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一次與老同事交流過程中,他對我的職業(yè)生涯進行了一些歸納,促使我決定撰寫本文。于是我連夜奮筆疾書,一氣呵成!</b></p> <p class="ql-block"> 1987年7月,我大學畢業(yè)踏入國企,在冶金長流程生產中的煉鋼與軋鋼區(qū)域的技術、管理崗位上扎根,從設備維護到管理優(yōu)化,在鋼鐵生產的熱浪中打磨出對鋼鐵工業(yè)流程的深刻認知。那時候,車間里的轟鳴聲是最熟悉的背景音,每一次設備故障的解決、每一項工藝參數的調整,都像拼圖般構筑著我對制造業(yè)的基礎認知。</p><p class="ql-block"> 2000年后,我開始涉足設備行政管理與黨務工作。27年時間里從管人到管文化,平均2~3年換一個崗位,身份的轉變帶來全新挑戰(zhàn)。記得牽頭組織企業(yè)文化建設項目時,要將生硬的制度轉化為職工認同的價值觀,我們走車間、開座談,把一線故事寫成案例,讓“責任”、“創(chuàng)新”等理念滲透到生產角落。做基層行政管理,聚焦在如何帶領職工攻堅克難完成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做黨群工作,考慮如何圍繞行政工作部署,引導職工去戰(zhàn)勝安全生產中一道道難題。尤其是每一次為行政排憂解難的時候,個人的成就感悠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管理的核心是“人心”——設備需要精準調試,團隊更需要情感聯(lián)結與方向引領。</p> <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我辦理企業(yè)內退,帶著30年國企積淀,轉身躍入私企浪潮。第一站是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擔任培訓總監(jiān)。面對市場化競爭,我把國企的系統(tǒng)化培訓思維與私企的靈活需求結合,為中小企業(yè)設計“定制化課程包”,從生產線班組長的現場管理培訓,到管理層的戰(zhàn)略思維課程,在知識輸出中完成了第一次賽道切換的試水。</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進入一家機械制造公司任質量總監(jiān)。這是從“管人”到“管標準”的跨越。從供應商審核到制程管控,建立起全流程質量追溯體系。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到北方某特鋼廠處理產品質量異議,我憑借對質量標準的掌握,成功地解決了設計標準的詮釋和產品質量的界定,為企業(yè)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那一刻深知,質量是制造業(yè)的生命線,而跨賽道的關鍵,是把過往積累的管理邏輯轉化為新領域的執(zhí)行框架。</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我成為液壓設備制造公司科技信息部主任。從傳統(tǒng)制造到科技信息化,這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轉型。我負責為企業(yè)搭建信息化系統(tǒng),通過“兩化融合”將企業(yè)帶入發(fā)展的快車道;通過與高校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fā)展,為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添了動力。</p> <p class="ql-block"> 這次轉型讓我領悟:每個賽道都有獨特的“語言”,而學習力就是跨越語言障礙的密鑰。</p> <p class="ql-block"> 后來,應北京某咨詢公司的邀請步入了咨詢專家與顧問行列,讓我站上更宏觀的視角。在為企業(yè)做安全管理體系輔導時,我將國企的嚴謹、私企的效率與行業(yè)前沿理念融合,得到了企業(yè)歡迎。為湖北某鋼鐵企業(yè)開展專項診斷,開出了“一加強三抓手”的實施方案,得到了企業(yè)積極響應與配合;為北方某鋼鐵企業(yè)定制化服務,《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安全管理的有機融合》、《精益安全創(chuàng)效》等培訓課題,得到了企業(yè)高度認可。</p> <p class="ql-block"> 在安全輔導過程中,引導企業(yè)安全管理從“形式上的合規(guī)”走向“內容上的合規(guī)”。鼓勵企業(yè)用精益安全的思想為基層安全管理“做減法”。抓落實,反對“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鼓勵企業(yè)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基于風險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履行好企業(yè)的主體責任。</p> <p class="ql-block"> 這時的我,已經不再是為了賺錢謀生,而是把安全咨詢服務作為一項“積善成德”事業(yè),努力做好安全的守夜人。</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jcdusn" target="_blank">假傳萬卷書,真經一句話——紀老師說安全(一)</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oiistu" target="_blank">班前會是企業(yè)安全工作落地的“抓手”——紀老師說安全(二)</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ophaep" target="_blank">安全月活動——紀老師說安全(三)</a></p> <p class="ql-block"> 38年職業(yè)生涯,從國企到私企,從技術到管理,從單一領域到跨界賦能,我始終相信:<b style="color:rgb(237, 35, 8);">換賽道不是從頭再來,而是帶著“底層能力”的升級躍遷。</b>就像煉鋼時懂得火候控制,轉做管理便知團隊需要“溫度”與“尺度”;做過技術便明白,任何管理都需扎根實際場景。</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轉換,都是用舊地圖探索新海域,而手中始終握著的,是對“成長”本身的執(zhí)著——不是追趕某個終點,而是讓每個腳印都成為下一段旅程的基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