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時深耕青少年國學教育15年并從事心理咨詢與療愈工作,我深切理解家長們面對孩子升學(中考/高考)時的緊張與焦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萬一考不好,沒有高中讀怎么辦?”考不到好的大學怎么辦?“進了普通中職,普通的大學,孩子的未來在哪里?”這些擔憂如同沉重的石頭,壓在心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與眾不同的種子;他們的人生,也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考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其深陷對單一考道的恐慌,不如思考:如何真正理解孩子的學習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為他們繪制一幅充滿可能性的未來藍圖?這,才是我們家長需要聚焦的核心議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我想分享幾點源于實踐與觀察的感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一、看見差異,發(fā)掘天賦:讓優(yōu)勢綻放光芒</b></p><p class="ql-block"><b>承認個體差異是智慧育兒的起點。</b></p><p class="ql-block">我的兩個孩子便是生動的例證:兒子自律好學,學業(yè)優(yōu)異;女兒則在學科學習上興趣較弱,熱情不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兒子在生活技能、動手實踐方面遠不及女兒;女兒雖學業(yè)平平,卻擁有敏銳的感知力和出色的動手能力——差異,是生命的常態(tà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為父母,我們的關鍵任務并非強行“補短”,而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賦所在,精心培育他們在優(yōu)勢領域的興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目標是將孩子的天賦發(fā)揮到極致,使其在熱愛的領域成為佼佼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知道,社會上約80%的人將工作僅視為謀生手段,過著平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們能做的,是助力孩子成為一個“普通卻不平庸”的人——在屬于自己的領域里發(fā)光發(fā)熱,擁有充實而自足的人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發(fā)現(xiàn)天賦小建議:</b></p><p class="ql-block">可以做腦測評去看到孩子的天賦,也可以用傳統(tǒng)的方法通過看八字來發(fā)現(xiàn)孩子未來在哪個領域發(fā)展會更有優(yōu)勢。</p> <p class="ql-block"><b>二、修復關系,滋養(yǎng)心靈:愛是成長的基石</b></p><p class="ql-block">在心理咨詢中,我接觸過許多厭學、休學的青少年,其中親子關系斷裂是普遍存在的深層根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斷裂的成因復雜多樣,絕非簡單的“相處模式”問題可概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許多案例顯示:</b></p><p class="ql-block">上一代(父母與祖輩)關系的不睦、父母夫妻關系的緊張甚至破裂,會像無形的枷鎖,傳遞到下一代,導致親子關系的疏離或對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過高的期望、過度的控制,讓孩子感到窒息,進而產生強烈叛逆,關閉溝通心門,也是破壞親子關系的常見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構建良好親子關系,根基在于真誠的溝通。 定期舉行“家庭會議”,創(chuàng)造平等對話的空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若覺察到家族中存在代際創(chuàng)傷,務必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幫助,切斷負面模式的傳承鏈,為愛騰出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家庭會議小建議:</b></p><p class="ql-block">每周定時開,擺上孩子們愛吃的零食,水果,家庭式的聊天,去讓孩子自然的表達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p><p class="ql-block"><b>家長給予及時的鼓勵和支他他寫寫曲項持,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b></p><p class="ql-block">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每個人都去感恩身邊人為我們的付出,反省我們在本周需要修正的錯,誤定下下一周要改正的一個小目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機制比內容更重要,讓孩子們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和父母形成良好的溝通模式。</b></p> <p class="ql-block"><b>三、超越分數,關注本質:成績不等于未來</b></p><p class="ql-block">許多家長將成績視為孩子未來的唯一標尺,擔憂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學便意味著前途黯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份焦慮,往往源于家長自身對未來的迷茫與恐懼,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我們需要對此保持覺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個孩子,如同自然界形態(tài)各異的花草樹木,擁有獨特的風貌與生長軌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試分數,僅僅是某一階段學習能力的綜合反映,它既不能定義孩子的未來,更無法衡量其內在品質與價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們更應關注的,是:</b></p><ul><li>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是積極投入還是消極逃避?</li><li>孩子對人生的態(tài)度:是樂觀向上還是悲觀消極?</li><li>孩子的努力程度:是否真的竭盡全力?</li><li>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是否健康穩(wěn)定?</li><li>孩子的人際關系:與老師、同學相處是否融洽?</li></ul><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這些維度,才真正決定孩子人生的航向。 成績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績不佳時家長的態(tài)度——指責、否定、放棄,這才是可能將孩子推向深淵的關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學業(yè)有成,能為社會貢獻力量,我們欣慰;孩子若成績平平,但身心健康、樂觀善良,能享受生活、承歡膝下,同樣值得珍視與感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對孩子最深沉的愛,莫過于無條件的接納與允許。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知易行難,其前提是:一個無法全然接納自己的父母,永遠無法真正接納孩子。放下我們自身的焦慮與投射,是接納孩子的關鍵所在。</p> <p class="ql-block"><b>四、共繪藍圖,戰(zhàn)略布局:眼光放長遠</b></p><p class="ql-block">孩子在未來3年、5年甚至10年,渴望擁有怎樣的生活?希望成為怎樣的人?引導孩子思考并共同制定目標,至關重要。這要求家長自身不斷提升格局、拓寬視野、更新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桶水難予人一桶水?!?在飛速變化的時代,家長持續(xù)學習與成長,是給予孩子最好引領的關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較早覺醒的家長,我在孩子一歲時便踏上自我成長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讓我更能以平和、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教育:<b>孩子擁有獨立的人生劇本,父母的責任在于“托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提升自身認知,為孩子搭建優(yōu)質的人脈與資源網絡,并在他們真正需要時,提供及時而有力的支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戰(zhàn)略10年小建議:</b></p><p class="ql-block">跟孩子去想象一下未來10年之后在哪里讀書或者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住著怎樣的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收入有多少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工作?娶妻嫁人的對象是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在哪些地方消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著怎樣的車,穿著多少錢的衣服,這些都可以具象化。越詳細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給予無條件的接納與持續(xù)的支持時,孩子便擁有了活出生命精彩的底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同我的女兒,雖學業(yè)非其所長,卻因被充分接納與信任,始終自信陽光,從不自暴自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愛孩子,就請無條件的接納他本來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我們家長首先要成為不斷成長、內心豐盈的人——這才是孩子未來能否幸福與成功的核心密碼。</b></p> <p class="ql-block"><b>五、堅定信任,靜待花開:相信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家周弘老師培養(yǎng)聾啞女兒周婷婷的故事,令人動容。正是周老師對女兒“必有出息”的堅定信念與不懈付出,最終助力女兒取得博士學位,改寫了命運。 <b>信任,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我們能對孩子報以百分百的信任,給予無條件的接納與持續(xù)的支持時,孩子便擁有了活出生命精彩的底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同我的女兒,雖學業(yè)非其所長,卻因被充分接納與信任,始終自信陽光,從不自暴自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愛孩子,就請無條件的接納他本來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我們家長首先要成為不斷成長、內心豐盈的人——這才是孩子未來能否幸福與成功的核心密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b>李秀珍</b></p><p class="ql-block">資深家庭系統(tǒng)療愈師</p><p class="ql-block">專注代際創(chuàng)傷與青少年成長干預</p><p class="ql-block">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p><p class="ql-block">塔羅牌心靈導師</p><p class="ql-block">慧心全息療愈空間主理人</p><p class="ql-block">高級催眠心理療愈師</p><p class="ql-block">專注青少年國學教育1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喜歡點贊??轉發(fā)??贊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果您現(xiàn)在在健康、家庭、事業(yè)、婚姻、金錢、教育子女等方面有困惑或者有很大情緒沒辦法釋放,可以掃一掃私信加我,加我微信,可以隨喜做1個小時的療愈個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