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碧瞥娚男愕摹抖宋纭吩?,讓我們在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情懷中,感受民俗文化的豐富和多元。裹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濃濃的風(fēng)情。<br> 童言無忌味純真,追逐孩時七彩夢。隨之“六一兒童節(jié)”撩開心結(jié),雖然過節(jié)離我們遙遠(yuǎn),但一顆童心始終埋在心底,欲想老樹發(fā)芽,返老還童。<br> 雙節(jié)這么近,這么巧,前后穿梭于我們生活之中,能不感慨系之。<br>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惫湃擞迷娗槊枥L一片凈美的田野,一年一度的梅雨時節(jié),仿佛是:新栽水稻梅子熟,盤家伏案練字忙的難得時光。 王佩鳳 楷書 《端午安康 》 <p class="ql-block">石志堅 篆書 《粽葉飄香》</p> <p class="ql-block">朱漢彪 篆書 毛澤東詩《屈原》</p><p class="ql-block"> 釋文:屈子當(dāng)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p><p class="ql-block">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p> <p class="ql-block">楊平 篆書 老舍《七律 端午》</p><p class="ql-block">釋文:端午偏逢風(fēng)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p><p class="ql-block"> 相邀情重攜蓑笠, 敢為泥深戀草堂。</p><p class="ql-block"> 有客同心當(dāng)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p> 郭金偉 篆書 《粽夏之時 淺念安康》 <p class="ql-block">沈德福 隸書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p> <p class="ql-block">衛(wèi)蓮 隸書 唐 殷堯藩《端午》</p> <p class="ql-block">施志英 隸書 唐 文秀《端午》</p> <p class="ql-block">陳金根 隸書 唐 文秀《端午》</p> 翁瑞云 行楷 《龍舟》 李元白 行草 元 舒頔《小重山 端午》 李羚生 行書 老舍《七律 端午》 倪偉榮 彩鉛畫 《端午粽子》 倪偉榮 彩鉛畫 《端午紅肉》 楊平 楷書 《粽香情濃》 董根盛 行楷 節(jié)錄流沙河《端午》 石志堅 楷書 唐 文秀《端午》 董根盛 楷書 《又是 龍舟》聯(liá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元白 行草 清 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釋文:薰風(fēng)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野人知趣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span></p> <p class="ql-block">陳國榮 行書 唐 文秀《端午》</p> 陳黎瑛 行書 《端午安康》 郭金偉 行書 《粽葉飄香 端午安康》 <p class="ql-block">李建軍 行書 唐 殷堯藩《端午日》</p> 曹君良 篆刻 《最江南》 曹君良 篆刻 《墨舞》 王小琴 國畫 《荷花》 奚正仁 詩與畫《荷花》 崔巖 國畫 《君子清風(fēng)》 施志英 隸書 《青山有夢 童心依舊》 楊平 隸書 《老有所樂 童心未泯》 王佩鳳 楷書 《 童心常在》 石志堅 行書 《天真無邪笑童年》 陳黎瑛 草書 《返老還童》 崔巖 行書 《永駐童心 熱愛生活》 肖曙白 國畫 《魚樂圖》 高興群 國畫 《趣》 倪偉榮 彩鉛畫 《小貓咪》 <p class="ql-block">沈德福 篆書 宋 司馬光《客中初夏》</p><p class="ql-block">釋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p><p class="ql-block">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p> <p class="ql-block">張小霖 篆書 唐 高駢《山亭夏日》</p><p class="ql-block">釋文: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p><p class="ql-block"> 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p> <p class="ql-block">馬敖利 篆書 宋 岳飛《滿江紅》 </p><p class="ql-block">釋文: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p><p class="ql-block">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p><p class="ql-block">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p><p class="ql-block">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p><p class="ql-block">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p><p class="ql-block">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p><p class="ql-block">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 葉寧 隸書 宋 范成大《田園雜興詩》 <p class="ql-block">朱漢彪 隸書 唐 韓愈《書山 學(xué)?!仿?lián)</p> 馬敖利 隸書 宋 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 王小琴 楷書 唐 李白《獨坐敬亭山》 翁瑞云 楷書 宋 蘇軾《定風(fēng)波》 施德榮 楷書 宋 蔡襄《夢游洛中》 <p class="ql-block">吳文鈞 楷書 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p> <p class="ql-block">李元白 行草 宋 梅堯臣《依韻和行之枇杷》</p><p class="ql-block">釋文: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p><p class="ql-block"> 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p> <p class="ql-block">趙國鎮(zhèn) 草書 宋 趙師秀《約客》</p><p class="ql-block">釋文: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p><p class="ql-block">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p> <p class="ql-block">馮莉萍 草書 唐 李白《客中行》</p><p class="ql-block">釋文: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p><p class="ql-block">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p> 李羚生 行書 董必武《詩二首》 <p class="ql-block">趙國鎮(zhèn) 草書 布袋和尚詩《插秧偈》</p><p class="ql-block">釋文: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p><p class="ql-block"> 六根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p> 沈德福 行書 《書道千秋》 王小琴 國畫 《白玉蘭》 丁淑萍 國畫 《翠竹丹心》 谷躍峰 國畫 《松鶴牡丹圖》 葉寧 國畫 《枇杷熟了》 衛(wèi)蓮 篆書 《守正 知榮》聯(lián) 陳金根 隸書 《遠(yuǎn)離 弘揚》聯(lián) 彭天寧 草書 《堅決抵制毒品》 施德榮 行書 《遠(yuǎn)離毒品 珍惜生命》 李建軍 行書 《遠(yuǎn)離毒品 珍愛生命》 高興群 國畫 《素練秋風(fēng)》 肖曙白 國畫 《仿八大山人意》 駱黎明 國畫 《山水清音》 曹君良 篆刻 《佛像》 羅天林 國畫 《溪山清曉》 李玉彩 國畫 《峽谷清泉》 崔巖 國畫 《龍頭山大斷崖》 葉寧 國畫 《秋碩》 奚正仁 國畫 《心寬無處不桃園》 肖曙白 國畫 《飲馬》 馬敖利 國畫 《花鳥》 曹君良 篆刻 《新思想引領(lǐng)新征程》 編委會主任:李羚生 副主任: 崔 巖<br><br>編委:沈德福 高信群 石志堅 蔡智華<br><br> 楊 平 戴軍一 葉 寧<br><br>本期責(zé)編:石志堅 葉 寧<br><br>篇頭書法:石志堅<br><br>刊頭設(shè)計:曹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