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尿尿的變化</p><p class="ql-block"> 今個晌午,和幾位文友有幸到終南山下龍渠村,找了一處清幽雅致的地方,坐在林下品茗共話《樂懷居》—— 其實就是對我近年來寫的文字再細細地斟酌捉摸,目的當然不言而喻了。</p><p class="ql-block"> 仁兄老弟都說的是促哄話抬舉話,我想這也是他們多多少少給我留了點面子而已。不然的話,這么大的天氣,揭了面子皮膚發(fā)炎了可咋辦呀?</p><p class="ql-block"> 諞得正酣,我卻有點后急之感,匆忙間恰又急急找不出離開原地去解手的空隙,生怕把誰的話聽個半拉子對人不尊,但尿越憋越急,最終還是甩手去了茅廁,像行(heng)房檐水一樣尿了個痛快。解完手我細想,如果把這一泡尿放在前四十年,那可不是說尿就尿,或隨便尿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奈時兒在農村住著,家家都有水茅化(廁所),把今個的這一泡尿放在過去,就非憋回去不可 ——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果一個月憋 30 泡尿,這可多給自己莊稼地里多攢半桶肥料,日子長了,對莊稼來說一泡尿是絕對不可小覷的</p><p class="ql-block"> 從外邊回來,路過自己的莊稼地,有尿沒尿多少都要尿一點,不然回到家里尿,還得用尿桶把它擔到地里去,干那翻手活手(無效勞動)的事。</p><p class="ql-block"> 天旱的時候,尿尿也是有竅道的,一定要把尿尿到禾苗的根部,既解決了這一苗莊稼的缺水問題,又給禾苗提供了有機肥。一泡尿尿在點子上,如果是包谷(玉米)的話,多打 3 兩糧食也是沒問題的。</p><p class="ql-block"> 早年間老天大旱,有一莊稼漢剛用井水澆完自己的地,濕得人踏不進腳。瞬間自己又想解大手,有心把這一脬(泡)屎拉在鄰居家地里,那是何等的不劃算訝,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想盡辦法一定要把這脬(泡)屎拉在自家地里。事到著急處,奏有個出奇處,于是乎,自己雙腳踩在鄰家地里,把屁尻后傾撅在自己地里,屎自然就拉到自己地里了。像這樣的事,如愿以償了。屎拉到自己地里,沒人逗他他邊提褲子邊笑自己。</p><p class="ql-block"> 奈時候在自己的地里做活,不論男女都要把尿脬騰空,沒有別的,就是多想給莊稼上(施)點肥料。</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社會進步了,想尿了往哪兒尿也和過去不一樣了。有人在外呆了一天,回家時一定要尿在公廁或者樹背后以及沒有人的地方,這樣一天節(jié)約一馬桶水,一個月節(jié)約 30 馬桶水,一年呢?一家四口人如果都這樣,賬就不敢細算了。</p><p class="ql-block"> 相傳某知名書法家,到家里求字的人絡繹不絕,總會有人上衛(wèi)生間,一尿一沖,非常費水,于是乎他給衛(wèi)生間貼出告示:“一波人一沖。” 這話后來傳出去成為笑談。</p><p class="ql-block"> 說個題外話,和尿尿也有關系。有人尿尿后只洗三個手指頭,把水龍頭水放得很小,我看后百思不得其解:“怎么這樣??!” 他好像看出我的意思,便解釋說:“尿尿時只用了這三個指頭捉那東西,何必要整個手都洗呢!這不是節(jié)約用水嗎!”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人家的日子比我過的好!原來如此??!</p><p class="ql-block">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評判事物的標準,包括尿尿這么小的事也是一樣,絕不是小題大做,不奇怪的。</p><p class="ql-block"> 撰文@衛(wèi)旭峰</p><p class="ql-block"> 校對@任伯繩</p><p class="ql-block"> 編輯@衛(wèi)旭峰</p><p class="ql-block"> 圖片@老臉看西安</p><p class="ql-block"> 2025年06月10日于逸翠尚府寓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