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Qyf</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31969148</p> <p class="ql-block">《盛唐樅陽之歌》</p><p class="ql-block">赤蛟緩,黃華蓋,露夜零,晝晻濭。</p><p class="ql-block">百君禮,六龍位,勺椒漿,靈已醉。</p><p class="ql-block">靈既享,錫吉祥,芒芒極,降嘉觴。</p><p class="ql-block">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p><p class="ql-block">杳冥冥,塞六合,澤汪濊,輯萬國。</p><p class="ql-block">靈禗禗,象輿轙,票然逝,旗逶蛇。</p><p class="ql-block">禮樂成,靈將歸,托玄德,長無衰。</p> <p class="ql-block"> 幕旗山,又稱旗山,座落在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主峰海拔136米,因扼長江險要,自戰(zhàn)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乃兵家必爭之地。幕旗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這里就是宗子國的所在地。 據(jù)史料記載,秦始皇南巡時曾游經此地觀“籍柯”,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于江上,并作《盛唐樅陽之歌》,同年置樅陽縣。2010年,樅陽縣斥巨資興建“旗山漢武文化生態(tài)園”,屬國家4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我自幼生長在樅陽縣,小時候對幕旗山望而生畏,因為聽長輩說,幕旗山是古戰(zhàn)場,那里曾經尸骨遍野,血流成河。解放戰(zhàn)爭那陣兒,有一伙土匪盤踞在幕旗山,后被解放軍全部殲滅在山上?,F(xiàn)在想起來,有點兒荒唐。 不過幕旗山來歷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長江中時常有蛟蟒興風作浪,禍害百姓。玉皇大帝在天庭看到這一幕后,情急之下將桌上的筆架拋下凡間,瞬間一座三峰并峙的山巒隆起在江的北岸,擋住了洶涌的惡浪。這座山因此得名“ 筆架山 ”,后來被稱為“幕旗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五一小長假前夕,我回樅陽老家,便又一次來到旗山公園(也叫旗山漢武文化生態(tài)園)游覽。如今,漢武文化生態(tài)園的建設,讓幕旗山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它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為樅陽的文化傳承和發(fā)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公園以弘揚樅陽古戰(zhàn)國文化為主,有主入口廣場、環(huán)山通道、烈士陵園等設施。園內的浮雕文化墻、一閣八亭等景點各具特色,5000米山間步道串聯(lián)其中。這里不僅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休閑養(yǎng)生、了解歷史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在北廣場的石壁上有幾幅雕刻,即浮雕文化墻,其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宗子古國、松陽關津、秦皇南巡、漢武射蛟、呂蒙故城、陶母封酢、太子校書”等7個板塊??。從北廣場拾步而上可進入旗山公園,眼前是大片開闊的廣場,地面由石板鋪就。廣場上有幾級寬大的階梯層層遞進,階梯旁立著中式風格的景觀燈柱。遠處能看到茂密樹林,林間隱約露出建筑輪廓,整體氛圍開闊寧靜,充滿自然與人文交融之感 。</p> <p class="ql-block"> 沿著石階向山上尋去,轉過一個彎,就看到了“榕川亭”,亭內設有長椅,方便游客休憩。周邊樹木環(huán)繞,環(huán)境清幽,無論雨后地面如鏡時的朦朧,還是晴天陽光灑落時的明朗,都別有一番韻味,為園區(qū)增添了靜謐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沿步道前行即到達“達觀亭”,此亭為宋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黃庭堅任舒州知府時曾游學樅陽并在此讀書之處。亭中對聯(lián)取其詩句“身入群經作蠹魚,斷片殘簡伴閑居”。該對聯(lián)以文人雅趣為主題,描述與典籍為伴的閑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山間步道上穿梭,一路上又看到幾個小亭?!斑\甓亭”是園內“一閣八亭”之一,具古樸中式風格,飛檐翹角 ?!斑\甓”典故源自東晉名將、大司馬陶侃早期曾任樅陽縣令,任期勤學苦讀,運甓自勉,珍惜光陰,立志報國。此亭不僅是休憩之所,更承載著積極勵志的文化內涵,激勵人們勤勉奮進。</p><p class="ql-block"> “孟實亭”也是園內八亭之一,其建筑風格古樸,與周邊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游客可在此休憩賞景,感受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 在幕旗山半山南麓有“呂蒙亭”,亭中有一聯(lián):“呂蒙城下江河晏,漢武閣邊草色新?!比龂鴷r東吳大將呂蒙曾于旗山南麓筑江防要塞“呂蒙城”,以拒曹魏,亭前步道即為當時城墻舊址。如今,呂蒙城的遺址依然存在,府城隍、大戲樓、呂蒙糧倉等遺跡,訴說著當年的烽火歲月。</p><p class="ql-block"> 呂蒙,三國時吳國名將,文韜武略兼?zhèn)洌粝隆笆縿e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其指揮的著名“白衣渡江”戰(zhàn)例,化裝成商人襲盟友奪荊州、殺關羽,為世人所不齒,留下千古罵名。</p> <p class="ql-block"> 沿著石階,來到幕旗山至高處,也是旗山漢武文化生態(tài)園的標志性建筑“漢武閣”所在地。漢武閣建筑風格古樸、氣勢磅礴,高16米、寬26米,閣前廣場鋪以青色花崗巖階梯,設有石雕瑞獸、石龜壁畫等裝飾,氣勢恢宏。登上漢武閣,可俯瞰整個生態(tài)園及周邊美景,感受漢武文化的雄渾大氣。從這里眺望長江,視野極為開闊。長江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大地,江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江面上波光粼粼,陽光灑下時,猶如碎金鋪滿江面。遠處,水天一色,船只在江面上穿梭,仿佛點點繁星在移動。頗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上,經過“旗山寺”,這座寺廟歷史悠久,建筑以黃色墻面搭配黑色屋檐,色彩鮮明古樸。周邊有多層石塔,塔上雕刻著蓮花等圖案,增添了幾分禪意,顯示出佛系莊嚴肅穆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 沿途風景旖旎,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漫步山道其間,欣賞青山綠水、古樸亭閣,心曠神怡。不知不覺中來到幕旗山西南角的旗山烈士陵園。陵園的墻壁上有“湯溝暴動、陳瑤湖之戰(zhàn)”等5幅浮雕,渡江戰(zhàn)役紀念雕塑栩栩如生,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這里是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幕旗山,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山峰,見證了樅陽的過去,也見證了樅陽的現(xiàn)在。它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秀麗的景區(qū),更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文化典籍。離開幕旗山的那一刻,我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