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紅河州建水縣有一座橫跨瀘江河與塌沖河交匯處的雙龍橋,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十七孔橋。它猶如一位歲月的見證者,靜靜佇立在這片土地上,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十七孔橋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它不僅是云南省規(guī)模最大的多孔連拱橋,更因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精湛的工藝,成為藝術價值最高的古橋之一,在中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橋身寬 8.6 米 ,由約 500 塊平整的石塊精心砌成,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它們緊密相依,歷經(jīng)風雨卻依然堅固如初。 遠處的田野一望無際,四季變換著不同的色彩,春天是嫩綠的希望,夏天是深綠的生機,秋天是金黃的豐收,冬天則是銀白的寧靜。田野與河流、橋梁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圖。 當春風輕柔地拂過建水大地,喚醒了沉睡的萬物,十七孔橋周邊便悄然迎來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jié)。每年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 時間,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橋畔的田野里肆意綻放,將這片土地裝點得如詩如畫,宛如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 瀘江與塌沖河宛如兩條碧綠的絲帶,環(huán)繞著十七孔橋。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河面上倒映著橋身和亭閣的影子,隨著水波輕輕蕩漾,如夢如幻。<br> 當你第一眼望見十七孔橋,定會被它那宏大的氣勢所震撼。橋長 148 米 ,十七個橋孔依次排開,孔孔相連,像是一條巨龍橫臥在瀘江與塌沖河之上,又似一道絢麗的長虹,從這岸跨越到彼岸,連接起兩岸的土地與人們的生活。 橋身上的三座亭閣更是十七孔橋的點睛之筆。居中的一座大而壯觀,是三層檐的方形主閣,邊長 16 米 ,高 20 米 ,素有 “滇南大觀樓” 之稱。其琉璃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歇山頂上的彩繪裝飾精美絕倫,極具滇南特色。 當夕陽西下,十七孔橋迎來了一天中最迷人的時刻。此時,游客們紛紛聚集在橋上和橋邊,等待著那一抹醉人的余暉灑在橋身上。當金色的陽光穿透橋洞,與古老的石橋相互交織,形成如夢如幻的光影效果時,人群中頓時爆發(fā)出陣陣驚嘆聲和歡呼聲。大家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快速按下快門,生怕錯過這轉(zhuǎn)瞬即逝的美景。 十七孔橋的美,不僅在于它自身的建筑藝術,更在于它與周邊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在這里,古老的建筑與靈動的河水、廣袤的田野、婀娜的樹枝相依相伴,共同演繹著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章。無論是清晨的薄霧籠罩,還是傍晚的余暉灑照,十七孔橋都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來觀賞、品味,感受它那穿越時空的韻味。 <ul><li>【攝影制作】 東風垣<br></li><li>【拍攝地址】 建水縣西莊鎮(zhèn)白家營村<br></li><li>【拍攝日期】 2025.3.5<br></li></ul>