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旅游上一篇,第4天上午我們去了云崗石窟,這天下午我們去了雁門關。雖然第4天只有兩個景點,但距離比較遠,這天坐車有7個多小時……晚上7點多回到平遙住下……</p> <p class="ql-block">第4天下午,我們去了雁門關。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關隘和商道咽喉。</p><p class="ql-block">雁門關是中國古代關隘規(guī)模宏偉的軍事防御工程,“兩關四口十八隘”的布局構建起一套完善的防御體系,歷經(jīng)大小2000多場戰(zhàn)爭,見證了無數(shù)金戈鐵馬的歲月,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p><p class="ql-block">雁門關處于內地與塞外、中原與漠北、農(nóng)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分界線上,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場所,見證了昭君出塞、孝文帝南遷等民族融合的重大事件,積淀了豐富的多民族文化精華。</p><p class="ql-block">?雁門關也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是晉商崛起的重要通道,促進了中原與塞外的貿易往來,見證了古代邊貿的興衰。</p> <p class="ql-block">當年楊家將在此守護邊關……</p> <p class="ql-block">北宋名將楊業(yè),鎮(zhèn)守雁門關,大破遼軍……</p> <p class="ql-block">楊延昭楊六郎</p> <p class="ql-block">楊業(yè)之孫,北宋名將楊宗保</p> <p class="ql-block">佘太君</p> <p class="ql-block">雁門關,中華第一關,“三邊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雁門關是舉世公認的歷史最悠久、戰(zhàn)爭最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面最廣的古關隘,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關”。</p> <p class="ql-block">明月樓</p> <p class="ql-block">明月樓</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邊祠</p> <p class="ql-block">雁樓</p><p class="ql-block">雁樓位于天險門之上,建于明代,重檐歇山頂,面闊5間,進深4間,四周圍廓,古時為兵丁巡察、瞭望之處。原建筑毀于1937年,于1989年復建,現(xiàn)為雁門關建筑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雁門關建筑博物館位于天險門之上的雁樓之內。展廳面積180平方米,館藏文物58件,是一座以收藏、保管、研究、展示雁門關及晉北古代建筑史、古建文化、古建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雁門關驛站</p><p class="ql-block">雁門關驛站位于鎮(zhèn)邊祠南側,共有窯洞11孔,窯洞古樸大氣,經(jīng)此路宿的歷史名人不計其數(shù),其中帝王22位,將相22位,公主5位。1948年,毛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登臨雁門關時也曾在此做短暫停歇。</p> <p class="ql-block">將軍洞</p><p class="ql-block">將軍洞曾路宿過李牧、郅都、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郭諒、杜茂、劉琨、牽招、李大恩、張公瑾、薛萬徹、李靖、薛仁貴、李克用、潘美、楊業(yè)、張齊賢、楊延朗、徐達、陸仲亨、周遇吉等22位大將。</p> <p class="ql-block">擂起戰(zhàn)鼓,感受一下古人金戈鐵馬激烈廝殺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邊貿街</p> <p class="ql-block">當晚,我們去了平遙,住在平遙會館酒店。</p> <p class="ql-block">山西旅游第5天上午,我們來到了山西最大的私人宅院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明代中葉王家致富后開始擴展宅院,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大規(guī)模建造,歷經(jīng)300余年建成。咸豐后王家衰落,光緒年間開始賣祖產(chǎn),1995年當?shù)卣_始修復,1997年辟為王家大院民居藝術館。</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列入保護范圍的面積為4.5萬平方米,共有123個院落,1118間房屋。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主要由高家崖、紅門堡等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風格獨特:融合了傳統(tǒng)庭院和城堡建筑形式,主體院落按封建等級制度布設,形成院內套院、門內有門的布局。</p><p class="ql-block">?裝飾精美:以精美的磚雕、石雕和木雕聞名,雕刻題材豐富,工藝精湛,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家風理念。</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高家崖(視履堡):建于清嘉慶初年,位于靜升村北坡東側,由35個院落組成,有房屋342間,總占地面積19570平方米,為封閉型城堡式建筑群,傳說像一只舒展雙翅的鳳凰。</p><p class="ql-block">- 紅門堡(恒貞堡):位于靜升村北坡西側,呈規(guī)則的矩形,東西寬139米,南北長180米,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全堡有88個院落,776間房間,大部分院落為一正兩廂二進院,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傳說像一條巨龍。</p><p class="ql-block">- 崇寧堡:總體建筑與紅門堡相似,建筑意象為“虎臥西崗”,整體建筑斜倚高坡,負陰抱陽,堡墻高聳,院落參差,古樸粗獷,近于明代風格。</p><p class="ql-block">- 王家宗祠:位于高家崖、紅門堡南坡下臨街處,占地2100平方米,由孝義石坊和孝義家祠兩部分組成,道北為祠堂主體,建有石牌坊、獻亭、正廳;道南有馬棚、旗桿、石牌坊、戲臺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遺產(chǎn)和民居藝術珍品。</p><p class="ql-block">?1997年開放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還被授予“美麗中國文旅影響力品牌”稱號,是山西省精品旅游線路上的重要景點。</p><p class="ql-block">?- 文化傳承價值:紅門堡設有“中華王氏博物館”,高家崖設有“中國民居藝術館”,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民居建筑、晉商文化、家族傳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這是王家大院古建筑中的柱礎石(柱墩、磉盤 ),山西晉派建筑特色,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基石,兼具實用(防潮、加固柱子 )與裝飾功能,雕刻有卷草紋等傳統(tǒng)紋樣,體現(xiàn)中式建筑美學與工藝。這個宮燈式的石雕有三層,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地面的石雕也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客堂中的字畫</p> <p class="ql-block">樂善堂</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俯瞰</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依山而建,從高處俯瞰 ,確實規(guī)模非常大……</p> <p class="ql-block">離開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去了黃河壺口瀑布,確實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黃河壺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黃色瀑布,位于晉陜峽谷中段,黃河北干流南段,山西省吉縣與陜西省宜川縣之間。</p><p class="ql-block">萬里黃河流經(jīng)此地,水面由300米寬乍縮為50余米,飛流直下,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壺注水,故名"壺口"。壺口景區(qū)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入列中國國家自然遺產(chǎn)。壺口瀑布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被譽為"黃河之心·民族之魂"。</p><p class="ql-block">黃河壺口瀑布與周邊黃河峽谷、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風景壯美奇絕、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勝地。壺口瀑布巨浪滔天、聲若雷鳴、驚濤拍岸,形成"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群龍戲浪""谷澗生雷"等奇觀。景區(qū)分布著"十里龍槽""孟門夜月""禹帽峰""古渡口""克難城"等百余處自然人文景觀,呈眾星拱月之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驢友們穿上民俗服裝,體驗了一把山西的民俗風情,個個臉上都笑開了花……</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龍洞沿旋轉樓梯走下去,從瀑布的下方仰望觀賞黃河壺口瀑布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龍洞,又名觀瀑洞,傳說是大禹治水時所鑿。洞深13.8米,洞下平臺面積118平方米。順旋轉階梯而下,可到壺口底層,仰觀壺口瀑布的雄姿,領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真實意境;還可以欣賞到《龍宮水簾洞》《長虹臥波》《水底生煙》》《群龍掀浪"四大奇觀勝景,/正如游客所說:不下龍洞觀瀑布,難識壺口真面目,到壺口,不下龍洞觀瀑布,就等于沒到壺口。</p><p class="ql-block">2002年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視察龍洞時高興的說:龍洞景色就是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龍洞觀賞壺口瀑布,盡管衣服被淋濕,大家很開心,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洶涌氣勢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從龍洞下面觀賞到的壺口瀑布,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p> <p class="ql-block">對岸就是陜西省</p> <p class="ql-block">感嘆壺口瀑布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離開壺口瀑布,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汾城古建筑群,這是個未開發(fā)的景區(qū),保持了原始古樸的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汾城古鎮(zhèn)。古鎮(zhèn)歷史悠久,唐初為尉遲恭的封地鄂公堡,唐貞觀七年縣城遷徙至此并賜名太平縣,金大定二十三年開始建設洪濟橋,崇禎四年縣令發(fā)起大規(guī)模建設,此后歷朝歷代均有修繕擴建。</p><p class="ql-block">?汾城古鎮(zhèn)以鼓樓為中心,自北向南依次排列著城隍廟、文廟、鼓樓、學前磚塔、縣衙大堂、關帝廟、社稷廟、洪濟橋及城墻等四十余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遠處是鼓樓</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沒有修繕,一片原始破敗的景象……當然,修繕過就不是原汁原味了……</p> <p class="ql-block">保持著文革時期的標語圖畫……</p> <p class="ql-block">至此,山西旅游全部結束。五天的行程十五個景點,內容充實豐富,歷史底蘊豐厚,收獲頗豐……不過也是滿累的,明天將直飛上?;氐綔嘏募摇?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