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謹將此文獻給即將到來的世界無償獻血日!</p>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10月22日,是一個周末。一個秋收時不慎摔傷的中年男性農(nóng)民,來到醫(yī)院救治。DR顯示:右側(cè)第七八九肋骨骨折,門診以肋骨骨折收入院治療。</p><p class="ql-block"> 病人入院后,一直感覺腹脹腹痛。經(jīng)外科會診及重新讀DR片,確診為:左肋第六七八九肋骨骨折、右肋第七八九肋骨骨折伴脾破裂出血,急需手術(shù)及輸血救治。</p><p class="ql-block"> 當時全院只有一袋400ml血漿,萬幸這血漿的血型和患者相符。但這些血液根本支撐不起預估3000多ml出血量的患者使用,因為脾破裂出血屬于急診救治范疇,成人失血量超過2000ml即可能發(fā)生失血性休克,此時血漿和紅細胞的聯(lián)合輸注,就成了搶救生命的關鍵措施。</p><p class="ql-block"> 雖經(jīng)積極搶救,那位農(nóng)民患者還是因為失血性休克醫(yī)治無效死亡。</p><p class="ql-block">幾年后的一個春節(jié),一位中年女性多囊腎患者,因腎動脈破裂出血急需輸血治療。但也因血漿告急,導致醫(yī)治無效死亡</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兩位因不能及時輸血死亡患者家屬撕心裂肺的痛哭,我心如刀絞。那位男性脾破裂農(nóng)民離婚多年,唯一的女兒剛滿19歲。幾個小時前,父女兩人還在地里收割玉米。幾個小時后,竟陰陽永隔,讓人情何以堪?宣布病人死亡的瞬間,那女孩抓著病床欄桿的手顫抖著,一聲“爸”沒喊完就栽倒在地,頭碰撞在地面的聲響,像重錘一樣重重的錘擊在我心上。至今想起,那父女離別的場景依然令我鼻子發(fā)酸。</p><p class="ql-block"> 那女性多囊腎患者丈夫早逝,獨自扶養(yǎng)兩個未成年孩子。當心電監(jiān)護顯示患者死亡的那一刻,兩個失去父母的孩子一起趴在尚有體溫的母親尸體上齊聲哭喊:“媽,我爸走了,你也不要我們啦?你讓我們哥倆以后怎么活啊?”那場面,不論什么時候想起,都令我潸然淚下。</p> <p class="ql-block"> 作為醫(yī)者,憑掌握的醫(yī)學知識,有些時候能戰(zhàn)勝疾病,卻永遠贏不了血庫空空的無奈。這份無力感,是我內(nèi)心永遠不能結(jié)痂的傷口。</p><p class="ql-block">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想起患者那一聲聲“大夫,救救我”的哀求,我內(nèi)心充滿了不稱職的愧疚?;叵肫鹉莾晌灰虿荒芗皶r輸血死亡患者的家屬,悲痛欲絕的和親人告別場面,忽然感到:我拿慣聽診器的手臂,更應該承受采血針刺入血管的痛感。因為這痛感可以提醒我:獻血袋里的血液或許不能彌補我內(nèi)心的愧疚,但卻能接住下一個生命的重量。醫(yī)生,就是醫(yī)治生命的人,不能用學得的知識救治那些本不該逝去的生命,如何擔地起“醫(yī)生”這個稱謂?我決定每年無償獻血兩次,每次400ml。</p> <p class="ql-block"> 記不清是哪一次了,恰逢是那年的六月十四日無償獻血日,有記者采訪。我背對攝像機鏡頭,告訴記者:“作為職業(yè)醫(yī)生,我的學識和技術(shù)不足以挽救一些生命、給一些家庭留住一份完美的幸福。但作為一個人,我有能力用我的血液去為每一個病人延續(xù)生命、為每一個家庭注入一絲生機。這即是我作為一個職業(yè)醫(yī)生的責任,也是我作為一個人應有的擔當?!?lt;/p><p class="ql-block"> 在六月十四日這個世界獻血日即將來臨之際,寫下這些,不是標榜不稱職的我自己有多么高尚。而是呼吁大家: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間傳遞真情的紅色紐帶。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發(fā)揚人道主義的高尚行為。捐一袋血,救一個人;獻一份愛,暖一個家,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嗎?</p> <p class="ql-block"> ——“您于某年某月某日成功獻血,您的血型為 O +型,檢驗結(jié)果合格,您的血液即將用于臨床救治。”當這條通知短信彈出的時候,那句“您的血液即將用于臨床救治”,是我獲得的比任何榮譽都珍貴的勛章,更是我每次獻血后最大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