽,極為興盛。據(jù)古籍記載:“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數(shù)百舫”,“皆精巧創(chuàng)造,雕欄畫棟,行如平地”。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詩中,對當(dāng)時杭州的盛況,做了生動的描繪。</p><p class="ql-block"> 《題 臨 安 邸》</p><p class="ql-block"> 林 升</p><p class="ql-block">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p><p class="ql-block">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p class="ql-block"> 詩人楊萬里也曾作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盛贊西湖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p><p class="ql-block"> 楊 萬 里</p><p class="ql-block">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p><p class="ql-block">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杭州,成為全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政府實行封山育林、植樹綠化,對“西湖”進(jìn)行全面的疏浚。在“西湖”風(fēng)景區(qū),開辟了“植物園”、“花圃”;興建了“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公園;改建了“玉潭觀魚”、“涌金公園”;整修了“靈隱寺”、“凈慈寺”、“岳廟”、“三潭印月”、“湖心亭”等名勝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十景”為 :“蘇堤春曉”、“曲苑風(fēng)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除此之外,還有“新西湖十景”和“三評西湖十景”等景點,它們也位于“西湖風(fēng)景區(qū)”內(nèi)。</p><p class="ql-block"> “西湖”地區(qū),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除白居易、蘇軾等眾多文人留下的大量描寫“西湖”的詩詞外,當(dāng)?shù)剡€一直流傳著“濟(jì)公”、“許仙”、的“白娘子”、“李慧娘”等人神話傳說?!拔骱钡貐^(qū),還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如“雷峰塔遺址”、“靈隱寺”、“岳飛墓(廟)”、“清行宮”等。“西湖”的“龍井茶”,更是享譽(yù)中外。這些歷史文化,反映了西湖地區(qū)的“佛教”、“道教”和“茶文化”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的秀麗風(fēng)光,得到了黨和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的青睞。毛澤東主席經(jīng)常下榻杭州“西湖”的“劉莊”(現(xiàn)為“西湖賓館”)和“汪莊”(現(xiàn)為“西子國賓館”)。1953年12月,毛澤東主席在杭州“西湖”的“劉莊”,主持起草了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與周恩來總理,在杭州“西湖”的“劉莊”,草簽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這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個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