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滴水村落】總第九十六季,寒江雪“行走的五月”之《行走在你的視線里》雙語詩集在“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大型系列活動中首發(fā)……</p> <p class="ql-block">導讀:2025年5月29日午12時零9分,從三明北乘高鐵北上山東省泰安市;經(jīng)七個多小時飛馳,于當日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泰安市,全季酒店住一夜。5月30日上午乘出租車抵達肥城市,9時許向“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組委會報道,入住的酒店為肥城市西泰大酒店,“長河文學”主編啟代兄已提前為我安排好了房間;房間的規(guī)格與全國各地著名大詩人、著名詩評家以及大學知名教授同等的高級“大床房”,入住房內(nèi),甚覺舒適。我是第一個報道的參會者,有種小確幸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自2016年11月2日滴水村落創(chuàng)立后的近九年時間里,憑一滴水的晶瑩透亮與這滴水的勇氣力量與情懷,行走于全國各地詩歌學習研討交流的樂園;打開小小村落的柴門,從村口出發(fā),行走于本省的廈門集美大學,鼓浪嶼,福州,永泰,寧徳,建陽,松溪,漳浦,泉州,南平等縣市以及三明市大部縣市區(qū)的文學園地。</p><p class="ql-block"> 近年又從省內(nèi)走出了省外甚至國外;從山東省青島—韓國濟州島—日本九州島—上海吳淞口之“第一屆海上郵輪世界詩歌大賽” (詩歌二等獎,第二屆一等獎)到湖北省武漢荊州市《中華文學》頒獎盛典(《故園·他鄉(xiāng)·遠方》詩集二等獎;從海南省博鰲詩歌論壇交流取經(jīng)到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百年輝煌-回望延安》”全國詩歌大賽二等獎)頒獎典禮采風行,到兩次入藏的西藏拉薩、貢嘎、靈芝(“走進西藏,譜寫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全國征文比賽二等獎)主題大采風;從河南省鄭州,三門峽市澠池縣的頒獎典禮(《人生與伴侶》雜志全國征文詩歌大賽一等獎),到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第五屆“陽光杯”詩歌大賽頒獎嘉賓)采風活動;從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第二屆楊萬里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的領(lǐng)獎,到北京·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魯迅文學院參加第三屆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頒獎·暨南國文學研討會活動(第五屆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詩歌一等獎);從北京央視·星光大道(參加第二十一屆世紀大采風暨頒獎晚會活動,獲“當代徳藝雙馨藝術(shù)家”稱號),北京·國家圖書館第八屆華語詩歌春晚(滴水村落獲“全國優(yōu)秀詩歌群體” ),到山東省濟南市第四屆“長河文學”頒獎盛典(《根之心語》獲優(yōu)秀圖書獎);從廣東省佛山市江門第八屆華語詩歌春晚暨僑鄉(xiāng)大采風活動(獲得“十佳詩人”稱號),到云南省大理市、濱川縣紀念長征過濱州89年周年系列活動(獲詩歌大賽一等獎),到日前的山東省泰安肥城市“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系列活動……作為滴水村落的村長,在詩意生活的村落里深耕了近九年光陰,此次《行走在你的視線里》雙語詩集在“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大型系列活動中首發(fā),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本次詩集的正式出版發(fā)行,首先要感謝《長河文學》主編啟代兄長期以來對筆者的支持與厚待!感謝編委會的老師們與翻譯團隊專家的辛勤付出!一路走來,要感謝在文學道路上傾情指導與傾心幫助過筆者的老師前輩數(shù)不勝數(shù),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敬請諸君欣賞本次文學盛典散記。</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你的視線里》詩集----自序</p><p class="ql-block"> 文/曾春根</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你的視線里》現(xiàn)代詩歌作品集,是筆者正式出版發(fā)行的第九部文學作品,詩集由兩個部分即“漫步歐羅巴,情系千萬里”“風起大洋洲,思緒萬千重”組成。本部詩集收錄了筆者從2023年5月中旬至10中旬游學歐洲與大洋洲諸國途中所創(chuàng)作的一百首現(xiàn)代詩歌作品,也是繼《曾經(jīng)路過你的風景》《春的詩畫》《根之心語》《在第三極的邊緣守望》《穿越故鄉(xiāng)的籓籬》后的第六部詩集;在筆者文學創(chuàng)作譜系中,還有2014年出版發(fā)行的遊記《風雪南極情》與《風雪北極情》以及2019年出版發(fā)行的散文集《故園·他鄉(xiāng)·遠方》三部作品;六部詩集作品名稱的頭個字相連接則是“曾春根在穿行”,即穿行于“故園,他鄉(xiāng),遠方”,穿行于地球的南極與北極,且行且吟,在放蕩不羈中抒發(fā)著內(nèi)心的情感;無論疾歩還是緩行,無論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筆者總是充滿著無限幻想與熱望,希望在迷茫的前程里,抑或在疲憊的歸途中,皆收納于愛與被愛之人的視線里。而在一次又一次遠行歸來后,突然意識到自己真的走得太遠了。</p><p class="ql-block"> 2023年底的某日,筆者寫下了一首“行走在你的視線里”小詩自責起來?!皯{心而論,你走太遠了/遠到資深作家也無法描述/錯過了楊梅緋紅的季節(jié)/也錯過了雨打芭蕉的回響/孑然一身遠走天涯/越走越不知天高地厚//你藐視不可一世的俗貌/幾十萬里旅程,幾百萬字直白/無暇顧及生活百態(tài)的花式演技/如果不行走,就長成一道幕/遮擋住舞臺的視線//你捕捉稍縱即逝的浪花/四大洋的波濤,千百首詩歌暢快/不在乎小溪小河的嘮叨呢喃/如果不泅渡,就變成一塊巖礁/在蒼茫的大海里守望/守望著她的歡樂與悲傷//路沒有盡頭,你該回來了/不應遠走至她在夢里也找不到的地方/稻谷黃了,該讓它們顆粒歸倉/心情破了,就讓她給你縫縫補補/再遠,也要走在她的視線里……”;這首小詩的標題,則與這部詩集的書名《行走在你的視線里》相互印證。</p><p class="ql-block"> 許久懶得動筆,查找著記憶倉庫里儲存不多的文字,有了陌生感,且對它們產(chǎn)生了些許恐懼,因此近來失去了書寫的興趣,思維似乎已經(jīng)僵化,有些隨遇而安混日子的惰性與痞態(tài)。度過2024年農(nóng)歷2月2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已是61周歲的中老年紀了,激情燃燒著剩下的那小半節(jié)殘柴,這點殘柴究竟還能生發(fā)出多少余熱,不得而知;但心里還是有讓殘柴燃盡的欲望,讓余熱溫暖余生,爭取也能關(guān)照他人。如此轉(zhuǎn)念一想,頓從春節(jié)紛繁雜亂的虛度中沉靜了下來,繼而調(diào)整情緒,疏通文字脈絡(luò),重新開始在詩行的間隙中游移。然而,要將大半生“行走”的路徑小結(jié)成文,頭皮開始有點發(fā)麻;究竟從何時何地開始“行走”?是年輕母親在喜悅中攜拽著直立行走?或是在青年父親溺愛的牽引中歪歪扭扭地爬行?還是在瘦弱的哥哥姐姐攙扶下一步一趨?人生中邁出的第一步,究竟是在誰的視線里,那時太小,在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已沒有清晰的記憶。隱約記得自己盤坐在一個籮筐里,一頭米糠,另一頭是我,任由十三歲的二姐挑著,巔簸中,我從籮筐里探出小小的頭顱,驚恐萬狀地張望著筐沿外的世界,那時三歲;長大后方知,此次出行,是我們?nèi)胰耸菑囊粋€小山旮旯的眉溪村移居至另一個小山旮旯的廖坊村,這是我模糊印象中的第一次“遠行”。而此次“遠行”,行程不過四五公里。為何而遷居,這是后話。從童年至少年,從小學到初中,我皆在這個稱之為廖坊村三公里半徑范圍內(nèi)的山村里度過;身影都在父親母親、兄弟姐姐的視線里。</p><p class="ql-block"> 1971年,筆者摸爬滾打至八歲才開始上了村里小學,1976年從小學直接升入村里的初中班,于1978年初中畢業(yè)考入縣城一中讀高中,從此離開小村莊走進了縣城。1980年從縣一中高中畢業(yè),考入了省立福建醫(yī)藥學校,離開小縣城走向了省城大福州,兩年短暫的“遠離”,似乎從此離開了親人們的視線。然而,1982年夏天,從省城中專畢業(yè)后又分配回了本縣城國營醫(yī)藥公司就業(yè),重回到了親人們的視線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只讀詩,不會寫詩;讀舒婷的詩,讀席慕容的詩,讀徐志摩的詩,讀普希金的詩,讀旦丁的詩,讀裴多菲的詩……其間,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奮發(fā)圖強;雖青春飛揚,但貧窮志短,在俗世里躑躇,文學夢且停且續(xù)。那時候心中雖有詩與遠方,生命的帆船卻在小山城的方寸里打轉(zhuǎn),原地騰挪了好些年,沒有現(xiàn)實意義上的遠方。內(nèi)心里的行走,在世人的視線之外,只可意會無可旁觀。在縣城醫(yī)藥公司跌跌撞撞工作了近十年,無時無刻都在想著“遠行”,尋找著能走出小縣城的一切時機,即便是一次意外而獲的出差機會,也會提前興奮數(shù)日,歸來后更是如夢如幻,沉浸在出差旅途中的美妙體驗中,每每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期待著下一次遠行。這是山村里成長起來的孩子的普遍屬性,總想往外走,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出門遠行,是筆者前半輩子的人生追求,以至于“遠行”成了后半生的常態(tài)。</p><p class="ql-block"> 真正意義上的遠行則是從1990年11月中旬開始,歷經(jīng)無數(shù)曲折繁復,筆者持一本光榜護照與友人一起第一次乘坐“三叉?”客機從福州飛抵北京,茫然闖蕩北京三里屯使館區(qū),尋找著出國簽證的機會。在北京轉(zhuǎn)悠幾天后的一個早晨,我們在“赤道幾內(nèi)亞共和國”大使館門口,幸運偶遇了一位非洲在華留學生小伙子;他身材高挑,皮膚坳黑,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他瞧見我們在使館門口怯生生地東張西望,走近后主動詢問我們有什么需要他幫助?自我介紹說他的中文名叫“劉喜華”,英文名稱“塞多” (S e d 0);我不假思索慌忙答說“我們很想去非洲旅行,但不知如何才能獲得簽證?!彼釉捲儐栍袥]帶上前往非洲旅行的簽證材料,我說只帶了護照與身份證件,沒有其它證明材料;他眉頭微皺,接過我們的護照翻看幾遍后說:“我?guī)湍隳眠M去試試,看看有沒有好運,你們在此等侯我的消息?!?。他拿著兩本護照快步進入使館,我們望盡他的背影,靠著使館門外的黑色鐵柵欄,忐忑地等待著他的消息。約莫過了二十多分鐘后,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使館大門;此時的我們,毫不夸張地說,心臟都要從喉嚨里跳出來了。見他臉有喜色,走近后小聲告知我們趕緊拿320元人民幣給他,繳完簽證費即可獲得簽證。我趕緊掏出400元人民幣交給他,他轉(zhuǎn)身急匆匆返回使館;半小時后,他手舉護照連聲說著恭喜。我顫抖著雙手接過護照,急忙翻看,只見空白頁上蓋有一枚藍色橢圓形印章以及筆走龍蛇的英文簽字,護照里還夾著找回的80元人民幣。我此刻已心喜若狂,忘了言語,連忙再從內(nèi)衣口袋里掏出400元人民幣塞向他,以表示感謝;而他則拼命推卸,連聲拒收,并邁開大步揮手而去。一個多小時里的際遇,簡直如夢如幻,如此不可思議的意外驚喜竟然會發(fā)生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在心中千恩萬謝,感激不盡。數(shù)年之后,我找到了當年幫助過我們的這位非洲恩人“塞多”,這是后話,可在將來本人撰寫的小說《她們的多瑙河》里找到這位非洲小伙子的身影,此文不再贅述。1991年4月22日,筆者辭去了縣醫(yī)藥公司技術(shù)員的體面工作,告別父母妻女及其他親朋,在北京西客站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3號國際列車,此去經(jīng)年;在匈牙利擺地攤,在肯尼亞砍甘蔗,在南非販海產(chǎn),在巴西牧牛羊……像野狼尋食,如風箏飄蕩,似乎脫離了眾親的視線,似乎又在眾親的視線里。此后三十余年,筆者闖蕩世界上百余國家,游走于南極大陸的茫茫雪原,駐足于北極點90°N的冰蓋之上;路,遠至極限,心,牽掛著故鄉(xiāng)。2012年初,年近半百,忽然動了當作家的念頭;于是,在滿世界的游走中,在經(jīng)意與不經(jīng)意里,以日記碎片式的胡亂涂鴉,十余年日積月累,行囊里竟然累積了千余首詩歌,雖然作品質(zhì)量尚無上乘之作,卻抵擋不住友人們的善意慫恿,一旦集結(jié)則快速編輯出版,這似乎成為了我年過半百之后的人生樂事。在人生旅途中行走,還能走多久,能走多遠,不得而知,但樂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只要從遠方歸來,筆者時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到城郊的茶山上行走,就如對一款茗茶情有獨鐘,品飲之后韻味悠長,不忍止杯;那幾條彎彎繞繞的山坡小路,是閑遐中純碎漫步的絕美去處,恰人生漫道,十年不舍;觀山色,聞鳥鳴,望云霞,聽山風,陪伴著滿山茶葉從春天走過冬季的枯老青怱。曾經(jīng)也迷戀過秋天里地稔子平鋪在野地灌木叢中,抑或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生長的姿態(tài),常常令筆者蹲下笨拙的身子,凝視其在暖陽下,在秋風中真真切切的靜謐安寧與哆嗦起伏。而在晚秋,綠紫色的莖葉中結(jié)出的紅紫色的酸酸甜甜的微型陶罐般的小小醬果,讓人賞心悅目,味蕾頓開,口齒生津;摘一顆入嘴,兩顆入口,三顆四顆,欲罷不能。也曾在夏季暴雨來臨前,對螞蟻集群喬遷它處產(chǎn)生過濃厚的興趣,我凝視著它們匆匆而行,它們卻完全忽視我的關(guān)注,背拕肩扛著輜重,漫長的隊伍如龍橋蜿蜒,不見頭尾,轟轟烈烈地蔓延至它們的目的地。我在想,如此微觀世界里的壯觀場面,究竟誰是它們的指揮官?誰又是它們的家長?能夠如此團結(jié)一心,步調(diào)一致。筆者是一個行者,一個孤獨的行者,從來不需聽從別人的指揮,我行我素。走過千山萬水,涉足過世界上無數(shù)個角角落落,踏盡百國千城,忽然回首,“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還是行走在故鄉(xiāng)的山間小路上,腳踏實地,怡然自我。</p><p class="ql-block"> 最近重溫了北宋詩人蘇東坡生前寫下的最后一首詩《廬山煙雨浙江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寫下這首詩時蘇東坡已經(jīng)60多歲了,經(jīng)歷了滄桑世事,顛沛流離之后,老先生放下了所有的執(zhí)念,登上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我,當下也已年過花甲,回望此生走過的路,以及沿途的風景,也只不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往后余生,即便遠行,還是行走在你的視線里;在漫漫旅途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以此自勉。以為序。</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6日于福建省明溪縣滴水村落</p> <p class="ql-block">中詩快訊:“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盛大舉行 共普詩歌華章。長河文叢國際部策劃、十所高校的十一位翻譯家與十位長河詩群詩人共同打造的首套“長河雙語詩典”十部詩集首發(fā)式由著名翻譯家李正栓、張智中揭幕,標志著長河文叢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筆者所著的《行走在你的視線里》中英雙語詩集榮幸在列。</p> <p class="ql-block"> 此次頒獎活動由北京長河文叢編委會、山東省寫作學會主辦,泰安市文聯(lián)、肥城市文聯(lián)、肥城市老街街道辦事處、老城街道曹莊村承辦,中詩在線山東頻道、山東詩人書畫研究院、濟南周三讀書會和花道人生(山東)文化創(chuàng)意集團、山東一鼎香釀酒有限公司聯(lián)合協(xié)辦。山東省寫作學會會長韓品玉首先從學者視角,深入闡述了文學與地域相互依存、協(xié)同發(fā)展的緊密關(guān)系,生動勾勒出一幅文學與地域共生共融的壯闊畫卷。泰安市文聯(lián)主席鹿鋒的致辭中巧妙融合了泰山的雄渾厚重與汶水的靈秀溫婉,展現(xiàn)了當?shù)鬲毺氐奈幕滋N。肥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肥城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李海峰則對“詩意曹莊”的當代價值進行了深刻解讀,強調(diào)詩歌在鄉(xiāng)村文化振興中的關(guān)鍵作用。隨后,黃亞洲、劉向東、燎原、耿建華、韓品玉、卜寸丹、鹿鋒、李海峰、李曉共同啟動儀式裝置,標志著“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正式拉開帷幕。</p> <p class="ql-block"> 頒獎典禮分詩行大地、和美曹莊、華典長河和面向大海四個篇章依次展開,黃亞洲首先宣布高粉江的《滾燙的大地》、李林的《芒種》、馮東海的《拐杖上的鳥語》、盧言學的《劉書收們的鄉(xiāng)村慈善故事》和劉山的《金黃色的悄悄話——劉山兒童詩》5部作品獲得長河文叢特別獎,這些作品猶如璀璨星火,照亮文學的廣袤大地。劉向東揭曉現(xiàn)代詩集獎,《火焰玫瑰》作者紫藤晴兒、《在人間,愛一首詩》作者閆曉光、《昌平 昌平》作者馬永珍、《時光化石》作者林春泉、《歲汩行吟》作者董沐、《匆匆吹過的季風》王強、《生命的舞蹈》作者唐志平、《看見另一個自己》作者李慧等8位獲獎詩人代表的作品脫穎而出,盡顯現(xiàn)代詩歌的蓬勃活力。頒獎現(xiàn)場還播放了獲獎詩人喻子涵的答謝詞視頻,字里行間滿溢著對文學、對詩歌的熱愛與感激。</p> <p class="ql-block"> 貴州詩歌學會會長南鷗長途驅(qū)車一千七百多里趕赴頒獎會,現(xiàn)場宣讀新銳詩集獎名單,唐鴻南《一個黎人的心經(jīng)》、路小曼《我準備了一場醉》、驀景《盛開時間的花朵》、孫倩穎《我走過的日月青山》、周偉《一路風景》和王德的《歲月如歌》6位新銳獲獎詩人代表嶄露頭角,為長河文學注入新鮮活力。緊接著,著名詩人、畫家三色堇揭曉散文隨筆獎,《人生匆匆》張聰虎、《無關(guān)風月》洛瑩、《跟著一滴水爬山》李曉妮、《雕工手機》郭召利等4位獲獎作家代表以細膩筆觸細膩描繪生活百態(tài),彰顯散文隨筆的獨特韻味。</p><p class="ql-block"> 山東大學教授、山東詩詞學會顧問耿建華揭曉古典詩詞獎,張舒雅《馨月集》、徐學利《云夢楹聯(lián) 泰山百景》、張軍《心漪集》3位獲獎代表以平仄為舟,打撈起傳統(tǒng)詩詞的月光。中詩網(wǎng)總編周占林宣讀了長篇小說獎,山東青州的遲玉紅、王公學兩位作家憑借《一池墨香》和《泥光》構(gòu)建起宏大而廣闊的文學世界,代表獲獎作家來到現(xiàn)場領(lǐng)獎。</p><p class="ql-block"> 著名評論家盧輝宣布學術(shù)著作獎名單,《自從天地來》的作者陳戩、《讀詩簡史》的作者宮白云、《群山奔騰—石阡作家訪談錄》的作者馬曉鳴等3位學者為文學評論和詩歌理論研究打開了新的窗口,表獲獎學者來到現(xiàn)場領(lǐng)獎。著名作家、濟南周三讀書會創(chuàng)始人李炳鋒宣讀特殊貢獻獎,肥城市老城街道曹莊村、濟南市章丘區(qū)清照小學、肥城市文聯(lián)、肥城市老城街道辦事處獲此殊榮,感謝它們?yōu)槲膶W、為詩歌事業(yè)的默默耕耘和精心打造。</p><p class="ql-block"> 頒獎典禮上,多元藝術(shù)表演精彩紛呈。肥城市舞蹈家協(xié)會的少兒舞蹈《遇見繁花》,用童真演繹文字的天真;周煒綺的舞蹈《世界贈與我的》,以肢體語言詮釋詩歌與世界的對話;山東快書《武松打虎》,讓古典詩詞與傳統(tǒng)曲藝碰撞出火花;男聲獨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唱響了肥鄉(xiāng)詩意生長的美好愿景。此外,書畫贈送環(huán)節(jié)中,著名詩人徐敬亞題寫的“詩意廣場”書法作品和山東詩人書畫研究院的作品,讓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在曹莊扎根。</p><p class="ql-block"> 出席此次頒獎典禮活動的嘉賓陣容強大,不僅有著名評論家、威海職業(yè)學院教授燎原,澳洲華文詩人筆會會長、《中文學刊》雜志社社長總編莊偉杰,著名學者評論家、上海外國語學院教授楊四平,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雁西,《散文詩》主編卜寸丹,著名詩人評論家、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吳投文,著名詩人、畫家三色堇女士,著名詩人評論家、貴州詩歌學會會長南鷗,著名詩人、中國當代詩人檔案資料陳列館執(zhí)行館長雪鷹,著名詩人李不嫁,著名翻譯家、河北師范大學教授李正栓,著名翻譯家、南開大學翻譯系主任張智中,著名評論家、高級編輯盧輝,著名詩人、評論家宮白云,著名詩人、浙江武義作協(xié)主席老廟,著名詩人、田廬創(chuàng)始人徐小冰,著名作家、《人民交通》創(chuàng)刊總編范正利,著名詩人、中詩網(wǎng)總編周占林,著名詩人、高級記者呂煊,著名詩人冬雁、樂建成、雪豐谷、雷默、管一、曾春根等來自省外的知名詩人,還有來著省內(nèi)的山東大學教授、山東詩詞學會顧問耿建華,山東省寫作學會會長韓品玉先生,著名詩人、濟南空軍原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主任朱建信先生,著名作家、首屆長河文學獎金獎獲得者、山東勞動職業(yè)學院原黨委書記崔秋立,著名詩人、《黃河傳》作者張中海,著名作家、濟南周三讀書會創(chuàng)始人李炳鋒。著名詩人、山東政法學院教授趙林云,著名詩人、山東作協(xié)詩歌創(chuàng)作委員會副主任趙雪松先生。著名詩人,泰山文藝獎獲得者王長征,著名詩人、紅高粱詩歌獎發(fā)起人邵純生,山東大學即墨校友會會長、青島校友會副監(jiān)事長房建武,著名詩人周海亮。以及泰安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鹿鋒,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泰安作協(xié)主席譚踐,肥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李海峰,肥城市老城街道處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曉等地方領(lǐng)導,更有眾多長河詩群詩人馬啟代、周永、散皮、王強、李林、眉子、郝俊美、董沐、路小曼、陳紅為、陳士杰等作家、詩人、獲獎作者、鄉(xiāng)賢共同參與。</p><p class="ql-block"> 這場頒獎盛典不僅是對長河文叢過去十余年文學成果和編輯出版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開啟下一個十年文學征程的嶄新起點,愿“詩意曹莊”的詩歌魅力如長河奔涌,吸引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在此匯聚共同譜寫詩意文學的輝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出門人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文/寒江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別去看那些蜘蛛織網(wǎng)</p><p class="ql-block">這是他們的私生活</p><p class="ql-block">被網(wǎng)住的皆為充饑飽腹之物</p><p class="ql-block">當然還有穿網(wǎng)的風和雨</p><p class="ql-block">天空太大,大地過于廣闊</p><p class="ql-block">他們織不出地網(wǎng)天羅</p><p class="ql-block">還是去看看山東肥城的柳絲①</p><p class="ql-block">它從高處垂下,自在悠然</p><p class="ql-block">微風徐來便恣意搖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別再責備他整天東游西蕩</p><p class="ql-block">他耗去了大半生的時光</p><p class="ql-block">只是為了尋覓一張干凈的紙</p><p class="ql-block">不寫半個多世紀的陳年舊事</p><p class="ql-block">也不寫人世間的是與非</p><p class="ql-block">就想繪一幅靜謐的山水畫</p><p class="ql-block">勾勒一位似曾相識的美女子</p><p class="ql-block">沒有蓑笠的垂釣老翁</p><p class="ql-block">北上南下就開始胡亂想象</p><p class="ql-block">注:①山東省肥城市。</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晨于山東省肥城市)</p> <p class="ql-block">端午節(jié)·分行(組詩)</p><p class="ql-block"> 文/寒江雪</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往年都當成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年寫出一部書根本不夠</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肥城首發(fā)了一部新書①</p><p class="ql-block">由一百首小詩中英文編成</p><p class="ql-block">我忘不了其中的情節(jié)與背景</p><p class="ql-block">有愁有笑,有正面有側(cè)影</p><p class="ql-block">此刻,我在長江之北黃河以南</p><p class="ql-block">“長河文學”的盛宴準時開張①</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該怎樣寫詩,又該如何分行</p><p class="ql-block">在這條小胡同里千回百轉(zhuǎn)</p><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頂禮膜拜過無數(shù)神仙</p><p class="ql-block">沒有一個大神能告知</p><p class="ql-block">是敘事,抒情,泄憤還是歌頌</p><p class="ql-block">是說理傳道,還是警言普世</p><p class="ql-block">是示愛,是牽掛,還是憂傷</p><p class="ql-block">是憂國憂民抑或冠冕堂皇</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端午的午后獻上一束白菊花</p><p class="ql-block">靜默于徐志摩隨彩云飄走的“開山” ②</p><p class="ql-block">再往高山處翠柏依依,山崖滾燙</p><p class="ql-block">李清照萬千詩詞砌筑的秀江河畔</p><p class="ql-block">詩人們喋喋不休爭執(zhí)著愛情的屬性</p><p class="ql-block">理論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p><p class="ql-block">凄凄慘慘戚戚”</p><p class="ql-block">費盡周章也未爭論出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佇立于章丘清照小學門口③</p><p class="ql-block">數(shù)位大學教授與著名詩人評論家</p><p class="ql-block">他們或依或傍于李清照的塑像</p><p class="ql-block">我揣摩著“濟南號”的超低空航線②</p><p class="ql-block">思量著今夜汨羅江水是清還是黃</p><p class="ql-block">農(nóng)時將至,我卻迷戀于異域他鄉(xiāng)</p><p class="ql-block">夢醒,趕緊收拾簡單的行囊</p><p class="ql-block">村落邊上的那幾畝水田已耙平</p><p class="ql-block">應該擼起袖子,高卷褲管</p><p class="ql-block">乘如今風調(diào)雨順,分行插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農(nóng)歷端午節(jié)夜于山東省章丘市,6月2日晨修改于濟南。)</p><p class="ql-block">注:① 2025年5月31日端午節(jié),“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山東省肥城市曹莊村詩歌廣場盛大舉行,共普詩歌華章。長河文叢國際部策劃、十所高校的十一位翻譯家與十位長河詩群詩人共同打造的首套“長河雙語詩典”十部詩集首發(fā)式由著名翻譯家李正栓、張智中揭幕,標志著長河文叢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本人的《行走在你的視線里》中英雙語詩集在本次典禮中首發(fā);</p><p class="ql-block">②1931年11月19日下午兩點,徐志摩搭乘的“濟南號”郵政飛機在飛往北京的途中,因天氣惡劣誤觸開山的山頂,飛機墜毀,機上包括徐志摩在內(nèi)的三人全部罹難?;“開山”,位于現(xiàn)在的濟南市長清區(qū)?境內(nèi)一座石山;</p><p class="ql-block">③李清照于1084年出生于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明水鎮(zhèn)),父親李格非為蘇軾門生,母親亦出身名門,家庭文學氛圍濃厚。她六歲前在章丘明水鎮(zhèn)生活,后隨父遷居汴京,但故鄉(xiāng)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對其早期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濟南章丘清照小學是一座以李清照命名的現(xiàn)代化大型小學。</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曾春根,筆名寒江雪, 福建省明溪縣人,歸僑;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協(xié)會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美國夏威夷國際作家藝術(shù)家聯(lián)合會會員,詩刊社·新時代福建詩歌創(chuàng)作高研班學員,譚五昌當代新詩三明詩群·滴水村落創(chuàng)研基地主任,《中華詩園》雜志社副社長,福建省第八次文聯(lián)代表大會代表,明溪縣司法局蒲公英法治文化促進中心主任,《渤海風》《文學欣賞》《中華文學》《香港文學家》雜志社簽約作家,三明詩群·滴水村落村長。明溪縣文聯(lián)名譽主席,明溪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三明市華僑歷史研究會副會長,三明市僑聯(lián)第七屆全委會委員,三明市新階聯(lián)副會長,明溪縣新階聯(lián)會長,明溪縣僑聯(lián)副主席,明溪縣客家文化聯(lián)誼會副會長,明溪縣楊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華僑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歐洲福建僑團聯(lián)合總會副主席,匈牙利明溪商會顧問,巴西巴中貿(mào)易促進會顧問,明溪縣僑鄉(xiāng)進出口商品貿(mào)易協(xié)會顧問,廣東省明溪商會高級顧問,政協(xié)明溪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政協(xié)三明市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明溪縣監(jiān)察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特約監(jiān)察員,明溪縣法院人民陪審員,三明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遊歷過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和地區(qū),登陸過南極中國長城科考站,抵達過北極點90°N。</p><p class="ql-block"> 出版?zhèn)€人專著詩集《曾經(jīng)路過你的風景》《春的詩畫》《根之心語》《行走在你的視線里》《在第三極的邊緣守望》遊記《風雪南極情》《風雪北極情》散文集《故園·他鄉(xiāng)·遠方》及主編《滴水村落》詩歌合集等文學作品。</p><p class="ql-block"> 詩歌作品發(fā)表于:《詩林》《星星》《綠風》《詩歌月刊》《詩選刊》《福建文學》《安徽文學》《臺港文學選刊》《江南詩》《遼河》《三角洲》《渤海風》《新玉文藝》《北國作家》《中國詩人》《作家報》《香港文藝報》《西部散文選刊》《特區(qū)文學·詩》《鴨綠江·華夏詩歌》《速讀》《家庭周刊》《文化之窗》《當代文學》《文學家》《文學欣賞》《名家名作》《鄭州廣播電視報》《西南商報》《江蘇經(jīng)濟報》《農(nóng)村青年》《中學生》《民族文匯》《天涯詩刊》《世界華文作家》《時代文學》《文絮》《黃河文藝》《中華詩園》《大家文學》《奔流》《黃河文學》《青年文學》《現(xiàn)代作家》《參花》《文化研究》《時代作家》《浣花》《中國教師》《北方文化》《文學講堂》《文學世界》《當代文學》《當代教育家》《教學與研究》《神州文學》《江河文學》《山西科技報·今日文教周刊》《青年文學家》《特區(qū)文學·詩歌專號》《中華文學》《作家新視野》《福建老年報》《今古傳奇》《中華文學·桃花渡》《中國金融作家》《榆林統(tǒng)一戰(zhàn)線》《世界漢詩》《詞壇》《經(jīng)濟》《新加坡·千紅文學報》等一百余種省級及以上報刊雜志;《每日一詩(2021年卷)》《每日一詩(2022年卷)》《2020年中國新詩排行榜《談藝錄》《如日中天》《已作豐熟》《漢詩三百首》《福建政協(xié)》《福建歌聲》《顯蓋紫云》《古邑新鄉(xiāng)》《明溪地名故事》《滴水村落》《三明詩群作品選》《詩意松溪》《詩與遠方》(香港)等省級及以上選本合集;《集美風》《三明文藝》《時代三明》《三明星周報》《客家詩人》《永安文藝》《蓮鄉(xiāng)文藝》《三明日報》《三明僑報》《檀河》《鷺江文苑》《湛廬文藝》《客家百人詩選》等市級報刊雜志選本。在《詩歌周刊》《名人辭典》《中華時報》《中國詩界》《大家文學網(wǎng)》《人民正義網(wǎng)》《中外藝術(shù)網(wǎng)》《媒體聯(lián)盟網(wǎng)》《名家典藏》《一見之地》《中華時報》《南國紅豆詩刊 ? 今日好詩》《中國愛情詩歌》《江南城市文學》《海峽文化原創(chuàng)專列》《古都》《星星點燈52》《詩歌藝術(shù)·中華文教網(wǎng)》《湖畔》詩社《唯美火狐》詩社《美洲文化之聲》《福建作家》《佳作在線》《名人辭典》《瀛臺風雅》《江山文學》《東方佳人》《西燕田野》《翰林院》《新詩歌》(中國詩歌地理)《廈門詩人》《絲路詩刊》《三江文學》《當代文學藝術(shù)》《世界名人會》《閩金文學》《中國金融文化》《鳳凰網(wǎng)》《搜狐網(wǎng)》《中訊網(wǎng)》《明溪在線》《明溪微生活《明溪文聯(lián)》《三明市文聯(lián)》《三明市文學藝術(shù)院》《知更鳥》《中華詩園》《中國金融作家》《人民日報》《詩刊》《中詩網(wǎng)》《中國詩歌網(wǎng)》等近百種國家級、省級報刊雜志及重要選本,14種市級報刊雜志選本及52種各級網(wǎng)絡(luò)平臺上發(fā)表詩歌作品近千首。</p><p class="ql-block"> 獲獎情況:2023年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15年獲明溪縣“最美家庭”稱號,2016年獲三明市“五好標兵家庭”稱號,2017年獲福建省“最美家庭”稱號,2017年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并受邀晉京人民大會堂領(lǐng)獎。2021年獲福建省2018年至2020年全省“文明家庭”稱號。2016年獲得第一屆“海上郵輪詩歌大賽”二等獎,2017年獲第二屆“海上郵輪詩歌大賽”一等獎,2018年獲中華文學詩歌鳳凰榜三等獎,2020年首屆“杭阿同心杯”水韻阿克蘇全國詩歌大賽優(yōu)秀獎,2020年獲第三屆博鰲國際詩歌獎入圍獎,2021年獲第四屆博鰲國際詩歌獎入圍獎, 2021年獲“2020年度十佳華語詩人、十佳華語詩集”之“十佳華語詩人”入圍獎,2021年5月獲“金延安杯”【百年輝煌,回望延安】全國征文大賽原創(chuàng)詩歌二等獎,并受邀參加“百年輝煌,百名詩人回望延安”大型頒獎與釆風活動。2021年5月獲延川全國詩人釆風原創(chuàng)詩歌金獎與朗誦金獎,第二屆紫荊花(香港)“詩與遠方”華語詩歌大獎賽三等獎,2021年7月在CCTV第二十一屆世紀大采風活動中被授予“當代德藝雙馨藝術(shù)家”榮譽稱號,并受邀晉京領(lǐng)獎、接受央視專訪。2021年9月在“走進西藏,譜寫新時代奮進征程”全國征文大獎中獲原創(chuàng)詩歌二等獎并受邀進藏領(lǐng)獎,獲2021第二屆(香港)紫荊花【詩與遠方】詩歌獎三等獎,獲2021年第二屆楊萬里全國詩歌獎?wù)魑娜泉?,獲2021年度中國詩歌學會百名優(yōu)秀會員稱號,2022年《故園·他鄉(xiāng)·遠方》詩歌散文集榮獲《中華文學》圖書獎二等獎,2022年獲香港文藝報“我為香港寫首詩”全球華文詩歌大獎賽優(yōu)秀獎,獲2022年第17屆作家報杯全國文藝作品大賽詩歌作品一等獎,獲2023年《人生與伴侶》雜志社全國征文大賽詩歌一等獎,2023年《根之心語》詩集獲第四屆長河優(yōu)秀詩集獎,2023年獲第五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yōu)秀作家”稱號,2024年9月22日獲由中國詩歌學會指導,中國詩人角管理委員會、懷寧海子詩歌研究會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中國詩人角“面朝大?!比珖姼璐螵勝惾泉劊?024年11月榮獲司法部全國“八五”普法通報表揚、2025年獲“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等多個獎項。</p><p class="ql-block">通聯(lián)地址:福建省明溪縣雪峰鎮(zhèn)新大路78號101幢;郵編:365200</p><p class="ql-block">郵箱:719956917@qq.com</p><p class="ql-block">聯(lián)系電話:1395092758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