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昆侖山之北,天山之南,依偎著神秘的喀什古城,這里充滿了異域風情和濃濃的人間煙火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zhèn),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各種巴扎連片經營,當?shù)鼐哂絮r明民族特色的小商品,尤其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十分發(fā)達,千年技藝淵源流長,鐵匠鋪、土陶坊、印染屋,木器店、服裝剪裁、樂器制作,各有絕活,生意興隆。也方便了我們的參觀和體驗。</p> <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是維吾爾民族居住區(qū),建在高40多米,長800多米的黃土高崖之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里是維吾爾族活著的民俗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有50多條彎彎曲曲的小巷連接各家,如同迷宮。</p><p class="ql-block">由于年代久遠,土木為主的民居歷經滄桑,許多老宅已成危房?,F(xiàn)在正在有計劃的改造修繕,作為研究少數(shù)民族生活習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證,正在煥發(fā)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俗稱闊孜其亞貝希,原意為“高崖土陶人間”,幾百年來,土陶窯薪火不息,銅鐵匠手藝世代相傳,雕刻繪畫人才濟濟,組成了高臺上的靚麗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這里原居民有600多戶人家,音樂茶座、咖啡屋、大馕店、小餐館、特色民居隨處可見,搞活了經濟,方便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1880年,左宗棠部將劉錦棠收復喀什后,為激勵將士鎮(zhèn)守邊疆,并致敬戊邊的歷史功臣班超和耿恭,在古城九龍泉旁的城墻之上,建起了定園樓和耿恭祠,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首次在喀什設立分會場,地點就在九龍泉旁。“新疆8分鐘”貢獻了一場視聽盛宴,新疆喀什驚艷了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